33地图 www.33map.net
首页 | 北京市 | 上海市 | 天津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贵州省 | 四川省 | 云南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广西 | 宁夏 | 青海省 | 新疆 | 西藏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首页
手机版
极速版
当前电脑版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33地图 >> 中国地图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正文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地图
地图搜索
请点击左边列表选择地名,鼠标滚轮放缩地图、拖动平移地图。

  • 其他国家和地区
  • 中国
    • 直辖市
      ├ 北京市
      ├ 上海市
      ├ 天津市
      ├ 重庆市
    • 华北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
    • 东北
      ├ 黑龙江
      ├ 辽宁省
      ├ 吉林省
    • 华东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华中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华南
      ├ 广东省
      ├ 广西
      ├ 海南省
    • 西南
      ├ 贵州省
      ├ 四川省
      ├ 云南省
      ├ 西藏
    • 西北
      ├ 陕西省
      ├ 甘肃省
      ├ 宁夏
      ├ 青海省
      ├ 新疆
    • 港澳台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当前位置:四川凉山州甘洛县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 四川 > 凉山州 > 甘洛县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

查看地图
行政代码:513435行政级别:县
长途区号:0834 车牌号码:川W
人口:约19万人人口密度:88人/km2
面积:2156km2邮政编码:616850
身份证前六位:513435隶属政区: 凉山州
驻地:新市坝镇
行政区划:新市坝镇 田坝镇 海棠镇 吉米镇 斯觉镇 普昌镇 玉田镇 前进乡 胜利乡 新茶乡 两河乡 里克乡 尼尔觉乡 拉莫乡 -乡 阿嘎乡 阿尔乡 石海乡 团结乡 嘎日乡 则拉乡 坪坝乡 蓼坪乡 阿兹觉乡 乌史大桥乡 黑马乡 沙岱乡 苏雄乡
甘洛县相关网站:
甘洛县旅游指南
甘洛县特产介绍
凉山州旅游指南
凉山州特产介绍
四川品牌网
四川旅游指南
四川特产介绍
行政代码 面积驻地简介
新市坝镇 513435100 201.5km2 甘洛县辖镇,县府驻地。1956年建新市坝,属岩润乡管辖。1980年从岩润公社析出建城关镇,1981年更名新市坝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201.5平方公里,……[详细]
田坝镇 513435101 田坝位于甘洛县西北部,田坝河中游,距县城13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702米,最低海拔1100米,是典型的山区地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产玉米、小麦、水稻……[详细]
海棠镇 513435102 111.2km2 甘洛县辖镇。原属越西县,1942年建海棠乡,1958年改公社,1959年划入 ? 甘洛县,1961年复置乡,1974年再改公社,1984年又复置乡,19……[详细]
吉米镇 513435103 70.2km2 甘洛县辖镇。解放前为黑彝奴隶主势力范围,1956年设-区,1958年更名吉米拉达区,1960年再更名吉米区,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4公里……[详细]
斯觉镇 513435104 25.2km2 甘洛县辖镇。解放前为黑彝奴隶主势力范围,1956年设斯足区,1958年更名斯足拉达区,1960年改斯足公社,1961年复斯足区,1981年更名斯觉区,1……[详细]
普昌镇 513435105 45.3km2 甘洛县辖镇。1956年建古足乡,1958年更名普昌乡,1959年改公社,1961年复置乡,1965年再改公社,1984年又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详细]
玉田镇 513435106 31.4km2 甘洛县辖镇。原属越西县,1951年建立腴田自治乡,1956年划入呷洛县(今 ? 甘洛县),并更名玉田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详细]
前进乡 513435200 25.6km2 甘洛县辖乡。1952年建越西县宜地自治乡,1956年划入呷洛县(今甘洛县),自治乡改为乡,1958年并入田坝公社为玛麻大队,1961年析置前进乡,197……[详细]
胜利乡 513435201 51.7km2 甘洛县辖乡。1952年建越西县斯普自治乡,1956年划入呷洛县(今甘洛县),自治乡改为乡,1958年并入田坝公社为勒拖大队,1961年析置胜利乡,197……[详细]
新茶乡 513435202 甘洛县新茶乡在开展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注重突出“民得实惠、党得民心”这一主题,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详细]
两河乡 513435203 53.7km2 甘洛县辖乡。1953年建两河乡,1956年划入呷洛县(今甘洛县),1958年并入新建乡,1961年析建两河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两河乡,19……[详细]
里克乡 513435204 22.2km2 甘洛县辖乡。解放前为黑彝奴隶主势力范围,1956年建里克乡,1959年与柳姑乡合并为留里乡,1973年改公社,1981年划分为里克、柳姑两个公社,198……[详细]
尼尔觉乡 513435205 52.2km2 甘洛县辖乡。解放前多由黑彝侯家支统治,1957年设波洛乡,1960年并入斯足公社为波洛大队,1961年复乡,1973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尼尔觉公社,……[详细]
拉莫乡 513435206 116.2km2 拉莫乡地处甘洛县城东南33公里处的斯觉河源头,幅员面积116.2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115人,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区,境内环境……[详细]
-乡 513435207 91.3km2 甘洛县辖乡。1956年建-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吉米镇,1994年再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91.3……[详细]
阿嘎乡 513435208 203.5km2 甘洛县辖乡。解放前多由黑彝吉子家支统治,1958年设阿呷、格古两个乡,同年合并为布子来乌乡,1960年重划分为阿呷乡、格古乡,1973年改建阿呷公社、格……[详细]
阿尔乡 513435209 53.4km2 甘洛县辖乡。1956年建立阿尔乡,1959年并入普昌公社为阿尔大队,1961年析复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普昌镇,1994……[详细]
石海乡 513435210 31.3km2 甘洛县辖乡。解放前为黑彝奴隶主势力范围。1956年建石海乡,1959年并入斯足公社,1961年复置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再复置乡,1992年并……[详细]
团结乡 513435210 81.8km2 甘洛县辖乡。1956年建团结乡,1958年并入双河乡,1963年复团结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81.8……[详细]
嘎日乡 513435212 47.8km2 甘洛县辖乡。1957年建立呷日乡,1973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嘎日公社,1984年置嘎日乡,1992年并入玉田镇,1994年析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详细]
则拉乡 513435213 51.6km2 甘洛县辖乡。原属越西县,1956年建则洛乡,1958年改公社,1959年划入甘洛县,1961年复置乡,1974年再改公社,1981年更名则拉公社,198……[详细]
坪坝乡 513435214 135.5km2 甘洛县辖乡。原属越西县,1952年建坪坝乡,1958年改公社,1959年划入甘洛县,1961年复置乡,1974年又改公社,1984年再复置乡。位于县境西……[详细]
蓼坪乡 513435215 蓼坪乡地处甘洛县高寒偏远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人蓄饮水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为改变落后面貌,蓼坪乡在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争取扶贫等各……[详细]
阿兹觉乡 513435216 205.3km2 甘洛县辖乡。1963年析苏雄、黑马、大桥3乡部分地域建三合乡,1974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阿兹觉公社,1984年置阿兹觉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详细]
乌史大桥乡 513435217 118.1km2 甘洛县辖乡。1957年建大桥乡,1974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乌史大桥公社,1984年置乌史大桥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118.1平方……[详细]
黑马乡 513435218 甘洛县黑马乡是远离县城四十多公里的彝族聚居乡,由于偏远,长期不通电,八十年代仅有一个小水电供给一个村的用电,由于年久失修,八十年代中期,仅有的通电村都成……[详细]
沙岱乡 513435219 甘洛县沙岱乡把马铃薯生产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主要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推广,使全乡马铃薯产业化生产初具规摸。今年,共完成播种面积7308亩,其……[详细]
苏雄乡 513435220 34.4km2 甘洛县辖乡。1956年建苏雄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34.4平方公里,人口0.3万。成昆铁路和省道乌金……[详细]
   甘洛县隶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位于四川西南部,攀西地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东与峨边县、金口河区接壤;南与美姑、越西两县相连;西与石棉县交界,北临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县内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575米,县城海拔1070米。县城年均气温16.32℃,年均降雨量830毫米。县人民政府设在新市坝镇,建成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6385人。全县辖7镇21个乡,225个村,837个村民小组。全县幅员面积215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1万亩。全县总人口176014人,其中农业人口159629人,非农业人口16385人。县境内居住着彝、汉、藏、苗等14种少数民族共计11833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1%,组成了民族大家庭,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65.3%以上,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县。
  行政区划
    甘洛县辖7个镇、21个乡:新市坝镇、田坝镇、海棠镇、吉米镇、斯觉镇、普昌镇、玉田镇、前进乡、胜利乡、新茶乡、两河乡、里克乡、尼尔觉乡、拉莫乡、-乡、阿嘎乡、阿尔乡、石海乡、团结乡、嘎日乡、则拉乡、坪坝乡、蓼坪乡、阿兹觉乡、乌史大桥乡、黑马乡、沙岱乡、苏雄乡。
  历史沿革
    1956年设呷咯县。1959年因呷咯字体生僻乃改名甘洛。甘洛系藏语,意为苦尽甘来。
    2000年,甘洛县辖7个镇、21个乡:新市坝镇、玉田镇、田坝镇、吉米镇、斯觉镇、海棠镇、普昌镇、阿嘎乡、尼尔觉乡、石海乡、乌史大桥乡、则拉乡、团结乡、两河乡、阿尔乡、里克乡、阿兹觉乡、苏雄乡、沙岱乡、-乡、坪坝乡、拉莫乡、胜利乡、前进乡、黑马乡、蓼坪乡、嗄日乡、新茶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542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新市坝镇 45242 田坝镇 16121 海棠镇 3719 吉米镇 4227 斯觉镇 4884 普昌镇 9323 玉田镇 6233 前进乡 5972 胜利乡 5567 新茶乡 2897 两河乡 1972 里克乡 4266 尼尔觉乡 4022 拉莫乡 1811 -乡 2016 阿嘎乡 3764 阿尔乡 8008 古海乡 6023 团结乡 5997 嘎日乡 6239 则拉乡 2699 坪坝乡 3267 蓼坪乡 4246 阿兹觉乡 3188 乌史大桥乡 3349 黑马乡 3606 沙岱乡 2671 苏雄乡 4097 
    2004年,甘洛县辖7个镇(新市坝、田坝、海棠、玉田、斯觉、吉米、普昌)、21个乡(里克、阿兹觉、乌史大桥、黑马、苏雄、沙岱、新茶、坪坝、团结、拉莫、-、阿尔、石海、两河、前进、胜利、蓼坪、嘎日、则拉、阿嘎、尼尔觉)。
  自然地理
    甘洛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度27分38秒-103度01分45秒、北纬28度38分24秒-29度18分32秒之间,东以马鞍山为界,与峨边县、金口河区交界;南与美姑县、越西县接壤;西与石棉县毗邻;北临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甘洛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地势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由于受横断山脉的褶皱、隆起与断裂,加上河流的急剧切割作用,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显现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特征,境内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570米,相对高差3738米。气候条件优越。甘洛属中亚热带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光照充足,降雨集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日照16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80毫米,全年无霜期326天,立体农业特点突出,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县境内有7条主要河流,均系长江流域大渡河水系,流域面积1180.35平方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达95万千瓦,可供开发43万千瓦,河川径流量16.93亿立方米。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有农耕地19万亩,林业用地195万亩(其中:森林面积90万亩),牧业用地65万亩。境内还生长着具有很大药用价值的天麻、党参、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和大熊猫、小熊猫、野牛、岩羊、獐子、雉鸡等珍稀动物。矿产资源富集。矿种多、分布广,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铅、锌、铜、铝、铁、磷镁矿、荧石、磷块岩、煤、耐火粘土、石灰石、白云石、水晶石等15种,其中铅锌矿储量十分丰富。
  人文历史
    甘洛县位于四川省南部,,攀西地区北缘,处于雅安、乐山、凉山三市州交汇点上,有“凉山北大门”之称。全县幅员面积2153.85平方公里,人口18万余人?,有彝、汉、藏、苗等14个民族,彝族占总人口的65.3%。全县辖7个片区工委,28个乡镇。成昆铁路纵贯全境62.5公里,境内有7个火车站。甘洛县人民政府驻新市坝镇,北距成都320公里,南至西昌237公里。
    甘洛县是1956年民主改革时始建,原名呷洛县,1959年更名为甘洛县。县境与雅安市的石棉县和汉源县,乐山市的金口河区,凉山州的美姑县和越西县相邻。境内山峦叠嶂,岭高谷深,景色奇特。
    西汉时期,县境东北部曾设灵关道(亦名灵道县),后为护龙县;西北部设置过阑县。民主改革前县境大部分区域属黑彝和“土司”统治区,是完全封闭的奴隶制社会。
    甘洛自古都是川滇通道中极为重要的关隘和要塞,从战国时期以来的漫长岁月中,县境内留下不少的名胜古迹。汉时的灵关道从境内通过,并在境内设治所。唐贞观年间开辟的清溪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清溪峡内两岸千仞峭壁,古木参天,谷中溪流淙淙,潺响回环,花岗石嵌成的古道上马蹄印深深陷于其中,古道旁尚有护路兵营的“齐民雕”遗址。金字塔形的吉日波山,在彝文经典《勒俄特依》中记载为:洪水淹没天下时,世界仅存的几个山顶之一。县境西南的德不洛莫原始森林,传说为彝人送鬼德幽灵集中之地,被称为“恶鬼”之山,充满神秘色彩。其它名胜古迹还有:海棠古庙、古城墙、“将源”石刻;天平天国将领赖裕新壮烈牺牲之地;田坝的土司衙门遗址;尼日河开建桥摩岩碑石刻;唐加湾古墓群、海棠古墓群等。
    甘洛县具有悠久的历史,.还有多姿多彩的彝、汉、藏民间文化,在语言、文学、建筑、服饰、用具、饮食、体育及风俗习惯等方面极具民族特色。彝族传统节日“彝族年”和“火把节”,彝族汉子的“擦尔瓦”,阿咪子(彝族姑娘)的“百褶裙”,以及久负盛名的“杆杆酒”;藏族传统节日“布渣卓”(藏年)和“措乃屋”(射箭节)等都表现了各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海棠古镇时古道著名的重镇,汇集了汉民族的多种地方文化,这里古庙寺宇集中,道、佛、儒文化融为一体,历代商贾、文人、落魄官宦滞留于此,留下不少佳话和传说。建县后,随着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甘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特别时改革开放以来,以铅锌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随着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繁荣兴旺,成为了西南地区第一个全国体育先进县,被誉为大凉山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基础设施
    电厂和装机能力,输变电能力
    新增地方电站3座,装机4200千瓦,县电网入网电站达15座,总装机2.2万千瓦,通过争取县电网与国家并网的变电站建设已完成。
    交通和城市建设情况
    甘洛县交通十分方便,成昆电器化铁路横贯全县62.5公里。县内有两条省级公路,通往乐山、雅安和邻近县。全县通车里程488.5公里,实现了乡通公路。公路旅客、货物年运输量分别为18万人次、47万吨。现又完成了甘斯路4公里标美油路建设,田海公路路基改造工程完工,动工了乌金公路,县城至大渡河段公路。城区供水管线总长10公里(复线),日供水能力1万立方米。邮电通讯迅速发展,市内交换机总量5632门,长途电话总数155路,电话机4850户,开通了普昌、胜利、大桥、前进等乡镇程控电话,新建5座移动通讯机站。
    企业及知名品牌概况
    甘洛县乡镇企业点多面广,以铅锌系列为主的主要产品一直是甘洛财政收入的支柱。为了抓好工业企业的生产,县政府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对铅锌生产、销售过程诸环节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力度,保证了冶炼、洗选和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县重点骨干企业有“四川省甘洛县二冶电铅厂”、“四川省甘洛县前进冶炼厂”、“四川省甘洛县铁厂”、“甘洛县齐齐冶炼厂”、“甘洛县综合冶炼厂”、“四川省甘洛电铅厂”、“四川省甘洛铁路有色金属化工厂”、“四川省甘洛县外贸浮选厂”、“甘洛县合协铅锌选厂”九家,营业收入均在500万元以上。
    四川省甘洛县外贸浮选厂是最具特色的骨干企业之一。现有职工64人,主要产品有铅锌矿石、铅精矿、锌精矿、粗铅。其产品结构从采掘——洗选——冶炼一条龙。1999年完成产值998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0.82%,比上年同期增长1.60%,利税总额37万元,占全县乡镇企业利税总额的0.42%,比上年同期增长18.92%,资产总额899万元。近几年来,该厂规模逐渐壮大,现已建成年产10000吨的冶炼厂,在原矿供不应求的同时,又投资1000多万元,开采赤普矿区底层矿。1999年内铅锌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逐渐回升,市场前景广阔。
  科技文化
    “九五”期间始终坚持-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了甘洛县科技的发展。“九五”时期,甘洛县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面分别达适用面40%和45%,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一是科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制定了科普工作“九五”和2010年期间发展计划和规划,其次开展了“科技之春”三月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三下乡”活动。共举办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培训班458期,培训农村各类学员68700人次,发放培训教材8200多册,科技资料10000多份,介绍发放“甘洛科普”82期。二是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通过“创等级医院”活动,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数字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及互联网等一批先进通讯设施已投入使用。三是科技兴凉“双十亿”工程的实施取得可喜成绩。四是民营科技企业有了初步发展。五是科技增收工程试点示范工作出色。
  民族风情
    甘洛县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彝族的婚嫁、丧葬等极为特别。婚嫁中分择偶、定亲、接亲等习俗,而丧葬中又分停放、报丧、吊唁、火化等过程。丧葬为彝族民间大事,葬事都较隆重,葬事主要是火化,也有极少其它葬法。在乌史大桥一带,年老的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死后实行木棺葬。
  宗教信仰
    甘洛县属少数民族聚居县,各民族宗教信仰千差各异。
    彝族无固定崇拜的偶像,无固定宗教活动场所。社会上从事原始宗教职业和迷信活动的有毕摩、苏妮。毕摩是古时同时产生的社会统治者和精神统治者。毕是法事活动,摩是教人、救人之意。毕摩识彝文、能背诵、唱读彝文经典。苏妮是彝语,意思是会施法术的人。成为苏妮不需任何学习的过程,常是某人得一种病,神志有特殊表现,然后到山中采得一根能做羊皮鼓槌的树枝,经毕摩超度,此人即成为苏妮。苏妮的法事,常常逐鬼、捉鬼、招魂、用牛羊作牺牲替代病人去献鬼。苏妮作法时敲鼓通神、通鬼、通各种神灵,敲鼓由慢到快,周身同时也随鼓声快慢战抖,且唱且跳,代神说话,厉声驱鬼。
    藏族萨巴是本民族民间产生的原始宗教传播人,产生的时间久远,他掌握有藏族的原始图文,如象形文字无法读认,只能由萨巴讲解含义,萨巴还记忆存留传播民间文学、哲理、故事、史诗。他们是藏民间的精神统治者和藏族文化的继承人,受到藏族各方面的尊重,所到之处待为上宾。县内藏族仍处于原始的宗教信仰阶段,无固定的偶像,更没有为神职开设的专门施教场地,没有成形的教条、论理,对神人的信仰常因地而易、因人而易。
  建设发展
    回顾过去,成就辉煌,展望未来,前景光明。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西部大开发掀起热潮;今年又列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家“十五”重点工程大波斯湾瀑布沟电站建设上马,甘洛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大好形势。甘洛县委、县政府决心在州委、州政府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睛,坚持以-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践-同志‘-“要求,紧紧抓住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全县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结构调整、扶贫开发、教育科技和改革开放,全面实施“135”经济发展战略。即:强化农业这一个基础,调整产业、城乡、所有制三大结构,培育铅锌工业、水电能源工业、高耗能工业、畜牧业和林果蚕桑业五大支柱。经过10年的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退耕还林10万亩,建成3万亩雪山大白芸豆基础,1000亩公有制蔬菜基地,3万亩苎麻基地,2万亩蚕桑基地,1000亩山癸基地,6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工业结构调整以水电站建设和碳化硅、铝钒土开发为重点,形成铅锌、水电、高耗能三大支柱产业,使全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综合经济势力明显增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以下地名与甘洛县面积相当:
  • 贵州遵义道真县
  • 湖南株洲醴陵市
  • 湖北宜昌市当阳市
  • 广西崇左天等县
  • 四川攀枝花米易县
  • 安徽黄山市休宁县
  • 西藏山南扎囊县
  • 广西桂林恭城县
  • 甘肃省定西漳县
  • 甘洛县特产与美食
    凉山桑蚕茧
    凉山桑蚕茧
    甘洛黑苦荞
    甘洛黑苦荞
    海棠大白芸豆
    海棠大白芸豆
    凉山彝家芝衣
    凉山彝家芝衣
    甘洛黑山羊
    甘洛黑山羊
    无公害生猪
    无公害生猪

    到甘洛县必去著名景点
    田坝的土司遗址
    田坝的土司遗址
    清溪道
    清溪道
    吉日波山
    吉日波山

    甘洛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甘洛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 上一篇地图: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依洛拉达乡

  • 下一篇地图: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前进乡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相关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乡
    ·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
    ·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
    · 四川凉山州会理县
    · 四川凉山州会东县
    · 四川凉山州宁南县
    ·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
    · 四川凉山州金阳县
    ·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
    · 四川凉山州喜德县
    · 四川凉山州冕宁县
    · 四川凉山州越西县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
    ·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
    · 四川凉山州德昌县
    ·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
    · 四川凉山州雷波县
    ·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佐戈依达乡
    ·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尔合乡
    · 四川凉山州普格县永安乡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玉田镇
    ·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九口乡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拉莫乡
    ·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洛俄依甘乡
    ·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拉木阿觉乡
    · 四川凉山州普格县向阳乡
    ·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洛莫依达乡
    ·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洒库乡
    ·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阿并洛古乡
    ·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包谷坪乡
    ·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合井乡
    ·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革吾乡
    ·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牛角湾乡
    · 四川凉山州雷波县黄琅镇
    ·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补洛乡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阿尔乡
    ·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甘多洛古乡
    ·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树坪乡
    · 四川凉山州雷波县南田乡
    ·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谷曲乡
    · 四川凉山州雷波县谷米乡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沙岱乡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苏雄乡
    ·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
    ·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库莫乡
    · 四川凉山州越西县申普乡
    ·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
    · 四川凉山州越西县瓦曲乃乌乡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田坝镇
    ·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巴普镇
    · 四川凉山州宁南县梁子乡
    ·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井叶特西乡
    · 四川凉山州宁南县大同乡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吉米镇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斯觉镇
    · 四川凉山州甘洛县普昌镇
    ·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礼州镇
    ·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安宁镇
    ·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川兴镇
    ·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黄联关镇
    ·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双河乡
    ·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响水乡
    ·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干海乡
    ·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中坝乡
    ·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德石乡
    ·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大河乡
    ·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盐塘乡
    ·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巫木乡
    ·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新村街道
    · 四川凉山州西昌市马道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直辖市 北京三维 上海三维 重庆三维 天津三维 特别行政区: 香港三维 澳门三维 台湾省 【请先按 省-市 查找所在的市(内含辖区内区县和乡镇地图) 】
    浙江 杭州三维 宁波三维 湖州三维 金华三维 桐庐三维 绍兴三维 诸暨三维 柯桥三维 嵊州三维 新昌三维 嘉兴三维 丽水三维 衢州三维 台州三维 温州三维 舟山三维 东阳三维 永康三维 海宁三维 德清三维 安吉三维 富阳三维
    广东 广州三维 深圳三维 韶关三维 潮州三维 东莞三维 惠州三维 江门三维 云浮三维 中山三维 珠海三维 佛山 河源 揭阳 茂名 梅州 清远 汕头 汕尾 阳江 湛江 肇庆
    山东 济南三维 临沂三维 青岛三维 威海三维 济宁三维 东营三维 淄博三维 日照三维 邹城三维 滨州 德州 菏泽 莱芜 聊城 泰安 潍坊 烟台 枣庄
    江苏 苏州三维 常州三维 南京三维 木渎三维 淮安 连云港 南通 宿迁 泰州 无锡三维 徐州 盐城三维 扬州 镇江
    安徽 合肥三维 宣城三维 马鞍山三维 安庆 蚌埠三维 亳州 巢湖 池州 滁州 阜阳 淮北 淮南 黄山三维 六安 宿州 铜陵 芜湖
    湖南 长沙三维 常德 郴州 衡阳 怀化 娄底 邵阳 湘潭 湘西 益阳 永州 岳阳 张家界 株洲
    湖北 武汉三维 襄阳三维 十堰三维 襄樊三维 宜昌三维 鄂州 恩施 黄冈 黄石 荆门 荆州 潜江 神农架 随州 天门 仙桃 咸宁 孝感
    四川 成都三维 绵阳三维 都江堰三维 温江三维 阿坝 巴中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内江 南充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资阳 自贡
    辽宁 大连三维 锦州三维 鞍山 本溪 朝阳 丹东 抚顺 阜新 葫芦岛 辽阳 盘锦 沈阳 铁岭 营口
    陕西 西安三维 安康 宝鸡 汉中 商洛 铜川 渭南 咸阳 延安 榆林
    河北 石家庄三维 廊坊三维 保定 沧州 承德 邯郸 衡水 秦皇岛 唐山 邢台 张家口
    河南 洛阳三维 郑州三维 安阳 鹤壁 焦作 开封 漯河 南阳 平顶山 濮阳 三门峡 商丘 新乡 信阳 许昌 周口 驻马店
    福建 福州三维 厦门三维 龙岩三维 南平 宁德 莆田 泉州 三明 漳州
    黑龙江 哈尔滨三维 大庆 大兴安岭 鹤岗 黑河 鸡西 佳木斯 牡丹江 七台河 齐齐哈尔 双鸭山 绥化 伊春
    海南 海口 白沙 昌江 儋州 东方 乐东 陵水 琼海 琼中 三亚 万宁 文昌 五指山
    江西 南昌三维 九江三维 抚州 赣州 吉安 景德镇 萍乡 上饶 新余 宜春 鹰潭
    甘肃 兰州 白银 定西 甘南 嘉峪关 金昌 酒泉 临夏 陇南 平凉 庆阳 天水 武威 张掖
    贵州 贵阳三维 安顺 毕节 六盘水 黔东南 黔南 黔西南 铜仁 遵义
    吉林 长春三维 延吉三维 敦化三维 珲春三维 白城 白山 吉林 辽源 四平 松原 通化 延边
    青海 西宁 果洛 海北 海东 海南 海西 黄南 玉树
    山西 晋中三维 阳泉三维 太原 长治 大同 晋城 临汾 吕梁 朔州 忻州 运城
    云南 丽江三维 昆明三维 保山 大理三维 德宏 迪庆 红河 临沧 怒江 普洱 曲靖 文山 西双版纳 玉溪 昭通
    广西 南宁 柳州三维 玉林三维 来宾三维 桂林三维 百色 北海 崇左 防城港 贵港 河池 贺州 钦州 梧州
    内蒙 赤峰三维 呼和浩特 阿拉善盟 巴彦淖尔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通辽 乌海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盟 兴安盟
    宁夏 银川 固原 石嘴山 吴忠 中卫
    西藏 拉萨 日喀则
    新疆 乌鲁木齐三维 伊宁三维 阿克苏 阿拉尔 阿勒泰 巴音郭楞 博尔塔拉 哈密 和田 喀什 克拉玛依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石河子 图木舒克 吐鲁番 五家渠 伊犁哈萨克
    本站信息和图片为网友创作或采集于互联网,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对其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任何保证。手机版
    如有转载和版权问题请您联系管理员。免责声明 2013 联系33地图网:monfr@126.com 蜀ICP备05005342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索引地图 | 最近更新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