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瓦南村
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瓦南村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上海市区地图 上海市辖区地图 上海市区县地图 上海市街道地图 上海市乡镇地图(辖18个区、1县。共101个街道、107个镇、3个乡)黄浦区(辖6个街道)南京东路街道 外滩街道 半淞园路街道 小东门街道 豫园街道 老西门街道 五里桥街道 打浦桥街道 淮海中路街道 瑞金二路街道 卢湾区(辖4个街道) 五里桥街道 打浦桥街道 淮海中路街道 瑞金二路街道 徐汇区(辖12个街道、1个镇) 上海徐汇区 天平街道 湖南街道 斜土街道 枫林街道 长桥街道 田林街道 虹梅街道 康健街道 华泾镇 徐家汇街道 凌云街道 龙华街道 漕河泾街道 长宁区(辖9个街道、1个镇) 华阳路街道 江苏路街道 新华街道 周家桥街道 天山路街道 仙霞新村街道 虹桥街道 程家桥街道 北新泾街道 新泾镇 静安区(辖5个街道) 江宁路街道 石门二路街道 南京西路街道 静安寺街道 曹家渡街道 普陀区(辖6个街道、3个镇) 曹杨新村街道 长风新村街道 长寿路街道 甘泉路街道 石泉路街道 宜川路街道 真如镇 长征镇 桃浦镇 闸北区(辖8个街道、1个镇) 天目西路街道 北站街道 宝山路街道 共和新路街道 大宁路街道 彭浦新村街道 临汾路街道 芷江西路街道 彭浦镇 虹口区(辖10个街道) 广中路街道 曲阳路街道 欧阳路街道 嘉兴路街道 凉城新村街道 四川北路街道 提篮桥街道 江湾镇街道 杨浦区(辖11个街道、1个镇) 定海街道 平凉路街道 江浦路街道 四平路街道 控江路街道 长白新村街道 延吉新村街道 殷行街道 大桥街道 五角场街道 新江湾城街道 五角场镇 闵行区(辖3个街道、9个镇) 江川路街道 古美路街道 新虹街道 莘庄镇 七宝镇 华漕镇 颛桥镇 虹桥镇 梅陇镇 吴泾镇 马桥镇 浦江镇 莘庄工业区 宝山区(辖3个街道、9个镇) 友谊路街道 吴淞街道 张庙街道 罗店镇 大场镇 杨行镇 月浦镇 罗泾镇 顾村镇 高境镇 庙行镇 淞南镇 嘉定区(辖3个街道、8个镇) 新成路街道 真新街道 菊园新区 嘉定镇街道 南翔镇 安亭镇 马陆镇 徐行镇 华亭镇 外冈镇 江桥镇 嘉定工业区 浦东新区(辖12个街道、11个镇) 潍坊街道 陆家嘴街道 周家渡街道 塘桥街道 上钢新村街道 南码头路街道 沪东新村街道 金杨新村街道 洋泾街道 浦兴路街道 东明路街道 花木街道 申港街道 川沙新镇 高桥镇 北蔡镇 合庆镇 唐镇 曹路镇 金桥镇 高行镇 高东镇 张江镇 三林镇 惠南镇 周浦镇 新场镇 大团镇 芦潮港镇 康桥镇 航头镇 六灶镇 祝桥镇 泥城镇 宣桥镇 书院镇 万祥镇 老港镇 金山区(辖1个街道、9个镇) 石化街道 朱泾镇 枫泾镇 张堰镇 亭林镇 吕巷镇 廊下镇 金山卫镇 漕泾镇 山阳镇 松江区(辖4个街道、11个镇) 岳阳街道 永丰街道 方松街道 中山街道 泗泾镇 佘山镇 车墩镇 新桥镇 洞泾镇 九亭镇 泖港镇 石湖荡镇 新浜镇 叶榭镇 小昆山镇 青浦区(辖3个街道、8个镇) 夏阳街道 盈浦街道 香花桥街道 朱家角镇 练塘镇 金泽镇 赵巷镇 徐泾镇 华新镇 重固镇 白鹤镇 南汇区(辖1个街道、14个镇) 申港街道 惠南镇 周浦镇新场镇 大团镇 芦潮港镇 康桥镇 航头镇 六灶镇 祝桥镇 泥城镇 宣桥镇 书院镇 万祥镇 老港镇 奉贤区(辖8个镇) 南桥镇 奉城镇 庄行镇 金汇镇 四团镇 青村镇 柘林镇 海湾镇 工业综合开发区 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 海湾旅游区 海港综合经济开发区 崇明县(辖13个镇、3个乡) 城桥镇 堡镇 新河镇 庙镇 竖新镇 向化镇 三星镇 港沿镇 中兴镇 陈家镇 绿华镇 港西镇 建设镇 新海镇 东平镇 长兴镇 新村乡 横沙乡 |
|||||||||||
![]() 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瓦南村![]()
瓦南村于2002年11月由原瓦南村、陆弄村合并组成,位于周浦镇东南。瓦南村东靠沪芦高速公路,南与北庄村为邻,西与红桥村连接,北靠瓦屑社区,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下设2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1429户,人口3475人;其中农业人口582人,非农业人口2893人;男性1718人,女性1757人。村民姓氏有122个,以朱、张、陆、吴、姚、顾诸姓为多。
瓦南村水陆交通便捷,村内东西向河道从南到北分别为:五灶港、培灶港、戴家漕、牛毛港、六灶港,南北向的河道自西至东分别是黄泥浜、东黄泥浜。其中:五灶港、六灶港、戴家漕、黄泥浜、东黄泥浜属于区级河道,其他均为镇级河道;陆路交通主要有:南北向由西向东有申江公路、建设南路,东西向由北向南有周祝公路、陆北路、陆瓦路;水泥路连接家家户户。 至2010年底,瓦南村有耕地面积91.2公顷,粮田26公顷,常年菜田48公顷,果树5.4公顷,花卉苗木11.8公顷,鱼塘19公顷。是年,瓦南村实现农业总产值1314万元;有落户企业18家,实现产值2277万元,上缴税收112万元;村总收入196万元,可支配收入164.4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1422元。 建置沿革 原瓦南村位于瓦屑集镇南面得名,东和原窑港村相接,南与原北庄村为邻,西与原陆弄村连接,北与原窑墩村、瓦屑集镇相连,原瓦南村下辖10个村民组,720户。清代,原瓦南村境域属长人乡下乡十七保五区二十一图。民国时期,属瓦屑乡七保地区。解放初,为瓦屑乡观音村、奚庙村、瓦屑村、北庄村、棋杆村部分地区。1954年以后,属沈庄区瓦屑乡五社,六灶十四社、十五社、十六社、十七社、十八社及连民十七社部分地区。1957年,属横沔乡瓦屑3社及六灶乡连民3社地区。1958年,属六灶公社3营和4营部分地区。1959年,属瓦屑公社瓦南大队。1984年,改为瓦南村,隶属于瓦屑乡。 原陆弄村位于瓦屑集镇西南部,距瓦屑集镇约2公里;东和原北庄村为邻,南以五灶港为界,与原坦直镇坦北村接壤,西与原水门村相连,北至周祝公路;下辖13个村民小组,522户,1238人。清代,原陆弄村境域属长人乡下乡十七保四区七十五图。民国时期,属瓦屑乡一保、四保。解放初,为沈庄区渔潭乡、怡园乡的陆弄村、横浜村、牌楼村、麦家村。1954年,属沈庄村渔潭乡1社、2社、3社、15社、16社及怡园乡5社。1957年,属坦直乡坦直11社。1958年,属周浦公社6营。1959年,属瓦屑公社陆弄大队。1984年,改为陆弄村,隶属于瓦屑乡。 1994年8月,瓦屑乡建制撤销,建立瓦屑镇,原瓦南村、陆弄村隶属于瓦屑镇。2002年7月,原瓦屑镇、周浦镇建制撤销,建立新的周浦镇,原瓦南村、陆弄村隶属于新的周浦镇。2002年11月,原瓦南村、陆弄村合并,建立新的瓦南村。两村合并后,原瓦南村的1-10组成为新的瓦南村的1-10组,原陆弄村的1-13组成为新瓦南村的11-23组。 经济发展 原瓦南村境域原以种植粮食、棉花、油菜为主。全村有农业用地89.32公顷,耕地面积74.30公顷,果树林地8.72公顷,鱼塘6.23公顷。养殖业以养猪为主。1985年,原瓦南村粮食亩产857公斤,总产647吨;棉花亩产(皮棉)96公斤,总产29吨;油菜籽亩产207公斤,总产量64吨;生猪上市999头,食用菌产值1.22万元,家禽上市8750羽,鲜蛋上市5.70吨。1992年,原瓦南村粮食亩产579公斤,总产量658.40吨;棉花亩产(皮棉)86公斤,总产6.30吨;油菜籽亩产113公斤,总产84.90吨;上市蔬菜412吨、西甜瓜257吨、水果7.70吨,上市生猪654头、肉禽6.90万羽、淡水鱼8吨,食用菌产值1.50万元。2001年,原瓦南村粮食总产量420吨;兼种瓜果、蔬菜;生猪存栏1700头,年产家禽7.38万羽。是年,实现种植业产值190万元,养殖业产值190万元。 原陆弄村境域原以种植粮食、棉花、油菜为主。全村有农业用地88.7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6.30公顷,果园林地面积4.43公顷,渔业养殖面积8.01公顷。1964年,陆弄大队建副业中心场,至20世纪80年代发展家禽饲养。1985年,原陆弄村开挖精养鱼塘3.33公顷。1987年,原陆弄村粮食总产量797吨,棉花总产(皮棉)22吨,油菜籽总产量87吨,上市生猪1490头、水产品24.17吨,出售家禽2.30万羽,鲜蛋上市21.78吨。1992年,原陆弄村粮食总产量627.14吨,棉花总产(皮棉)7.20吨,油菜籽总产量97.60吨,上市生猪918头,出售家禽5万羽、水产品32吨,蔬菜产量349吨,西甜瓜总产量282.50吨,水果产量5.90吨。2001年,原陆弄村粮食总产量460吨,生猪存栏1500头。是年,实现种植业产值225万元,养殖业产值200万元。 2010年,瓦南村实现农业总产值1314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910万元,养殖业产值304万元。 原瓦南村境域的工业从1958年开始创建,有铁业、木业、仪表、无线电等行业。20世纪60年代末,有钢化工厂玻璃加工、收音机组装、五金、胶木等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8.5万元,创利润32.5万元。90年代,原瓦南村村办工业企业先后以转让等方式实行经营机制转换。2001年,原瓦南村创工业利润40.8万元。 原陆弄村境域的工业创办于1970年,有木业、服装、五金、胶木等行业。1983年,陆弄大队综合厂有职工195人,主要产品有服装、五金、胶木等,实现工业产值66.50万元,创利润28.50万元。90年代,原陆弄村村办工业企业先后以转让等方式实行经营机制转换。2001年,原陆弄村有上海康新精细化工厂、陆弄印刷厂、万新电器有限公司、上塑十三厂一分厂等5家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电工器材、印刷品、牛油杯、塑料包装箱,实现工业产值459万元,创利润13.30万元。 2010年,瓦南村有落户企业18家,实现产值2277万元,上缴税收112.6万元;村总收入196万元,可支配收入164万元。 2005年,瓦南村村民年人均收入7705元;2010年,年人均收入11422元。 社会事业 民国36年(1947年),原瓦南村境域创办观堂小学,有学生20多人、教师1人。解放后的1964年,并入窑港小学。民国元年(1912年),由陆弄里人陆衡义在其老宅创办初级小学,名为周浦市崇德小学,有学生30多人。1949年后,更名为陆弄小学。1953年,在陆弄铁观音庙内开办楼村初级小学,1965年,新建校舍11间,改为完全小学,名为横楼小学。至90年代,两小学先后撤销,合并至瓦屑镇中心小学。 1949年9月,里人傅三才与妻邵嘱君(原为上海医院医生)在自己家里开设“平民医院”,1951年8月歇业。 1964年起,瓦南大队、陆弄大队都设有卫生室,建立合作医疗制度。1968年合作医疗报销范围扩大,社员在所在大队卫生室就医,只交5分钱挂号费,免收医药费。1978年7月,瓦屑公社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社员医药费报销范围参照公费医疗。1981年起,社员在公社范围内医疗点就医,医药费可全部报销;在公社范围外就医,医药费报50%。1998年,村民在镇卫生院就医,报销60%。2000年,南汇县实行大病统筹,村民看病,全年总计上限报销2万元。2010年,瓦南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有1588人,参保达100%。1980年起,老年社员享受养老补贴,每人每月10元。1993年起,村民参加南汇县的养老保险。 2004年开始,南汇医学园区开发和沪芦高速公路筑建。至2010年,全村涉及征地的村民小组19个,享受征地小城镇社会养老保险1315人,享受小城镇养老703人。自2002年起,瓦南村给高龄老人春节送慰问金和实物,而且年年增加;重阳佳节给老人发重阳糕和慰问金;每年为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一次;对患大病、重病人员和困难户给予救助。 2010年,瓦南村实施新农村改建设,筑建乡村道路19条,总长度3.08公里;装置路灯89只;整治河道5920米,宅村整治墙面白化130户,25486平方米;建造集文体活动与餐饮相合的具有会所功能的村生活服务中心,即有文体活动场所,又解决村民操办“红白事”场所;种植树木花草等,绿化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乐篮球场和健身点4个。 所获荣誉 2002年,瓦南村被评为南汇区生态示范村;2003~2004年度,被南汇区人事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南汇区文明村;0瓦南村总支委员会被评为南汇区“五好村党组织”;2006年,瓦南村被评为上海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健康村;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整洁村、上海市文明村;2008~2010年,被评为浦东新区“村级网页示范单位”和上海市民主法治村。 历任领导 1959~2002年,原0瓦南村支部委员会书记先后为:蔡士杰、金水泉、金根泉、范金芳、吴汉全、杜锡堂、赵永飞、姚汉维、阙文祥、陆金华、吴卫国、吴展祺。1959~2002年,原0陆弄村支部委员会书记先后为:朱荣奎、傅永康、叶东兴、汪玉仙、陆坤伯、傅卫国、周世荣、王新国、傅龙伯。2002~2010年,0瓦南村总支委员会书记先后为:傅龙伯、吴展祺、范爱华。 1959~2002年,原瓦南村(大队)村民委员会主任(大队长)先后为:金水泉、阙厚生、杜锡堂、范金芳、赵永飞、姚汉维、杨根初、顾林初、张耀明、张新根、钱正彬、傅君良、王文忠、吴展祺。1959~2002年,原陆弄村(大队)村民委员会主任(大队长)先后为:顾荣发、陆立江、陆坤伯、张来根、陆志高、傅卫国、朱正官、傅正华、孙金龙、傅龙伯。2002~2010年,瓦南村民委员会主任为:吴展祺。 人文历史 孙运仁(1912—1999) 原陆弄村4组人,生于民国元年(1912年)2月。民国25年(1936年),在南京中央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救亡运动,秘密加入学生救国联合会。民国27年(1938年)2月,加入中国0,曾任0地下支部书记。民国37年(1948年),任0武汉地下市委-部部长,0华中局-部秘书科长。解放后,孙运仁先后任中南教育部高等教育处长,中央高等教育部教学指导司司长等职。1999年逝世。 陆震斐(1923—1998) 民国12年(1923年)10月,出生于陆弄村5组。民国31年(1942年)后在陆弄等小学任教员。其间,为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作地下联络、通讯工作,并在她家做秘密联络点。民国36年(1947年)10月,陆震斐加入中国0。解放后,陆震斐任瓦屑乡首任乡长,先后调南汇县工商科、粮食局、文化馆工作,任副馆长。1998年逝世。 烈 士 杜金祥(1926—1953) 生于民国15年(1926年),瓦南村4组人。1953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953年3月11日,杜金祥在朝鲜战场牺牲。牺牲时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四军七十四师二二一团二营战士。 -弟 原陆弄村8组养鸡专业户。1985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金林泉 原0瓦屑牧场支部委员会书记,兼场长,1983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金家观音堂 位于瓦南村8组。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金殿初发起建造,有庙堂3间,大殿内供观音菩萨佛像,偏殿供纯阳佛像。庙堂东、南、北三面环水,东有庙桥一座。农历三月十九日和九月十九日为庙会日。1981年,庙堂被拆除。 铁观音庙 位于原陆弄村6组、7组交界处,占地500平方米。据传,明末有一尊铁观音像在此浮出水面,故建庙供佛像。此庙有庙堂4间,铁观音像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熔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