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东日照岚山区安东卫街道
山东日照岚山区安东卫街道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
|||||||||||||
山东 > 日照 > 岚山区 > 安东卫街道
山东日照岚山区安东卫街道
安东卫街道地处亚欧大陆桥最东端,鲁苏两省交界,濒临黄海,北依青岛,西靠临沂,南临江苏省连云港,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岚山工委、办事处机关驻地。安东卫街道面积42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10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城区常住人口2.5万人。是岚山工委、办事处机关驻地。设立于明朝洪武年间(1384年),时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系海防重镇、著名商埠。
- 历史 安东卫地处日照市最南部,东依岚山港,西傍绣针河,南濒海州湾与连云港隔海相望,北毗虎山堡,为鲁东南通衢要冲。古安东卫城内外有13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6万,属安东卫街道,是岚山区政府驻地。 安东卫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1985年,胡家林村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随后又在东门外村发现龙山文化遗址。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信国公汤和奉旨在东南沿海设卫抗倭,卜基于安东卫西十里之坊口(今虎山镇稍坡村一带),遇青鸾衔旗,汤和乃选此凿山开土建城。俗有“青鸾夺旗定安东”之说。《安东卫志?里至》载“东海汛地设卫最多,而安东方者莫逾于此,故名”。 明朝,安东卫设指挥,军队由山东都司使辖,而地属江苏淮安府。安东卫设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后所即石臼寨(今石臼所)。每所有千户数名、百户十人、兵丁千余。天顺年间,中所调天津卫,右所去徐州。城内设十七铺,沿海防区设二十八墩(烽火台)。为供军需,在日照、诸城两县设十七屯,屯地166499亩。至清初,安东卫设守备,城池、民社、学校,钱粮与州县同。清乾隆七年(1472年),安东卫并入日照县,设巡检司,属进贤乡。光绪年间改为日照南乡南上二牌安东卫社。民国元年(1912年),划安东卫区。 古安东卫城外有泉子庙、荻水庙、海神庙、卧佛寺、水月庵、上元寺、马神庙、白衣阁,城内有城隍庙、真武庙、文庙、关王庙、文昌阁、观音院等庙宇。其中泉子庙是明弘治年间指挥胡瑾建,万历年间奉直大夫胡承烈重修,庙内石碑刻挥使胡公祠记,庙外有古泉,泉边立着董中丞题“水本涵清”的石碑。荻水庙原为东岳庙,后称天妃庙,坐落于古渡荻水口北。传秦始皇命卢生求仙药,卢生出逃,从荻水出海奔秦山岛(今安东卫南海中数十里)隐居。真武庙在城东北隅,建自何代无考,明汤信国建卫城时,常息于庙中树下。文庙,明初建于城西北隅,嘉靖年间迁至西街路北,由日照、诸城两县及安东卫共同建造。上元寺,元朝至元年间建,有元人刻碑记载。卧佛寺建于唐代,庙前有双株千年银杏树,庙外碑文记载此地是唐朝大将尉迟恭平辽报捷处。 安东卫山环水绕,为齐南胜地。灵秀甲于他方者,有笔峰春晓、林阁夕阳、东海汪洋、西湖烟雨、关山耸翠、荻水拖澜、山寺晨钟、渔舟晚钓八景,安东卫名士、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举人赵应元为八景题名,并赋七律八首,流传至今。 设安东卫18年后,朱棣篡位。为回报白沟河(位今河北省)、诸城战役中的功臣,封19家簪缨世胄镇守安东卫,军功卓著者世袭指挥佥事。明初,千、百户及士兵皆为世袭军籍。今安东卫居民除部分土著外,多为随永乐帝出征的安徽籍军人后裔。安东卫某些土语仍保留一些安徽方言成分。后这些军人后裔多弃武习文,明清两代安东卫进士、举人多达43人,居日照县之首。 胡承烈(1528~1601),字知庵,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举人,历任杭州府佐史、钱塘县令、海宁县令。明万历八年(1580年)告归故里。著有《多畏集》《与鸟亭集》《识畜编》等。 苏京,字殿卿。明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至监察御使。曾赴陕、晋前线与李自成起义军作战。著有《笔山居旧艺》《小学注解》及文稿、诗集多部。今岚山海上碑有其题刻“星河影动”“撼雪喷云”等。 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倭患平息,安东卫军事地位逐渐下降,驻军减少。然安东卫人口增加,渔业复兴,海运渐开,设三、八大集,逐渐成为鲁东南地区重要的农贸市场和海运通道。民国初年,有商行72家,钱庄当铺六家。战争时期,新四军、山东军区、鲁中南军区后勤部一度设在安东卫。成为军需物资的集散地,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 所辖村 汾水村 安东卫街道驻地。隋朝末年建村,清康熙年间称汾河。村后有岭,名分水岭。村以岭名,后演化为“汾水”。1964年进行村庄规划逐步搬迁至北岭,1984年搬迁完成。2003年有568户,2360口人。主要姓氏有王、张、杨、苏、林等。 安东卫 岚山办事处驻地。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防倭寇骚扰沿海设卫御倭,取保东方平安之意,故名安东卫。1940年分为安东卫东村、南村、西村、北村4个村,2001年12月4个村由村改居。东街居,2003年有450户,1587口人。主要姓氏有李、王、张、石、苏、徐等;南街居,2003年有546户,1756口人。主要姓氏有苏、张、王、李、杨等;西街居,2003年有426户,1396口人。主要姓氏有胡、王、法、庞等;北街居,2003年有678户,2106口人。主要姓氏有王、张、刘、李、牟、杜、周、邵、邱等。 贾家湖村 位于安东卫街道驻地西北3公里处,清朝顺治年间,贾姓在此居住建村,因村处湖洼地带,故名贾家湖。2003年有200户,660口人。主要姓氏有吉、李、丁、贾等。 陈家湖村 位于安东卫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2.5公里,清朝顺治年间,陈姓等迁此居住建村,因村处湖洼地带,故名陈家湖。2003年有210户,680口人。主要姓氏有陈、丁、王、庄、司等。 奎楼村 东依同三高速公路汾水段出入口处。清朝光绪年间,丁姓迁此居住建村,为纪念故居奎楼阁,取名奎楼。2003年有50户,175口人。主要姓氏有丁、徐、孙等。 潘庄一村 位于日照市最南端,绣针河北岸。明朝洪武年间,潘姓迁此居住建村,故名潘庄,1947年分出潘庄一村。2003年有387户,1388口人。主要姓氏为孙、董、刘、滕、窦、王等。 潘庄二村 1947年由潘庄分出潘庄二村。2003年有372户,1221口人。主要姓氏有周、刘等。 后合庄村 位于安东卫街道西北5公里,明朝崇祯年间,邢姓由合庄迁出建村,取名后合庄。原有5个自然村,1956年冬北山自然村分出,现由四个自然村组成。2003年有331户,1176口人。村后有占地300亩水库1座,库容量为190万立方米。主要姓氏有邢、赵、刘、代、于、王等。 砚台西村 距安东卫城南1.5公里,圣岚路中段南侧。明朝永乐年间建村。原名南沙。因村东有一座山,形似砚台,故取名砚台山,南沙村位于山西,又名砚台西,后以此名沿用至今。2003年有264户,826口人。主要姓氏有王、卢、张、陈、苏、窦等。 竹园村 位于岚山西路南侧,地处城市规划区西区。明朝洪武年间建村。因村外有大片竹林,故名竹园。1981年11月定名为竹园村。2003年有238户,921口人。主要姓氏有周、王、李、张、魏、胡等。 东庄居 明朝建文年间建村,因坐落安东卫东门外,住户尚少,故名东小庄(亦称东门外)。为区别重名村,1981年11月更名卫东庄。2001年由村改居。2003年有115户,422口人。主要姓氏有陈、王、常、尹、郑等。 南门外居 建卫时便有住户,至清朝乾隆年间成村,因处在安东卫古城南门边,故名南门外。2001年由村改居。2003年有220户,850口人。主要姓氏有苏、王、高、杨等。 东山村 居岚山中路东段,建国前与岚山孟、东庄统称为东门外。民多傍山而居。1962年更名为东山村。2003年有230户,810口人。主要姓氏有李、王、胡、车、徐等。 北门外居 位于岚山处级机关办公楼后。因地处古城安东卫城北故名北门外。2001年由村改居,2003年有402户,1428口人。主要姓氏有王、周、刘、张、苏等。1966年,南茶北移在该村首开先例,被誉为山东省南茶北移第一村。 李家庄子居 清朝乾隆年间,李姓居此建村,故名李家庄子。2001年由村改居。2003年有420户,1528口人,以李姓为主。 蒋家庄子村 位于204国道东1公里处,轿顶山中路北侧。明朝洪武年间,蒋姓迁此居住建村,1964年改名为红星,1981年复称蒋家庄子。2003年有98户,352口人。主要姓氏有苏、石、丁、韩、张等。 荻水村 位于圣岚路南侧,绣针河入海口东侧。明朝洪武年间建村,因村周多水塘,遍生荻草,故名荻水。2003年有456户,1506口人。主要姓氏有王、胡、阎、陈等。 苏家庄子 位于玉泉二路西侧。清朝康熙年间,有苏姓迁此居住建村,1958年与竹园村合并,称竹苏大队,1980年又分村自治,仍称苏家庄子。2003年有105户,450口人。主要姓氏有苏。 张马庄 东依汾水村,南靠绣针河,北靠342省道。清乾隆年间,张姓迁此居住建村,取名为张家庄子,为区别重名村,1981年11月,以本村张、马两姓氏居多,故更名为张马庄。2003年有144户,427口人,主要姓氏有:张、马、苏、黄、王、李、曹、杨、胡等。 泉子庙村 位于204国道东侧,342省道北侧。元朝末年建村。明,卫指挥胡谨在此建庙,庙前有常年不涸的水泉称灵泉,此庙名为泉子庙,后村以此命名。1964年四清时改为红卫村。1980年后仍称泉子庙。2003年有386户,1194口人。主要姓氏有王、于、胡、张等。 仁家村 位于204国道以西,绣针河以北,西临同三高速公路,北靠342省道。明朝洪武年间,任姓迁此居住,建任家村,后演化为仁家村。2003年有330户,1100口人。主要姓氏有苏、李、王、康、黄等。 石家庄子居 位于圣岚路中段北侧,万斛路南段以东。明朝洪武年间,石姓迁此居住建村,取名石家庄子。2001年12月撤村改居。2003年有189户,716口人。主要姓氏有张、左、何、王、石等。 界牌岭村 位于204国道西侧,坪岚铁路以南。南宋建村,因村处岭顶,古时此地为山东与江南交界处,立有界牌,故名界牌岭。2003年有256户,816口人。主要姓氏有刘、邵、叶、徐、胡等。 车庄村 位于绣针河畔,南与江苏省隔河相望。明朝洪武年间,车姓迁此建村,称车庄村。2003年有230户,830口人。主要姓氏有马、李、孙、陈、胡、王等。 岚山孟村 座落于笔架山右,居山多云雾,称岚山孟。2003年有56户,240口人。主要姓氏有苏、张、赵等。 辛庄子村 清朝顺治年间建村。以立新村之意,取名新庄子,后演化为辛庄子。2003年有220户,750口人。主要姓氏有邵、侯、李、赵等。 义和村 明朝崇祯年间,有住户散居此处。1934年,迁居一处,取名聚合村。后改称义和村。2003年有140户,506口人。主要姓氏有臧、陈、滕、付、张、王、董等。 后合庄北山村 清朝咸丰年间,即有住户居此,隶属后合庄村,因三面环山,又南邻后合庄,故名后合庄北山。2003年有96户,340口人。主要姓氏有邢、曹、滕、杜、王等。 前合庄村 位于安东卫街道驻地西北4公里,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由迟、马、唐三家组成村庄,故称合庄。后因后合庄建立,改称前合庄。2003年有506户,1689口人。主要姓氏有滕、邢、马、唐等。 - 经济发展 安东卫街道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现已形成了以家具制造、海产品精深加工、电力金具、肉制品加工、茶业生产等为支柱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目前,全街道固定资产过千万元的已有6家、过亿元的2家,先后有4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论证、欧盟注册和HACCP论证,出口企业发展到4家。 安东卫街道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和绵延不断的经商之风,以加快市场建设活跃流通,繁荣经济,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安东卫海货城和汾水九州综合批发市场两大市场体系。近年来,安东卫街道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2001年规划了占地15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2600万元的绳网加工区,目前园区一、二期工程已完成,共吸引进区加工户69户,完成投资1550万元,园区水、电、路配套工程全部完成。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面向市场大力发展茶、菜、桑等高效种植业和生猪、蛋鸡、狐、貂等畜牧养殖业,大力培植专业村、专业户,高产高效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农业产业结构提到不断优化。 以下地名与安东卫街道面积相当: 安东卫街道特产与美食 日照金乌贼 日照大竹蛏 日照东方对虾 日照苹果 西施舌 岚山头虾皮 岚山文蛤 岚山对虾 到安东卫街道必去著名景点 阿掖山风景区 海上碑 磴山 尧王城遗址 日照黄海九寨沟 安东卫街道区划 111 安东卫南街社区
371103002002 111 安东卫北街社区 371103002003 111 安东卫西街社区 371103002004 111 安东卫东街社区 371103002005 111 北门外社区 371103002006 111 李家庄子居委会 371103002007 111 石家庄子居委会 371103002008 111 东庄居委会 371103002009 111 南门外居委会 371103002010 112 仁家村区 371103002011 111 汾水社区 371103002012 111 张马区 371103002013 112 竹园区 371103002014 111 苏家庄区 371103002015 112 界牌岭区 371103002016 111 蒋家庄区 371103002017 111 泉子庙社区 371103002018 112 岚山孟区 371103002019 112 东山区 371103002020 111 车庄区 371103002021 111 荻水区 371103002022 111 砚台西区 371103002023 111 轿顶山社区 371103002201 112 潘庄一村 371103002204 220 潘庄二村 371103002211 112 辛庄子村 371103002212 220 后合庄北山村 371103002213 220 后合庄村 371103002214 220 义和村 371103002215 220 前合庄村 371103002216 220 贾家湖村 371103002217 112 陈家湖村 371103002223 112 奎楼村 百度推广 安东卫街道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安东卫街道怎么看? ---说两句吧!
|
|||||||||||||
山东日照岚山区安东卫街道相关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