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地图 www.33map.net
首页 | 北京市 | 上海市 | 天津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贵州省 | 四川省 | 云南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广西 | 宁夏 | 青海省 | 新疆 | 西藏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首页
手机版
极速版
当前电脑版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33地图 >> 中国地图 >> 安徽省 >> 黄山市 >> 正文   安徽黄山市祁门县地图
地图搜索
请点击左边列表选择地名,鼠标滚轮放缩地图、拖动平移地图。

  • 其他国家和地区
  • 黄山市
    ├ 屯溪区
    ├ 黄山区
    ├ 徽州区
    ├ 歙县
    ├ 休宁县
    ├ 祁门县
    ├ 黟县
  • 安徽省
    ├ 合肥市
    ├ 亳州市
    ├ 淮北市
    ├ 宿州市
    ├ 阜阳市
    ├ 蚌埠市
    ├ 淮南市
    ├ 滁州市
    ├ 六安市
    ├ 铜陵市
    ├ 芜湖市
    ├ 马鞍山市
    ├ 安庆市
    ├ 池州市
    ├ 宣城市
    ├ 黄山市
  • 中国
    • 直辖市
      ├ 北京市
      ├ 上海市
      ├ 天津市
      ├ 重庆市
    • 华北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
    • 东北
      ├ 黑龙江
      ├ 辽宁省
      ├ 吉林省
    • 华东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华中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华南
      ├ 广东省
      ├ 广西
      ├ 海南省
    • 西南
      ├ 贵州省
      ├ 四川省
      ├ 云南省
      ├ 西藏
    • 西北
      ├ 陕西省
      ├ 甘肃省
      ├ 宁夏
      ├ 青海省
      ├ 新疆
    • 港澳台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当前位置:安徽黄山市祁门县


  

安徽黄山市祁门县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 安徽 > 黄山市 > 祁门县

安徽黄山市祁门县

查看地图
行政代码:341024行政级别:县
长途区号:0559 车牌号码:皖J
人口:约19万人人口密度:84人/km2
面积:2257km2邮政编码:242700
身份证前六位:341024隶属政区: 黄山市
行政区划:祁山镇 小路口镇 金字牌镇 平里镇 历口镇 闪里镇 安凌镇 凫峰镇 大坦乡 柏溪乡 塔坊乡 祁红乡 溶口乡 芦溪乡 渚口乡 古溪乡 新安乡 箬坑乡
祁门县相关网站:
祁门旅游指南
祁门特产介绍
黄山品牌网
黄山市旅游指南
黄山市特产介绍
安徽品牌网
安徽旅游指南
安徽特产介绍
行政代码 面积驻地简介
祁山镇 341024100 230.12km2 祁山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西大门的祁门县境中部,是祁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滨临阊江上游,襟黄山而连鄱阳湖,是皖赣边界的重要门户。全镇辖18个村,136……[详细]
小路口镇 341024101 94.38km2 小路口镇位于祁门县中部、县城以西,慈张线穿境而过,境内皆低山,溪流遍布,全镇总面积94.38平方公里,辖7个村,47个村民小组,98年人口6795人,1……[详细]
金字牌镇 341024102 127km2 金字牌镇是祁门县城东重镇,距县城9.1公里,素称祁门“东大门”,总面积127平方公里,总人口11808人,辖9个村,66个村民组,1个社区,现有耕地72……[详细]
平里镇 341024103 92.78km2 平里镇位于祁门县城西南部,东北与塔坊乡为邻,东南与祁红乡交界,西南与芦溪乡接壤,西临溶口乡,北枕小路口镇。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13.9公里,总面积达9……[详细]
历口镇 341024104 188.32km2 历口镇,古名新丰,始建于宋,后以地处历山和沥水之口而易名为历口。位于祁门县西北部39公里,全镇地域面积188.32平方公里,东邻小路口镇,南接渚口乡,西……[详细]
闪里镇 341024105 140.72km2 闪里镇地处祁门县西大门,与江西省景德镇市、本省东至县、石台县接壤,是原闪里区三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土地总面积140·72平方公里,辖8个村,5……[详细]
安凌镇 341024106 58km2 安凌镇位于祁门北部,距离祁门县城71.6公里,与黟县、石台县相邻,居三县交界,四乡相邻之处。面积为58平方公里。 安凌镇所辖5个村,29个村民……[详细]
凫峰镇 341024107 117.04km2 凫峰乡位于祁门县东南部,东南与黟县、休宁接壤,西邻乔山乡,北与金字牌镇、横联乡相邻,面积117.04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高岭脚,距县城46.6公里。截……[详细]
大坦乡 341024200 92.63km2 大坦乡区域面积为92.63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19%。全乡辖6个村、30个组,1235户4271人,其中农业人口4141人,全乡劳动力271……[详细]
柏溪乡 341024202 117.04km2 凫峰乡位于祁门县东南部,东南与黟县、休宁接壤,西邻乔山乡,北与金字牌镇、横联乡相邻,面积117.04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高岭脚,距县城46.6公里。截……[详细]
塔坊乡 341024203 79.87km2 塔坊乡位于祁门南郊,东北连祁山镇,南接祁红乡,西依平里镇。东西宽10.5公里,南北长12.8公里,面积79.87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6%,乡……[详细]
祁红乡 341024204 119.08km2 祁红乡土地总面积119.0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2.4%,耕地面积1206亩,茶园面积6835亩、山场面积177860亩,人均占地耕地0.2亩,茶园0……[详细]
溶口乡 341024205 86.19km2 溶口乡土地总面积86.1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溶口,距县城20.2公里。该乡属山丘地带,境内山多田少,山场11.1万亩,水田、茶、桑、果、药、杂等632……[详细]
芦溪乡 341024206 素有南大门之称的芦溪乡,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称得上是世处一小桃源,竹排、木船、青山、绿水构成一幅独特的乡间田园风光。秀气中又深藏着特色...... ……[详细]
渚口乡 341024207 106.43km2 渚口乡位于祁门县城西部,总面积106.43平方公里,该乡是个粮、林、茶并举的农业乡。辖8个村委会,51个村民组,共2185户,7271人,劳动力4194……[详细]
古溪乡 341024208 107.08km2 古溪乡是祁门县闻名的红色革命老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方志敏领导的工农红军在这里建立了祁门县第一个红色政权,解放后全乡有33个自然村被确定为革命老区,是……[详细]
新安乡 341024209 125.23km2 新安乡位于祁门县西部,地处东经117°11`—117°19`,北纬29°11`—30°00`。东靠闪里镇,西、南与江西省浮梁县接壤,北枕东至、石台二县。……[详细]
箬坑乡 341024210 130.15km2 箬坑乡土地总面积130.15平方公里,居全县第二。全乡林业用地177088亩;耕地面积5306亩,其中水田4835亩;茶园面积9114亩,居全县第一;果……[详细]
   县人民政府驻祁山镇,邮编:245600。代码:341024。区号:0559。拼音:Qimen Xian
    祁门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2257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295万亩,茶园16万亩,水田11.2万亩(农民人均山场近20亩、茶园1亩、水田0.7亩)。现辖7镇11乡,152个村,1039个村民组,总人口18.7万(其中农业人口14.8万)。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5.78%(比1992年提高了4.48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拥有林地19.96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8.43%,活立木蓄积量927.6万立方米,是省重点林业大县。祁门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是“中国红茶之乡”。
    祁门县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县”等多项殊荣。
    200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8亿元,实绩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5亿元大关;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同比增长14.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5885元,同比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5.8:36.5:47.7。
  行政地理
    政区位置 祁门县位于安徽省南端,东北与黟县接壤,东南与休宁县为邻,西北连石台、东至县,西南与江西省毗邻。距黄山市府69公里。
    政区沿革 祁门县原为歙州黟县和饶州鄱阳二县地。唐武德五年(627年),析鄱阳县地置新平县,后改新昌,天宝元年(724年)又改浮梁县。永泰元年(765 年),方清起义,于黟县西乡赤山镇设阊门县。永泰二年(766年),析黟县和浮梁县地,置祁门县。唐属歙州,宋属徽州,元属徽州路,明清时属徽州府。民国初年直属安徽省,解放后隶属徽州专区,今属黄山市。
    政区划分 全县辖7镇、18乡,152个行政村,5个社区。 祁门县辖7个镇、11个乡:祁山镇、小路口镇、金字牌镇、平里镇、历口镇、闪里镇、安凌镇、大坦乡、凫峰乡、柏溪乡、塔坊乡、祁红乡、溶口乡、芦溪乡、渚口乡、古溪乡、新安乡、箬坑乡。
    政区人口面积 全县共有人口1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8万人。全县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其中: 祁山镇 33945 小路口镇 6123 金字牌镇 6723 平里镇 6914 历口镇 8906 闪里镇 8605 安凌镇 4578 大坦乡 4068 胥岭乡 5288 灯塔乡 3878 乔山乡 3677 凫峰乡 9005 横联乡 4838 柏溪乡 4639 塔坊乡 7663 祁红乡 5312 溶口乡 4753 芦溪乡 5521 渚口乡 6514 彭龙乡 4823 古溪乡 5576 新安乡 6822 箬坑乡 6426 赤岭乡 4355 雷湖乡 4453
    政区自然特征 全县南北长74.8公里,东西宽59.9公里,呈枫叶形状。地势北高南低,地貌呈中山、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和狭窄的河谷平畈相交织的特征,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最高峰牯牛降,海拔1728米。最低处倒湖,海拔只有79米,相对高差1649米。主要河流有阊江、秋蒲河、新安江、青弋江四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降水量1781.4毫米。
    政区资源特点 祁门是安徽省的重点林区,拥有林地17.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3%,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农副土特产丰富,林副产品松脂和香菇为安徽省之冠。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红茶之乡”,“祁门红茶”被誉为“群芳最”、“茶中英豪”,曾两度荣获国际金奖。近几年,积极开发名优绿茶,95年创制的“黄山翠兰”牌绿茶荣获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县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铜、锌、锰等稀有金属矿藏,水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可观,水能量为 13.1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3.5万千瓦。
    人民生活 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75亿元,工农业产值6.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21亿元,农业总产值2.49亿元。城镇职工年人均工资96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5元。2003年三次产业比例为21.2:35.8:43.0。
  经济发展
    工业 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初步形成了以机电、电子、陶瓷、林产加工、茶叶、化工、建材、医药等为主要支柱的工业体系。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朝阳、绿洲)。
    农业 祁门山多地少,是全省林业、茶业重点县。现有耕地12.49万亩,人均耕地0.67亩。茶园面积15万亩。农业生产粮、林、茶、菌并举,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材12万立方米,所产“祁门红茶”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茶叶年总产量3000多吨。祁门是全省菌业大县,食用菌生产达420万棒。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山山华集团,是安徽省首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食用菌产业化经营中,率先在全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宝贵经验。
    财税金融 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076亿元,地方税收2490万元,国家税收2047万元。金融机构齐备,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200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4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69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22亿元,同比增长28%,相当于GDP的27.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8亿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5.05亿元。2003年,累计吸收投资总额3.59亿元,其中外资247.6万美元。
    非公有制经济 到2003年底,非公有制经济注册7289家,固定资产3.62亿元,完成产值3.53亿元,上缴税金2729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9%。
    交通通讯 全县交通便捷,皖赣铁路和省道慈张线、大青线横贯全境,直通南京、上海、杭州、南昌、厦门、广东等大中城市,距黄山机场仅60公里。慈张公路祁门西线经改造拓宽,路面平整且直。全县通讯条件良好,通讯网络畅通国内外,现有程控电话容量约3万门,全部实现全国联网和国内外长途直拨,同时还开设了各种邮讯服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覆盖全县,手机用户达2万多户,宽带网络等现代化通信网络已形成。
    城乡建设 实施“东扩西进”战略,完成旧城改造11万平方米,新建城区35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23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35.42平方米。小集镇建设中,边贸型的闪里铜锣湾、工业型的平里镇、旅贸型的赤岭乡等一批中心集镇建设各有特色。
    水利电力 全县电力充足,拥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两座,小水电装机容量10456千瓦,装机容量4000KW湘溪岭水电站已经建成。近两年,通过招商引资,又有主木电站、朱村电站、周村电站、倒湖电站等小水电正在开发建设。供电量不但有保障,而且还可向华东电网输送富余电力。文化教育 现拥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乡乡开通了有线电视。有县级电视台一座、县级广播电台一座。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56所,在校学生49408人,小学入学率达99.93%,初中入学率达97.94%,“两基”巩固率达98.94 %,2003年高考录取360人,录取率达67.3%。祁门一中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已通过专家初评。
  文化体育
    体育卫生 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县级综合体育馆,先后承办了全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武术馆校散打比赛等多项省级赛事。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3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50人,每万人拥有病床30.6张,城乡医院配备合理,城区的人民医院、中医院都是二甲医院,医疗技术先进,医疗设备齐全。
    科技普及 现有各类科技人员 3028人,其中高级职称106人,中级职称2574人。到2003年底,共建立民办科研开发机构8个,实施科技项目89项,开发科技新产品48项,申请专利23项,有87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奖励,科技进步贡献率达38%。2000年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2002年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环境绿化 空气达国家一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的95%以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乡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城区绿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城镇绿化率达25%。1998年以来,全县共植树170.83万株,不含义务劳动折成当量株163.17万株;绿化荒山13.3万亩,不含退耕还林中坡耕地还林67810.7亩。1997年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绿化百佳县”称号。2001年由全国绿化委、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称号。
    保障保险 “三条保障线”衔接顺利,养老金、失业金100%社会化发放,享受低保的城市困难居民达到1344户3221人。全县有社会福利机构11家,固定资产总值550万元,职工总数22人。保险业务已有寿险、财险等230多个险种,承保金额近3亿元,综合赔付率为79%。
    特色产业 初步形成以林、茶、菌、药、瓷、机电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迅速兴起,全年旅游接待量达18.4万人次,旅游经济直接收入5403万元。
  历史人文
    人文自然景观 祁门历史文化恢弘,属徽文化一脉,有风格独具的古建筑“曾国藩行辕”、“贞一堂”、“一府六县”等。县西闪里片有全国罕见的江南古戏台群,还有“双桥映月”之誉的平政、仁济双桥。民间艺术自古以来丰富多彩,郑之珍的“目连戏”、江南采茶戏、黄梅戏、扑蝶舞、嬉灯等闻名中外。祁门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群峰竞秀,沟壑纵横,远眺恰如一条牯牛横卧顶峰,奇松、怪石、飞瀑、云海和佛光称之为牯牛降风光之五绝,被誉为“动植物天然宝库”和“未被开发的黄山”、“亚热带边缘的绿色自然博物馆”、“珍稀物种的天然基因库”,2004年2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地质公园”。近年来,又相继开发了九龙池、龙池坡、橹溪湾(滩下)等多处景点,“绿色、生态、古朴、原始”已成为旅游特色品牌。
    县树樟树 樟树为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其木理多文章,故谓之樟”。由于它有丰富芳香油,木气特香,由此又得香樟、芳樟之名。樟树四季常青,干形圆浑,枝稠叶密,姿态雄伟,深受人们喜爱,古代文人墨客吟咏很多,白居易诗云:“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且樟树木纹美观,故以文喻樟,雅韵悠远而明其理;以樟喻文,才高意深而耀其纹。樟树名称之博雅,也是中华文化生态伦理的重要特征和通俗表达。樟树枝梢春季发叶,嫩绿新红,艳丽多彩;盛夏酷暑,浓荫郁闭,清凉宜人;冬季亦不落叶,顶风傲雪,青翠不凋,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且全身都是宝,为珍贵用材和特种经济树种,樟树材质上乘,具有香气,能避虫蛀,有“南国佳木”之誉。其根、干、枝、叶、果实都能用来提取樟脑和樟油,可作多种医药和化工原料。樟叶能灭菌杀虫,净化空气,樟籽入药有解酒醉之功。樟树根深叶茂,树体高大挺拔,生长较快,寿命长达数百年。在祁门农村有零星栽植“村前樟”的传统习惯,因而境内古樟众多,是安徽古樟最多的县,全县树龄在5百年以上的古樟就有10多棵,数人合抱的大樟树亦很常见,棵棵雄伟壮丽,生机盎然。它们或立于村头,或立于村中,或单株独生,或混生于风水林中,将村庄点缀成一幅幅怡静的田园风景画。
    县花桂花 桂花在我国已有2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地理古籍《山海经》中就有“招摇之山,其上多桂”的记载。桂花属木犀植物,全世界约有40余种,而我国就有25种。通常分为金桂、银桂、丹桂、月桂、四季桂,花有金黄色、白色、橙红色、淡黄色几种。终年常绿,树冠圆长,不但适合于盆栽,也是名贵的园林观赏花木。开花时节,“碧绿之中万点金”,浓香四溢,远飘数里。虽不艳丽,但却“独占三秋压众芳”,“枝头万点妆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解引幽人雅思长”,桂花被当成心灵美好、情爱与友谊的象征。桂花浓香扑鼻,经浸制提取而成的桂花浸膏,是配制香精的原料,也是熏制花茶的好材料。桂花具有化痰、散瘀之效,桂花露可疏肝、理气、醒脾、开胃,是理想的上等饮料。桂花经白糖腌制是食品的重要佐料,祁门人做冻米糖、芝麻糖时,喜加入桂花,别有一番清香。祁门境内,桂花树很多,其中不乏高大的古木,每到中秋,城乡丹桂遍地开,繁花堆簇,轻风吹拂,花香四溢,到处都象是浸在桂花蜜中。
    县鸟画眉 画眉是我国著名的笼鸟之一,鸣声嘹亮,悦耳动听,能仿效很多鸟类的鸣声,深受人们喜爱。画眉又叫金画眉,鸟纲,雀形目,翁鸟科。它的上体为橄榄色,头和背部的羽毛带有涤褐色的轴纹,下体淡棕色,腹部中央灰色,有非常显眼的白色眼圈和眉纹,“画眉”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在祁门境内的深山、溪边、灌丛中到处可见到它的行踪。有时聚集小群活动,雄鸟好斗,常驱逐外鸟。雄鸟在繁殖期极善鸣啭,声音十分宏亮,尾音略似“如意如意”。画眉食性杂,在非繁殖季节以野果、草籽等为食。在4—7月间的繁殖季节嗜食昆虫,其中有很多是害虫,是自然界内保护农林的益鸟。
  
以下地名与祁门县面积相当:
  • 广西桂林灵川县
  • 四川凉山州越西县
  • 广西玉林容县
  • 湖北荆州市公安县
  • 海南东方市
  • 广东肇庆市德庆县
  • 黑龙江伊春美溪区美溪街道
  • 黑龙江伊春美溪区
  • 广西钦州钦南区
  • 祁门县特产与美食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
    中和汤
    中和汤
    祁门瓷土
    祁门瓷土
    千层锅
    千层锅
    画眉
    画眉
    皖南黄牛
    皖南黄牛
    凫绿
    凫绿
    枕头粽
    枕头粽

    到祁门县必去著名景点
    祁门牯牛降
    祁门牯牛降
    考坑大峡谷景区
    考坑大峡谷景区
    历山阊江
    历山阊江
    九龙景区
    九龙景区
    历溪景区
    历溪景区
    祁门古戏台
    祁门古戏台

    祁门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祁门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 上一篇地图: 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白际乡

  • 下一篇地图: 安徽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
  • 安徽黄山市祁门县相关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
    ·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
    · 安徽黄山市歙县
    · 安徽黄山市休宁县
    · 安徽黄山市祁门县
    · 安徽黄山市黟县
    · 安徽黄山市歙县坑口乡
    · 安徽黄山市歙县雄村乡
    · 安徽黄山市黟县渔亭镇
    · 安徽黄山市黟县西递镇
    ·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老街街道
    ·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
    ·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阳湖镇
    ·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
    ·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昱西街道
    ·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新潭镇
    ·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昱东街道
    ·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奕棋镇
    · 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昱中街道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新城街道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甘棠镇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
    ·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杞梓里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三阳乡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霞坑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金川乡
    ·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徽州街道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耿城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岔口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小川乡
    ·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深渡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街口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新溪口乡
    ·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
    · 安徽黄山市歙县北岸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王村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璜田乡
    ·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富堨镇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龙门乡
    · 安徽黄山市歙县长陔乡
    ·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郑村镇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乌石乡
    · 安徽黄山市歙县森村乡
    ·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洽舍乡
    · 安徽黄山市歙县上丰乡
    · 安徽黄山市歙县桂林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绍濂乡
    ·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新华乡
    ·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杨村乡
    · 安徽黄山市歙县昌溪乡
    · 安徽黄山市歙县许村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石门乡
    · 安徽黄山市歙县武阳乡
    · 安徽黄山市歙县溪头镇
    · 安徽黄山市歙县狮石乡
    · 安徽黄山市休宁县商山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直辖市 北京三维 上海三维 重庆三维 天津三维 特别行政区: 香港三维 澳门三维 台湾省 【请先按 省-市 查找所在的市(内含辖区内区县和乡镇地图) 】
    浙江 杭州三维 宁波三维 湖州三维 金华三维 桐庐三维 绍兴三维 诸暨三维 柯桥三维 嵊州三维 新昌三维 嘉兴三维 丽水三维 衢州三维 台州三维 温州三维 舟山三维 东阳三维 永康三维 海宁三维 德清三维 安吉三维 富阳三维
    广东 广州三维 深圳三维 韶关三维 潮州三维 东莞三维 惠州三维 江门三维 云浮三维 中山三维 珠海三维 佛山 河源 揭阳 茂名 梅州 清远 汕头 汕尾 阳江 湛江 肇庆
    山东 济南三维 临沂三维 青岛三维 威海三维 济宁三维 东营三维 淄博三维 日照三维 邹城三维 滨州 德州 菏泽 莱芜 聊城 泰安 潍坊 烟台 枣庄
    江苏 苏州三维 常州三维 南京三维 木渎三维 淮安 连云港 南通 宿迁 泰州 无锡三维 徐州 盐城三维 扬州 镇江
    安徽 合肥三维 宣城三维 马鞍山三维 安庆 蚌埠三维 亳州 巢湖 池州 滁州 阜阳 淮北 淮南 黄山三维 六安 宿州 铜陵 芜湖
    湖南 长沙三维 常德 郴州 衡阳 怀化 娄底 邵阳 湘潭 湘西 益阳 永州 岳阳 张家界 株洲
    湖北 武汉三维 襄阳三维 十堰三维 襄樊三维 宜昌三维 鄂州 恩施 黄冈 黄石 荆门 荆州 潜江 神农架 随州 天门 仙桃 咸宁 孝感
    四川 成都三维 绵阳三维 都江堰三维 温江三维 阿坝 巴中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内江 南充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资阳 自贡
    辽宁 大连三维 锦州三维 鞍山 本溪 朝阳 丹东 抚顺 阜新 葫芦岛 辽阳 盘锦 沈阳 铁岭 营口
    陕西 西安三维 安康 宝鸡 汉中 商洛 铜川 渭南 咸阳 延安 榆林
    河北 石家庄三维 廊坊三维 保定 沧州 承德 邯郸 衡水 秦皇岛 唐山 邢台 张家口
    河南 洛阳三维 郑州三维 安阳 鹤壁 焦作 开封 漯河 南阳 平顶山 濮阳 三门峡 商丘 新乡 信阳 许昌 周口 驻马店
    福建 福州三维 厦门三维 龙岩三维 南平 宁德 莆田 泉州 三明 漳州
    黑龙江 哈尔滨三维 大庆 大兴安岭 鹤岗 黑河 鸡西 佳木斯 牡丹江 七台河 齐齐哈尔 双鸭山 绥化 伊春
    海南 海口 白沙 昌江 儋州 东方 乐东 陵水 琼海 琼中 三亚 万宁 文昌 五指山
    江西 南昌三维 九江三维 抚州 赣州 吉安 景德镇 萍乡 上饶 新余 宜春 鹰潭
    甘肃 兰州 白银 定西 甘南 嘉峪关 金昌 酒泉 临夏 陇南 平凉 庆阳 天水 武威 张掖
    贵州 贵阳三维 安顺 毕节 六盘水 黔东南 黔南 黔西南 铜仁 遵义
    吉林 长春三维 延吉三维 敦化三维 珲春三维 白城 白山 吉林 辽源 四平 松原 通化 延边
    青海 西宁 果洛 海北 海东 海南 海西 黄南 玉树
    山西 晋中三维 阳泉三维 太原 长治 大同 晋城 临汾 吕梁 朔州 忻州 运城
    云南 丽江三维 昆明三维 保山 大理三维 德宏 迪庆 红河 临沧 怒江 普洱 曲靖 文山 西双版纳 玉溪 昭通
    广西 南宁 柳州三维 玉林三维 来宾三维 桂林三维 百色 北海 崇左 防城港 贵港 河池 贺州 钦州 梧州
    内蒙 赤峰三维 呼和浩特 阿拉善盟 巴彦淖尔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通辽 乌海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盟 兴安盟
    宁夏 银川 固原 石嘴山 吴忠 中卫
    西藏 拉萨 日喀则
    新疆 乌鲁木齐三维 伊宁三维 阿克苏 阿拉尔 阿勒泰 巴音郭楞 博尔塔拉 哈密 和田 喀什 克拉玛依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石河子 图木舒克 吐鲁番 五家渠 伊犁哈萨克
    本站信息和图片为网友创作或采集于互联网,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对其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任何保证。手机版
    如有转载和版权问题请您联系管理员。免责声明 2013 联系33地图网:monfr@126.com 蜀ICP备05005342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索引地图 | 最近更新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