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图:
江苏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苏州地图】:
【苏州百度地图】
【苏州公交线路查询】
【苏州搜狗地图】
【苏州google地图】
【苏州图吧地图】
【苏州城市吧地图】
【常州地图】:
【常州百度地图】
【常州公交线路查询】
【常州搜狗地图】
【常州google地图】
【常州图吧地图】
【常州城市吧地图】
【南京地图】:
【南京百度地图】
【南京公交线路查询】
【南京搜狗地图】
【南京google地图】
【南京图吧地图】
【南京城市吧地图】
【木渎地图】:
【木渎百度地图】
【木渎公交线路查询】
【木渎搜狗地图】
【木渎google地图】
【木渎图吧地图】
【木渎城市吧地图】
【淮安地图】:
【淮安百度地图】
【淮安公交线路查询】
【淮安搜狗地图】
【淮安google地图】
【淮安图吧地图】
【淮安城市吧地图】
【连云港地图】:
【连云港百度地图】
【连云港公交线路查询】
【连云港搜狗地图】
【连云港google地图】
【连云港图吧地图】
【连云港城市吧地图】
【南通地图】:
【南通百度地图】
【南通公交线路查询】
【南通搜狗地图】
【南通google地图】
【南通图吧地图】
【南通城市吧地图】
【宿迁地图】:
【宿迁百度地图】
【宿迁公交线路查询】
【宿迁搜狗地图】
【宿迁google地图】
【宿迁图吧地图】
【宿迁城市吧地图】
【泰州地图】:
【泰州百度地图】
【泰州公交线路查询】
【泰州搜狗地图】
【泰州google地图】
【泰州图吧地图】
【泰州城市吧地图】
【无锡地图】:
【无锡百度地图】
【无锡公交线路查询】
【无锡搜狗地图】
【无锡google地图】
【无锡图吧地图】
【无锡城市吧地图】
【徐州地图】:
【徐州百度地图】
【徐州公交线路查询】
【徐州搜狗地图】
【徐州google地图】
【徐州图吧地图】
【徐州城市吧地图】
【盐城地图】:
【盐城百度地图】
【盐城公交线路查询】
【盐城搜狗地图】
【盐城google地图】
【盐城图吧地图】
【盐城城市吧地图】
【扬州地图】:
【扬州百度地图】
【扬州公交线路查询】
【扬州搜狗地图】
【扬州google地图】
【扬州图吧地图】
【扬州城市吧地图】
【镇江地图】:
【镇江百度地图】
【镇江公交线路查询】
【镇江搜狗地图】
【镇江google地图】
【镇江图吧地图】
【镇江城市吧地图】
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个省份,东临黄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
公元1661年,由清政府拆分江南省东部而成省。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主要分为:中原文化、江淮文化和吴文化。
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明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与上海市、浙江省共同构成长江三角洲经济圈。
历史
-
主条目:江苏历史
古代
上古时代,江苏南部远离中原文明的中心陕西、河南、山西等,有着异于华夏文明的文化。其中黄淮、江淮地区属东夷中的分支-淮夷文化;苏锡常地区属跨湖桥-马家浜-松泽-良渚-马桥文化;宁镇地区属湖熟文化。
中国传说历史中的华夏始祖,五帝之一帝尧。传说出生于三阿之南(今江苏淮安市金湖县东南或扬州市高邮市高邮湖区附近)。[1]
西周时,江苏与中原地区的接触增多,在江苏南部兴起了强盛的吴国 (定都姑苏,今苏州),后为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时,吴王阖闾、夫差在孙武和伍子胥的帮助下,西灭楚国,北吞淮夷,南下越国。
公元前484年,吴军击败北方强国齐国,称霸中原。
秦末,宿迁人项羽和叔父项梁在会稽吴中举兵反秦,不久便召集了八千乌程兵,渡过长江,北上中原。公元前207年,于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一当十、九战九捷,歼灭了秦军主力。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秦都咸阳,杀秦王子婴,焚秦皇宫,自立西楚霸王,以彭城为都,分封天下。公元前202年,项羽垓下(今安徽灵璧县)被刘邦率领的汉军围困,最终战败,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汉朝建立。
汉初,上患吴会稽之轻惮,封刘濞为吴王,管辖今江苏淮河以南和浙江中北部,后刘濞联合其他诸侯发动七国之乱,失败后,国除。
三国时期,江苏淮南、江南属于东吴 (222年-280年),建业(今南京)是东吴的都城,淮北则属于魏国,淮河成为东吴与曹魏的分界线。
从304年开始,西晋因永嘉之乱而灭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317年王导辅佐司马睿于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王朝。
公元420年开始,以建康为都城,中国南方先后先后建立了四个王朝:宋、齐、梁、陈 (南朝),直到589年隋朝统一。
江苏北部的淮河再次成为南北朝的分界线,战争时就成为前线。
隋高祖开皇元年(581年)隋朝建立,589年平南陈,重新统一南北。
隋炀帝时贯通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江都(今扬州)和山阳(今淮安淮安区)因此繁荣起来。
由于处于大运河与长江交界处的枢纽地位,以及对外开放港口的国际化优势,在中唐时,扬州(今扬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唐代,江苏分属江南道、淮南道、河南道:苏州、常州、润州(今镇江市)、升州(今南京市)属江南道;扬州、淮安属淮南道;徐州、泗州属河南道。
892年,杨行密在扬州建立吴国,937年徐州人李昪代杨吴自立,建立南唐,定都江宁。
宋时,富裕商人阶层和新兴的工商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苏州、扬州等主要城市成为新兴商业中心。今江苏分属江南东路、两浙西路、淮南东路、京东西路:江宁府(今南京) 属江南东路;苏州、常州、润州属两浙西路;扬州、淮安、泰州、海州、泗州、通州、真州属于淮南东路;徐州则属于京东西路。
1127年,金征服了中国北方,流经江苏北部的淮河,成为金和南宋的边界线。
1279年,蒙古人占领中国。元朝将原来的两浙路与两淮路合并,设立江淮等路行中书省,统两淮(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浙(两浙西路,两浙西路)地。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以地理民事非便,改省治为杭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割江北部分隶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以原两浙路为主体成立江浙等处行中书省。[2]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并定都南京。今天整个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的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
明太宗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太宗(朱棣)迁都北京后,改南直隶。此后南北两京和两直隶并立200多年。
明代是江苏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南京是与北京并列的京城;苏州、松江依靠其繁荣的纺织工业继续成为全中国的经济中心,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大小市镇星罗棋布,地价之高、赋税之重名列全国之首。
同时这一带的文化水准也是全国最高的,产生的状元人数在全国科举考试中长期稳占一个很大的比重,对全国的文化风格和审美观点带来深远的影响;扬州和淮安是京杭大运河上漕运(南方粮食运往京城)和食盐贸易的控制点,名列中国长江以北最繁荣的城市之列。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占扬州和南京,俘虏南明弘光皇帝,随即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江苏省(巡抚衙门驻苏州)辖江宁府、苏州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通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今上海市),其范围大致与现在相同。
在清代,江苏巡抚驻扎在苏州,安徽巡抚驻扎在安庆,在南京则设有节制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江苏、安徽两省的乡试,则始终共用一个江南贡院(在南京)。1780年以前,管理安徽布政使也长期寄驻在南京,1780年安徽布政使迁安庆后,在南京另设江宁布政使一职,;驻扎苏州的江苏布政使则管辖苏南;江苏学政驻江阴;在淮安府城(今淮安区)驻有漕运总督,府城西北15千米处的清江浦(今淮安市)则驻有南河总督(江南河道总督);两淮盐运使驻扬州。
近代
鸦片战争以后,江苏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江苏松江原来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市上海按照南京条约被辟为通商口岸,并设立上海公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迅速发展成贸易、金融和国际化的大都会,后来于1927年脱离江苏成为独立的院辖市。镇江和苏州也设立过规模较小的租界。
晚清时期,江苏南部受到太平天国(1851年 – 1864年,发源于广西)的重创,强烈影响达十余年之久,南京、镇江、扬州由此失掉吴语,苏州的经济中心地位被上海取代。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最初几个月的首都是在南京。是年废乾隆时的府、州、厅制,分辖全省为60个县。1916年袁世凯死后全国陷入军阀割据状态,北伐战争前夕是孙传芳。这一时期,江苏的民族工商业迅速崛起,无锡、南通和常州的纺织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中央政府,并在10年之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同时进行了一些现代化建设,包括修建了早期的公路网。1928年国民政府正式定都南京后,进行了大规模的首都建设,江苏的省会则迁往镇江(1929年)。
1937年全面爆发的抗日战争中断了蒋的黄金时代。日军的狂轰滥炸使得沪宁铁路沿线的镇江、无锡、苏州等城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随后进行持续3个月之久残酷的南京大屠杀。江苏省政府从镇江临时迁往江苏中心的淮安,1939年再度迁往里下河水网中心的兴化。此后到1945年战争结束,南京是中国东部沦陷区汪精卫政权的首都。汪精卫政府将其江苏省政府迁往苏州;1944年,还曾经在江苏北部以徐州为中心建立了淮海省。抗战期间,新四军主力进入苏北,控制了部分农村地区,军部设于盐城。
战后,中央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而共产党一度控制了部分苏北和苏中地区,以淮安为苏皖边区政府所在地。不久,国民政府与已经在东北与华北立足的共产党之间爆发了国共内战,共产党撤退。其中1948年底在徐州附近一带进行的淮海战役导致了国民党的败退。1949年4月,共产党军队渡过长江,攻占南京,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中华民国)。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都北京,南京为江苏省省会。
1980年代初,江苏南部以乡镇企业著称,苏南成为当时中国最富裕、发达的地区。但邓小平的经济改革起初的热点集中在南部海岸的广东省,其经济水平在10年内超越了江苏,江苏经济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几乎陷于停滞。
1990年代初,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到重视,与上海联系紧密的两个江苏南部城市苏州和无锡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和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均超过省会南京。
同一时期,外资大量涌入苏南,与前期的乡镇企业经济支撑起了苏州和无锡的下辖县经济,江苏南北差距由此拉开。
21世纪,苏州的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和吴江,无锡的江阴与宜兴占据了全国百强县前十名的七个席位。相较于此,南京市区的综合实力更为突出,为江苏省内最高。目前苏州依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了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之一,市区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一般预算地方财政收入已经逼近上海。
地理
江苏省位于中国大陆东部,介于东经116°22′-121°55′,北纬30°46′-35°07′之间,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东面毗邻黄海,东南毗邻上海市,南面毗邻浙江省,西面毗邻安徽省,北面毗邻山东省。[3],江苏地处中国东部,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样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地形
江苏省基本上由长江和淮河下游的大片冲积平原组成,全省的地势总体上相当低平,是中国地势最为低平的一个省份。江苏省的平原面积7万平方公里左右,占全省面积的69%,主要包括长江下游两岸的太湖平原、高沙土平原(均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江淮之间的里下河平原、淮北地区的黄淮平原以及东部滨海平原,这些平原之间连为一片。
与大片辽阔的平原形成鲜明对照,丘陵和低山仅仅孤立地散落于江苏省的西南部的南京、镇江、盱眙、东北角的连云港附近以及太湖附近,低山和丘陵岗地占14.3%,水面占16.8%。
连云港境内的花果山玉女峰为全省最高点,海拔624.4米。
水系
江苏省境内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系相当发达,水面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各省中居首位。其中尤其以长江以南的太湖平原和江淮之间的里下河平原最显著,大大小小的河流形成蛛网状,分布极为稠密,为大面积的水网密集地带。
长江是江苏省最大的河流,呈东西向横穿江苏省,省境内长度400多公里,将江苏省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在江苏省境内,长江的支流有江苏省西南部的秦淮河,在南京市汇入长江。
淮河在历史上曾经流过江苏省中北部,注入黄海,不过,自1194年以后黄河夺取淮河河道入海,虽然黄河在1855年又再度向北注入渤海,但是淮河已经无法经由原道入海,而是主要由洪泽湖、高邮湖、京杭大运河注入长江。
除了天然河流以外,江苏省的人工河道也极为众多。其中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达690公里,江苏省有8座地级市均位于京杭大运河沿线,占全部地级市数量(13个)的60%以上,孕育了苏州、淮安、无锡、镇江、扬州、徐州六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此外,江苏省著名的人工河道尚有苏北灌溉总渠、通扬运河等。
江苏省也是中国淡水湖泊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有大小湖泊290多个,全省湖泊总面积达到6853平方公里,湖泊率为6%,居全国之首。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太湖和洪泽湖,分别名列中国五大淡水湖的第三和第四位;面积在100—1000平方公里的有高邮湖、骆马湖、石臼湖、滆湖、白马湖和阳澄湖;面积在50—100平方公里的有长荡湖、邵伯湖、淀山湖、固城湖。这些湖泊不仅是重要的水源地和各种水产品的产地,拥有重要的航运价值,对于地势低洼的江苏省,在调蓄洪水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气候
江苏省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气候分明。以淮河(古)为界,以北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的10个城市每年初夏时节均有持续1个月左右的梅雨季,梅雨季节的降水量是淮河以南地区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淮河以北地区则没有显著梅雨季。2008年平均气温为13.2℃,自北向南递增;年平均降水量为782一115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南部多于北部,沿海多于内陆,淮北内陆地区的徐州和宿迁低于800毫米。
2008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5.5℃,由于淮河以南地区连续近一个月的历史罕见持续暴雪冰冻天气,全年气温为2000年来第二低值。其中春季、秋季气温偏高。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变化起伏大。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雪、雷电、寒潮、大雾、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干旱等。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年因气象灾害死亡85人,农田损失面积1318831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5.66亿元。
行政区划
历史政区
明代以前,江苏分属不同行政区。
明洪武元年正月,即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以今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直属京师,称直隶。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改京师为北京,以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为直隶,原直隶改称南直隶。
清顺治二年,即公元1645年,改原南直隶为江南省、改南京为江宁。
清顺治十八年,即公元1661年,原江南省一分为二,以原江南省东部为江南右布政使司,包括今江苏省和上海市;原江南省西部为江南左布政使司,相当于今安徽省。
清康熙六年,即公元1667年,改原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省,其名取自“江宁府”的“江”和“苏州府”的“苏”。
现行政区
-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江苏省现辖13个地级市,其中省会南京市为副省级城市。下分10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54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24个县。县(县级市)中包含3个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
显示▼隐藏▲
查 · 论 · 编
江苏省行政区划
|
|
国别: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会:南京市
|
|
13地级市 |
54市辖区 24县级市 24县
|
|
|
南京市 |
11市辖区 |
玄武区 | 白下区 | 秦淮区 | 建邺区 | 鼓楼区 | 下关区 | 浦口区 | 栖霞区 | 雨花台区 | 江宁区 | 六合区
|
|
2县 |
溧水县 | 高淳县
|
|
|
徐州市 |
5市辖区 |
鼓楼区 | 云龙区 | 贾汪区 | 泉山区 | 铜山区
|
|
2县级市 |
新沂市 | 邳州市
|
|
3县 |
丰县 | 沛县 | 睢宁县
|
|
|
连云港市 |
3市辖区 |
连云区 | 新浦区 | 海州区
|
|
4县 |
赣榆县 | 东海县 | 灌云县 | 灌南县
|
|
|
宿迁市 |
2 市辖区 |
宿城区 | 宿豫区
|
|
3 县 |
沭阳县 | 泗阳县 | 泗洪县
|
|
|
淮安市 |
4市辖区 |
清河区 | 淮安区 | 淮阴区 | 清浦区
|
|
4县 |
涟水县 | 洪泽县 | 盱眙县 | 金湖县
|
|
|
盐城市 |
2市辖区 |
亭湖区 | 盐都区
|
|
2县级市 |
东台市 | 大丰市
|
|
5县 |
响水县 | 滨海县 | 阜宁县 | 射阳县 | 建湖县
|
|
|
扬州市 |
3市辖区 |
广陵区 | 邗江区 | 江都区
|
|
2县级市 |
仪征市 | 高邮市
|
|
|
泰州市 |
2市辖区 |
海陵区 | 高港区
|
|
4县级市 |
兴化市 | 靖江市 | 泰兴市 | 姜堰市
|
|
|
南通市 |
3市辖区 |
崇川区 | 港闸区 | 通州区
|
|
3县级市 |
启东市 | 如皋市 | 海门市
|
|
2县 |
海安县 | 如东县
|
|
|
镇江市 |
3市辖区 |
京口区 | 润州区 | 丹徒区
|
|
3县级市 |
丹阳市 | 扬中市 | 句容市
|
|
类似县级单位 |
镇江新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
|
|
常州市 |
5市辖区 |
天宁区 | 钟楼区 | 戚墅堰区 | 新北区 | 武进区
|
|
2县级市 |
溧阳市 | 金坛市
|
|
|
无锡市 |
6市辖区 |
崇安区 | 南长区 | 北塘区 | 锡山区 | 惠山区 | 滨湖区
|
|
2县级市 |
江阴市 | 宜兴市
|
|
类似县级单位 |
无锡新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
|
苏州市 |
5市辖区 |
姑苏区 | 虎丘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吴中区 | 相城区 | 吴江区
|
|
4县级市 |
常熟市 | 张家港市 | 昆山市 | 太仓市
|
|
类似县级单位 |
苏州工业园区*
|
|
|
注1:南京市为副省级城市。
注2:带“*”属于地方设立的县级行政或经济管理区,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在册的行政区。
注3:镇江新区和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新区和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虎丘区和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为同一行政区。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列表、江苏省乡级以上行政区列表。
|
|
人口
-
主条目:江苏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概况
江苏省户籍人口约为7400万,人口密度位居各省之首。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常住人口总数78659903人。
- 其中城镇人口4767.6万,城市化率为60.6%;
- 由于计划生育推行较为成功,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7807人,占10.89%,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
-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506817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0815人,位居全国前列。
城市
江苏城市的特点是城市规模普遍较大且分布密集,共有17座大城市(市辖区范围的非农业户籍人口超过50万)。下辖的13个地级市市区均为大城市,其中特大城市(市辖区范围的非农业户籍人口超过100万)9座。此外,新沂市、宜兴市、常熟市和江阴市4个县级市非农业户籍人口超过50万,也是大城市。南京、苏州、无锡,徐州为江苏四大城市,均为特大城市(市辖区范围的非农业户籍人口超过200万)。
此外南京、淮安、扬州,镇江 四个城市以及安徽的马鞍山,滁州 两个城市正在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构成南京都市圈。
经济
总体概况
-
主条目:江苏经济
江苏自古以来为中国较富庶的地区。春秋后期,富强的吴国曾经称霸中原;三国时,东吴在孙氏父子的经营下,江苏地区大大缩小了与中原地区的差距;唐代安史之乱以后,逐步赶超中原地区。明清时,江苏经济文化达到巅峰,位居中国最前列。谚语所谓“苏湖熟天下足”。近现代以来,上海自江苏析出,随着上海的崛起,江苏地位有所下降。1989年以来江苏经济总量被广东超越。但总体上,江苏经济一直保持稳步向前的势头[4]。
就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而言,江苏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前列。2007年开始,江苏GDP总量稳居第2位;2009年开始人均GDP前移至第4位,仅次于津沪京。江苏一直保持高速经济增长,1979 - 2008的30年,经济总量增加123倍(基于现价),年均增速(不变价,基于内地平均物价水平推算)达到11.27%,增速仅次于浙江、福建、内蒙和山东居第5位。2011年,江苏省GDP总量达到48,604亿元(初步核算值),占内地GDP总量的10.31%。按国际汇率折合7,525亿美元,2011年江苏GDP总量超过了同期瑞士的6,361亿美元,逼近土耳其7,781亿美元的GDP水平。按购买力平价推算,2011年江苏GDP达到11,647亿国际元,超过了同期印尼11,246亿国际元GDP总量,直逼加拿大的13,961亿国际元GDP水平。2011年江苏人均GDP达到61,649元;折合9,545美元,逼近同期马来西亚人均9,700美元水平;按购买力平价折算,人均达到14,773国际元,高于同期墨西哥人均14,610国际元的水平[4]。
历年GDP指标
年份 |
GDP
(本币) |
GDP
(美元) |
GDP
(购买力平价) |
GDP占全国
比重(%) |
GDP
位次 |
人均GDP
(本币) |
人均GDP
(美元) |
人均GDP
(购买力平价) |
占全国
人均GDP
比重(%) |
2011 |
48,604.26 |
7,575.28 |
11,647.00 |
10.31 |
2 |
61,649 |
9,545 |
14,773 |
175.72 |
2010 |
41,425.48 |
6,119.43 |
10,533.00 |
10.32 |
2 |
52,840 |
7,806 |
13,436 |
176.05 |
2005 |
18,598.69 |
2,270.43 |
5,394.68 |
10.06 |
2 |
24,953 |
3,046 |
7,238 |
175.91 |
2000 |
8,553.69 |
1,033.25 |
2,598.17 |
8.62 |
2 |
11,765 |
1,421 |
3,574 |
149.73 |
1995 |
5,155.25 |
617.32 |
1,554.85 |
8.48 |
2 |
7,319 |
876 |
2,208 |
145.06 |
1990 |
1,416.50 |
296.14 |
690.87 |
7.59 |
3 |
2,109 |
441 |
1,029 |
128.28 |
1985 |
651.82 |
221.96 |
384.46 |
7.23 |
2 |
1,053 |
358 |
621 |
122.71 |
1980 |
319.80 |
213.48 |
261.21 |
7.04 |
1 |
541 |
361 |
442 |
116.70 |
1978 |
249.24 |
148.00 |
|
6.84 |
2 |
430 |
255 |
|
112.72 |
地区差异
总体上,江苏省经济位居全国前列,但是省内经济差距比较明显,南部的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部。其中苏南地区,经济水平长期位居全国前列;江淮地区南部的扬州、南通和泰州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北北部则仅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交通
-
主条目:江苏交通和江苏高速公路
长江,京杭大运河与诸多铁路、公路交织成网。有南京、淮安、常州、无锡、盐城,徐州,连云港等航空港。
水运
江苏省东濒黄海,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呈十字形贯穿全省,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水网密布,水运历来在江苏省的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苏省绝大部分城市历史上均是依托水运优势得以发展繁荣。该省主要港口有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港、连云港港、南通港、南京港、镇江港、江阴港等,苏州港(包括太仓港、常熟港和张家港港三港)是全省最大的港口,亦为中国大陆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国际渡轮
- 日本下关港,前往苏州太仓、中国青岛、韩国釜山的渡轮航行。
- 连云港中韩轮渡公司,经营两条客货轮渡国际航线,分别前往韩国仁川、平泽。
历史与荣耀
苏州下辖的太仓市浏河镇刘家港是郑和下西洋时起锚母港。现在是全国最大的内河渔港,江苏最大的渔业港。
公路
截止2011年底,江苏省公路总里程为1522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为4122公里,居全国第5位,高速公路密度高居全国各省区首位。[5]G30(连霍高速公路)、G40(沪陕高速公路)、G42(沪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G15(沈海高速公路)、G2(京沪高速公路)、G25(长深高速公路)纵穿南北;G36(宁洛高速公路)连接南京和洛阳两城市;G50(沪渝高速公路)自上海经苏州入浙江;G3(京台高速公路)自山东经徐州入安徽;此外还有多条省级高速公路[6]。
- 参见: 江苏高速公路
铁路
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两条重要的铁路干线经过江苏省。京沪铁路主要呈东西向穿越江苏的南部,陇海铁路也呈东西向经过江苏的最北部的徐州和连云港,徐州则为两大干线交汇的枢纽。京沪铁路南京至上海段为中国最繁忙的铁路之一,高峰时段平均每5分钟就有列车通过。
江苏虽然是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不过铁路交通则长期相对滞后,除了上述清末民初建成的2大干线之外,省内大片地区,尤其是江北大部分地区远离铁路线,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000年以后,新长铁路、宁启铁路陆续通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状况。这两条铁路都是单线非电气化铁路,现正在进行复线电气化改造。不过,江苏省的跨江铁路桥只有1座,即1968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江北的列车南下均需绕道南京。新长铁路于靖江——江阴处通过火车轮渡过江,但只涉及货运列车。2009年9月28日,省内第二座跨江铁路桥大胜关长江大桥顺利合龙[7]。
航空
目前,江苏省已建成多个机场,开通运营的航线绝大部分是国内的。 共9个民用机场:
-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 常州奔牛机场
- 淮安涟水机场
- 盐城南洋机场
- 徐州观音机场
-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
- 南通兴东机场
- 扬州泰州机场
共3个军用机场:
跨江桥梁
由于长江流经江苏省腹地,跨江桥梁的建设对于江苏的陆上交通体系至关重要。
已经建成的跨江大桥有(从西向东排序):
-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铁路桥,2011年通车。
- 南京长江三桥:公路桥,2005年通车。
-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通车。
- 南京长江二桥:公路桥,2001年通车。
- 润扬长江大桥:公路桥,2005年通车。
- 江阴长江大桥:公路桥,1999年通车。
- 苏通长江大桥:公路桥,2008年通车。
- 崇启大桥:公路桥,2012年通车。
过江隧道
已经建成的过江隧道有:
- 南京长江隧道:位于南京长江三桥和南京长江大桥之间,2010年通车。
轨道交通
目前,江苏的南京和苏州2个城市拥有独立的轨道交通系统。
南京
南京是中国第三个独立拥有地铁的省会城市。南京地铁至2010年8月有2条线路、57座车站,运营里程约85公里。2005年,南京地铁1号线开通,2010年5月28日开通了2号线和1号线南延线。
苏州
苏州是中国首个独立开工建设地铁的地级市,也是首个独立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地级市。苏州轨道交通至2012年4月有1条线路、24座车站,运营里程25.739公里。1号线于2012年4月28日正式运营。
文化
-
主条目:江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地域文化
江苏在地域文化上有“吴韵汉风”之说,经历文化重心从汉唐以前的江淮地区到唐宋以后的江南地区的转移。
- 苏南苏锡常地区属于吴文化圈,与浙江北部杭嘉湖地区非常接近;
- 江淮地区淮安,扬州, 镇江为主的地区是江淮(东)文化圈(也称淮扬文化),南京属淮西(宁庐文化)区。
- 南通,盐城大部分地区成陆较晚与泰州属于多文化并存地带
- 宿迁南部,连云港市区以及南部为海泗文化地区,该地区位于淮河以北,风俗属中原文化向江淮文化的过渡缓冲地带;
- 徐州,宿迁市区,连云港市北部二县则属北方中原文化地区,
方言
-
主条目:江苏方言
江苏省主要的方言分别是:
- 吴语,主要分布在以苏州、无锡、常州为核心的东南部地区;
- 中原官话,分布于西北部的徐州全市、宿迁市区;
- 胶辽官话,仅存在于东北角的赣榆县(隶属连云港市);
- 淮语,分布于南京(除溧水、高淳)、扬州、淮安、盐城、镇江(除丹阳)、泰州(除靖江)、南通(除启东、海门)、连云港(除赣榆)、宿迁(除市区)等江苏省大部分地区.
需要说明的是:
- 连云港南部、宿迁南部使用的海泗方言与主流淮语差别较大,由于保留一个入声而归于淮语,但语调、用词更接近中原官话;
- 南通市区,丹阳(隶属镇江市)东部地区、金坛西部(隶属常州市)属于吴淮混合方言;
- 此外,苏南部分地区形成客籍方言岛,如闽南语、河南话等。
饮食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江苏菜系众多,各地风味差别很大,最著名的有淮扬菜、苏帮菜、金陵菜、徐海菜,其中淮扬菜是江苏菜系的代表。此外江苏风味独特的各地小吃亦驰名中外,如苏州小吃、扬州小吃、南京小吃。
- 淮扬菜流行于淮安、扬州、镇江三地,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清淡、营养、美味、美观深受海内外食客喜爱,至今许多国宴仍以淮扬菜为主角,在刀工、选料、造型、火候上要求格外严谨。
- 苏帮菜则流行于名城苏州等,以用料上乘、鲜甜可口、讲究火候、浓油赤酱为特色,是江南传统主流菜系之一。
戏剧
江苏的传统戏剧有昆剧,锡剧,苏剧,淮剧。
绘画
吴门画派
明代绘画的一种地方风格,由沈周、文征明创立,与浙派(院画风格)相对,作为文人画的代表,在清代为四王所继承,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影响深远。
代表画家有董其昌、陈继儒、李日华等,其中文征明与唐寅、祝枝山、徐祯卿又有吴门四才子之说。
扬州八怪
清代乾隆年间活跃于扬州画坛的革新派画家的总称,代表画家有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等,思想、品格、学问、才情都很高,以画花卉草木为主,有诗书画三绝之说,与正统画风迥然不同。
学术、政治
泰州学派
东林党
复社
实业救国
教育救国
旅游
江苏风景名胜以“青山衬秀水、名园依古城”驰名中外,自然景观“山水组合、以水见长”。[8]
全省共有2处世界遗产、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京杭大运河的江苏段)、64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苏州、扬州、淮安、南通、镇江、常熟、徐州、宜兴、无锡
-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高邮、泰州、常州、江阴、兴化、高淳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市周庄镇、吴江市同里镇、苏州市甪直镇木渎镇、太仓市沙溪镇、姜堰市溱潼镇、泰兴市黄桥镇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位置 |
风景名胜区 |
简介 |
无锡、苏州 |
太湖风景名胜区 |
太湖烟波浩渺,沿湖有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古吴名迹、宜兴洞天世界,以洞庭东山、西山、马迹山、三山、尾头浩为最著。 |
南京 |
钟山风景名胜区 |
包括紫金山、玄武湖、明代城垣,景区内有明孝陵、中山陵、梅花山、孙权墓、紫金山天文台等景观。 |
连云港 |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
以山水岩洞为特色,其中花果山因结缘《西游记》而闻名海内外。 |
扬州 |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 |
由瘦西湖、蜀岗名胜、唐子城、笔架山、绿杨村等组成。瘦西湖是全国著名的湖上古典园林群之一。 |
镇江 |
三山风景名胜区 |
由金山、焦山、北固山组成,三山沿江屹立。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共10个: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风景区、无锡市灵山大佛、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山、留园)、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南京市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常州市环球恐龙城、南通市濠河名胜风景区、泰州市[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教育
江苏是中国教育大省。2003年全省拥有普通高校105所,本专科在校生85.97万,研究生在校生5.36万。普通高校数和在校人数均居全国首位。普通高中在校生124万,普通初中在校生370.35万,小学生人数579.39万。
高等教育
- 参见:江苏省高等学校列表
江苏有2所985工程高校(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其中南京大学是全国最早进入首批985工程9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由教育部和江苏省各出资一半,南大所获985工程拨款额度排名全国第3-第4位左右),11所211工程高校,10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江苏的国家重点学科(89个)、两院院士(88位)、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一级学科博士授权专业、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数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显示▼隐藏▲
查 · 论 · 编
江苏高等院校
|
|
相关:中国教育 · 中国高等教育 · 中国大陆高等学校列表 · 江苏各地区高校教学联合体
|
|
中央部属 |
南京大学 (教育部)(985)(211) · 东南大学(教育部)(985)(211)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教育部)(211) · 河海大学(教育部)(211) · 江南大学(教育部)(211) · 南京农业大学(教育部)(211) · 中国药科大学(教育部)(21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信部)(211) · 南京理工大学(工信部)(211) ·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原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国家林业局)
|
|

军事院校
(包括武警军校) |
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总参谋部)正军级 ·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南京(总参谋部)正军级 ·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总参谋部)正军级 · 工程兵指挥学院徐州(总参谋部)正军级 · 南京政治学院南京(总政治部)正军级 · 镇江船艇学院镇江(总后勤部)正师级 · 海军指挥学院南京(海军)正军级 · 徐州空军学院徐州(空军)副军级 · 武警南京指挥学院南京正师级
|
|
以下为各地区普通高校、 成人高校、独立学院、公有民办二级学院、部分筹办中高校列表。
|
|
南京市 |
本科院校
|
南京大学 (国)(211)本 · 东南大学(国)(211)本 · 河海大学(国)(211)本 · 南京农业大学(国)(211)本 · 中国药科大学(国)(211)本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211)本 · 南京理工大学(国)(211)本 · 南京邮电大学(省)本 · 南京工业大学(省)本 · 南京林业大学(省)本 · 南京医科大学(省)本 · 南京中医药大学(省)本 · 南京师范大学(省)(211)本 · 南京财经大学(省)本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省)本 · 金陵科技学院(市)本 · 南京工程学院(省)本 · 南京晓庄学院(市)本 · 南京审计学院(省)本 · 江苏警官学院(警)本 · 南京体育学院(体)本 · 南京艺术学院(省)本 · 三江学院民本 ·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国)本
|
|
公有民办
二级学院
·
独立学院
|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注 1]民本独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民本独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注 1]民本独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注 1]民本独 ·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民本独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注 1]民本独 ·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注 1]民本独 ·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民本独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民本独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注 1]民本独 ·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注 1]民本独 ·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注 1]民本独 ·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注 1]民本二 · 南京艺术学院尚美学院[注 1]民本二 · 南京工程学院康尼学院[注 1]民本二 · 金陵科技学院龙蟠学院[注 1]民本二 · 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学院[注 1]民本二
|
|
专科院校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省)专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卫)专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专 ·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专 ·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市)专 ·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市)专[注 2](原南京联合职工大学(省)成) ·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民专
|
|
成人高校
|
江苏教育学院(省)成 ·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省)成 · 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市)成[注 2] · 江苏省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党校)成 · 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党校)成 · 南京市职工大学成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省)成 · · 江苏电力职工大学(省)成 · 空军第一职工大学南京(总装备部)(成)
|
|
|
无锡市 |
江南大学(国)(211)本 · 无锡太湖学院民本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市)专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市)专 ·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市)专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民专 ·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
徐州市 |
中国矿业大学(国)(211)本 · 江苏师范大学(省)本 · 徐州工程学院[注 3](市)本(徐州教育学院成) · 徐州医学院(省)本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市)专 ·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民本独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民本独 · 徐州医学院华方学院民本二
|
|
常州市 |
常州大学(原江苏工业学院)(省)本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省)本 · 常州工学院(市)本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专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民本独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东方学院民本二 · 常州工学院延陵学院民本二 · 常州市职工大学(市建设局)成
|
|
苏州市 |
苏州大学(省)(211)本 · 西交利物浦大学民本外 · 苏州科技学院(省)本 · 常熟理工学院(省)本 · 苏州职业大学(市)专 · 沙洲职业工学院(市)专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市)专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市)专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专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卫)专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园区)专 ·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园区)专 ·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民专 ·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民专 ·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民专 ·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民本独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民本独 ·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民本独 · 常熟理工学院虞山学院民本二
|
|
南通市 |
南通大学(省)本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交)专 · 南通职业大学(市)专 ·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市)专 ·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民本独 · 南通市工人业余大学成
|
|
连云港市 |
淮海工学院(省)本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市)专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市)专 · 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民本二
|
|
淮安市 |
淮阴工学院(省)本 · 淮阴师范学院(省)本 ·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专 ·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注 1]民本二 · 淮阴师范学院文通学院民本二 · 淮阴工学院江淮学院民本二
|
|
盐城市 |
盐城工学院(省)本 · 盐城师范学院(省)本 ·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卫)专 ·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民办明达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盐城工学院博雅学院民本二 · 盐城师范学院黄海学院民本二
|
|
扬州市 |
扬州大学(省)本 · 扬州科技学院(筹)(省)本(扬州市职业大学(市)专、扬州教育学院(市)成)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省)专 ·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市)专 ·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民本独
|
|
镇江市 |
江苏大学(省)本 · 江苏科技大学(省)本 ·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市)专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专 ·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民本独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民本独 ·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注 1]民本独
|
|
泰州市 |
泰州大学(筹)[注 3](省)本(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民本独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民本独 ·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市)专) ·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农)专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市)专 ·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注 1]民本独
|
|
宿迁市 |
宿迁学院(未备案)(省)本 ·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市)专 ·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
|
* 正在筹建中的院校较多,仅列出较为成型的部分院校。
国家部属高校已列出; (省):省教育厅属; (市):当地市政府属; (信):省信息产业厅属; (交):省交通厅属; (农):省农林厅属; (卫):省卫生厅属; (警):省公安厅属; (体):省体育局属; (党校):省委党校属; (旅游):省旅游局属; (市建设局):当地市建设局属。民办高校不列,复杂归属不列。
本:办学层次为本科的高校; 专:办学层次为专科的高校; 民:民办高校; 外:中外合作大学; 独:独立学院(民办三本); 二:尚未转型为独立学院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 成:成人高校。
截止2012年4月24日,江苏省有已备案的地方普通高校128所(其中民办普通高校25所)。此外有独立学院25所,尚未转型为独立学院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15所(不完整),成人高校12所。 [注 4]。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2010年开始,南京市要求南京高校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包括独立学院)外迁。以上高校已搬迁完毕,或尚地跨两地,或正计划搬迁。
- ^ 2.0 2.1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与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为同一实体。
- ^ 3.0 3.1 2010年,宿迁学院筹建完毕,但仍尚未教育部备案;2008年,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筹建泰州大学;2007年,批准徐州教育学院并入徐州工程学院,后者建制尚未取消。
- ^ 教育部: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 2012-05-08 [2012-04-24] (简体中文). 新建、筹建列表. 中国教育在线 [2010-09-24] (简体中文).
|
|
宗教
道教
- 连云港云台山
- 苏州玄妙观
- 句容茅山道院
- 无锡太湖仙岛
佛教
- 南京栖霞寺,灵谷寺,鸡鸣寺
- 徐州兴化禅寺
- 连云港花果山海宁寺
- 无锡灵山祥符寺,惠山寺,南禅寺,开原寺,横山寺
- 苏州灵岩山寺,寒山寺,西园戒幢律寺
- 如皋定慧寺,法华寺
- 镇江金山江天寺,焦山定慧寺
- 常州天宁寺
- 常熟虞山兴福寺
- 南通广教寺
- 淮安慈云寺、闻思寺
- 扬州大明寺,高旻寺
- 句容隆昌寺
- 海安广福寺
- 泰州光孝律寺,净因寺
- 宜兴大觉寺
基督新教
可统计信徒约120万人,大部分集中分布于北部宿迁、淮安、盐城、徐州、连云港5市。在江苏北部,仅原真耶稣教会的信徒就有20万人。
南京的金陵协和神学院是中国基督教新教唯一的全国性学府。
在一些城市里保留了一部分过去传教士所建的老教堂,如南京的圣保罗堂、汉中堂和苏州的圣约翰堂、乐群社会堂、思杜堂。近年来,江苏南北各地又新建了一批大型教堂。
天主教
江苏省可统计的天主教信徒21万人,分属天主教南京教区、苏州教区、海门教区、徐州教区4个教区。 其中人数最多的南京教区信徒共有12万人,以无锡市最为集中。辖区包括苏州、南通、徐州以外的10个市。
伊斯兰教
著名人物(祖籍江苏或是生于江苏)
古代
- 鲍照,涟水人,南朝著名诗人,元嘉三大家之一
- 曹参
- 曹雪芹
- 陈琳,宝应人,建安七子之一
- 樊哙,徐州人
- 范仲淹
- 冯梦龙
- 顾恺之,无锡人,画家
- 顾炎武
- 关天培,淮安楚州人,民族英雄,阵亡于鸦片战争之虎门炮台
- 韩信,淮安楚州人,兴汉三杰之一
- 黄公望,苏州人,画家
- 李煜,徐州人,南唐后主
- 刘邦,徐州人,汉高祖
- 刘鹗,镇江人,作家
- 刘勰,生于镇江
- 施耐庵,兴化人,水浒传作者
- 唐寅,苏州人
- 吴承恩,淮安楚州人,西游记作者
- 项羽,宿迁人
- 萧何,徐州人
- 徐霞客,无锡人
- 虞姬
- 张道陵,徐州人,道教的创始人
- 张旭,苏州人,书法家
- 郑板桥
- 祖冲之,生于南京
学术界
- 鲍亦和,南京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鲍亦兴,南京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贝聿铭,苏州人,著名建筑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 卞学璜,常州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蔡邦华,常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蔡金涛,南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竺,镇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部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程及,无锡人,画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 程开甲,苏州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 戴振铎,苏州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
- 冯端,生于苏州,中国科学院院士
- 冯康,生于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
- 冯元桢,常州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高鼎三
- 高行健,泰州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顾颉刚,苏州人,中央研究院院士
- 顾宪成
- 管惟炎,南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洪亮吉
- 胡正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华罗庚,常州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李天和,常州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李政道,苏州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李宗恩,常州人,中央研究院院士
- 厉鼎毅,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凌鸿勋,苏州人,中央研究院院士
- 刘必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柳诒征,镇江人,中央研究院院士
- 陆汝钤,苏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 罗振玉,淮安楚州人,著名金石学家、甲骨文专家
- 吕叔湘,镇江人,中国语言学家
- 吕思勉
- 马相伯,镇江人
- 茅以升,镇江人,著名桥梁专家,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 闵乃本,南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闵乃大,南通人
- 潘文渊,苏州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钱骥,常州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 钱临照,无锡人,钱令希之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钱令希,无锡人,钱临照之弟,中国科学院院士
- 钱穆,无锡人,历史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 钱谦益
- 钱伟长,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钱钟书,无锡人,作家,文学家
- 施敏,苏州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 施铨元,苏州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汤仲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唐敖庆,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唐荆川,常州人
- 田刚,南京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 王大珩,苏州人,光学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淦昌,苏州人,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赓武,泰州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 王国金,常州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王选,无锡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王义翘,苏州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 王佑曾,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王倬,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吴定良,常州人,中央研究院院士
- 吴健雄,苏州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吴阶平,常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 吴京,南京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吴敬恒,常州人,中央研究院院士
- 吴鞠通,淮安楚州人,中医温病学家
- 吴耀祖,常州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谢宇,镇江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徐皆苏,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许靖华,南京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杨绛,无锡人,钱钟书之妻
- 杨嘉墀,苏州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杨培东,苏州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 杨祖保,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杨祖佑,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 姚桐斌,无锡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 姚熹,苏州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 张景钺,常州人,中央研究院院士
- 赵佩之,苏州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 赵元任,常州人,中央研究院院士
- 周培源,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周仁,南京人,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 朱棣文,苏州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 朱坚章
- 庄小威,南通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政界
- 博古 ,无锡人
- 曹建明,南通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陈焕友,南通人,原江苏省省委书记
- 戴相龙,南京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
- 邓传楷,江阴人,国立英士大学校长,台湾省教育厅长,中国奥委会主席,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主委,铨叙部长,世界邓氏宗亲总会名誉理事长
- 丁关根,无锡人,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 费孝通,苏州人
- 顾秀莲,南通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顾祝同,涟水人,国民党一级上将,黄埔军校教务团营长
- 郭金龙,南京人,北京市市委书记
- 胡锦涛,生于泰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华建敏,无锡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江泽民,扬州人,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金人庆,苏州人,原财政部部长
- 李公朴,武进人,生于淮安楚州,著名爱国主义者
- 李岚清,镇江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李荣融,苏州人,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 李盛霖,南通人,交通运输部部长
- 李源潮,涟水人,中组部部长
- 刘淇 ,常州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
- 刘延东,南通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
- 陆定一
- 陆秀夫
- 孟建柱,苏州人,公安部长
- 乔冠华,盐城人,原外交部部长
- 秦邦宪
- 瞿秋白
- 沙祖康,无锡人,外交家
- 盛光祖,南京人,铁道部部长
- 盛华仁,盐城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 盛宣怀
- 孙家正,宿迁人,原文化部部长
- 唐家璇,镇江人,原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
- 王旭东,盐城人,原信息产业部部长
- 翁同和
- 徐守盛,南通人,湖南省省长
- 许嘉璐,淮安楚州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恽代英
- 张怀西,全国政协副主席
- 张太雷
- 周勃
- 周恩来,祖籍绍兴,生长于淮安楚州,共和国总理
- 周建南,无锡人,周小川之父,原机械工业部部长
- 周小川,无锡人,周建南之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 周永康,常州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朱佛定,江阴人,日内瓦大学法学博士,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秘书,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二等秘书,外交部通商司长,广西大学校长,安徽学院首任院长
军界
上将
- 陈炳德,南通人,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部总参谋长
- 戴学江,泰州人,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政治委员
- 丁衡高,南京人,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
- 方祖岐,泰州人,原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 钱国梁,苏州人,原沈阳军区司令员
- 钱树根,无锡人,原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
- 吴铨叙,苏州人,原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
- 周克玉,盐城人,原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 周坤仁,镇江人,原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 朱敦法,徐州人,原国防大学校长
- 朱文泉,盐城人,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
其他
- 陈一白,苏州人,抗日爱国将领,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防空总台首任少将总台长,他的防空情报精确,在淞沪会战中日首次空战获八一四空军大捷、中国空军及陈纳德飞虎队击落日机无数。
商界
- 陈光标,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 严介和,淮安楚州人,太平洋建设集团创立者
- 邓之杰,江阴人。上海美丽牌毛纺厂老板,全国工商界十大巨头之一。商界奇才,还当选香港太平爵士
- 邓仲和,江阴人。上海和平饭店和仙乐舞馆主人。他还在财长宋子文担保下买下24层国际饭店和跑马廰,成为国际饭店和跑马廰的主人
- 柳传志,镇江人,原联想集团总裁
- 荣德生
- 荣毅仁
- 荣智健
- 荣宗敬
- 沈万三
- 谈荔孙,淮安市楚州人,民国著名银行家,大陆银行创立者
- 张謇 ,南通人,清末状元,实业救国主义的伟大实践者
- 周作民,淮安市楚州人,民国著名银行家,金城银行创立者
文艺界
- 侯勇,连云港人
- 李可染
- 刘半农
- 刘海粟
- 刘天华
- 柳亚子
- 枚乘 ,淮阴(古代,现属于淮安楚州)人
- 梅兰芳,泰州人
- 汪曾祺
- 王扶林,镇江人,著名导演
- 吴冠中,无锡人,画家
- 徐悲鸿,无锡人,画家
- 叶圣陶,苏州人,文学家
- 赵丹
- 周璇
- 朱自清,生于连云港,文学家
体育界
- 蔡振华
- 陈玘
- 陈若琳
- 丁俊晖
- 葛菲
- 顾俊
- 黄旭
- 李菊
- 林莉
- 赵剑华
- 仲满
国际友好省份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 1979年11月18日
日本爱知县 1980年07月28日
朝鲜江原道 1984年11月08日
加拿大安大略省 1985年11月21日
美国纽约州 1989年04月21日
英国埃塞克斯郡 1992年07月16日
德国北威州 1992年08月01日
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 1992年09月18日
日本福冈县 1992年11月04日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 1993年12月28日
德国巴登符滕堡州 1994年04月23日
荷兰北布拉邦省 1994年09月09日
韩国全罗北道 1994年10月27日
巴西米纳斯吉拉州1996年03月27日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1998年06月22日
瑞典东约特兰省 1999年03月22日
俄罗斯莫斯科州 1999年08月20日
比利时那慕尔省 2000年05月07日
南非自由省 2000年06月07日
波兰小波兰省 2000年11月16日
芬兰南芬兰省 2001年05月11日
哥伦比亚大西洋省 2001年06月04日
马来西亚马六甲州 2002年09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