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地图 www.33map.net
首页 | 北京市 | 上海市 | 天津市 | 重庆市 | 河北省 | 山西省 | 陕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贵州省 | 四川省 | 云南省 | 甘肃省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广西 | 宁夏 | 青海省 | 新疆 | 西藏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
首页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百度地图
google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33地图 >> 中国地图 >> 安徽省 >> 亳州市   亳州市地图
地图搜索
请在左边列表切换城市,鼠标滚轮放缩地图、拖动平移地图。



  • 亳州市
    ├ 谯城区
    ├ 涡阳县
    ├ 利辛县
    ├ 蒙城县
  • 安徽省
    ├ 合肥市
    ├ 亳州市
    ├ 淮北市
    ├ 宿州市
    ├ 阜阳市
    ├ 蚌埠市
    ├ 淮南市
    ├ 滁州市
    ├ 六安市
    ├ 铜陵市
    ├ 芜湖市
    ├ 马鞍山市
    ├ 安庆市
    ├ 池州市
    ├ 宣城市
    ├ 黄山市

  • 中国
    • 北京市 (辖区)
    • 上海市 (辖区)
    • 天津市 (辖区)
    • 重庆市 (辖区)
    • 河北省
    •   ├ 石家庄市
        ├ 承德市
        ├ 张家口市
        ├ 秦皇岛市
        ├ 唐山市
        ├ 廊坊市
        ├ 保定市
        ├ 沧州市
        ├ 衡水市
        ├ 邢台市
        ├ 邯郸市
    • 山西省
    •   ├ 太原市
        ├ 大同市
        ├ 长治市
        ├ 阳泉市
        ├ 晋中市
        ├ 晋城市
        ├ 忻州市
        ├ 朔州市
        ├ 临汾市
        ├ 运城市
        ├ 吕梁市
      陕西省
        ├ 西安市
        ├ 宝鸡市
        ├ 咸阳市
        ├ 铜川市
        ├ 渭南市
        ├ 延安市
        ├ 榆林市
        ├ 汉中市
        ├ 安康市
        ├ 商洛市
      辽宁省
        ├ 沈阳市
        ├ 大连市
        ├ 鞍山市
        ├ 抚顺市
        ├ 本溪市
        ├ 丹东市
        ├ 锦州市
        ├ 营口市
        ├ 阜新市
        ├ 辽阳市
        ├ 铁岭市
        ├ 朝阳市
        ├ 盘锦市
        ├ 葫芦岛市
      吉林省
        ├ 长春市
        ├ 吉林市
        ├ 四平市
        ├ 辽源市
        ├ 通化市
        ├ 白山市
        ├ 松原市
        ├ 白城市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江苏省
        ├ 南京市
        ├ 无锡市
        ├ 徐州市
        ├ 常州市
        ├ 苏州市
        ├ 南通市
        ├ 连云港市
        ├ 淮安市
        ├ 盐城市
        ├ 扬州市
        ├ 镇江市
        ├ 泰州市
        ├ 宿迁市
      浙江省
        ├ 杭州市
        ├ 宁波市
        ├ 温州市
        ├ 嘉兴市
        ├ 湖州市
        ├ 绍兴市
        ├ 金华市
        ├ 舟山市
        ├ 台州市
        ├ 衢州市
        ├ 丽水市
      安徽省
        ├ 合肥市
        ├ 亳州市
        ├ 淮北市
        ├ 宿州市
        ├ 阜阳市
        ├ 蚌埠市
        ├ 淮南市
        ├ 滁州市
        ├ 六安市
        ├ 铜陵市
        ├ 芜湖市
        ├ 马鞍山市
        ├ 安庆市
        ├ 池州市
        ├ 宣城市
        ├ 黄山市
      福建省
        ├ 福州市
        ├ 厦门市
        ├ 漳州市
        ├ 泉州市
        ├ 莆田市
        ├ 三明市
        ├ 南平市
        ├ 龙岩市
        ├ 宁德市
      江西省
        ├ 南昌市
        ├ 九江市
        ├ 景德镇市
        ├ 萍乡市
        ├ 新余市
        ├ 上饶市
        ├ 鹰潭市
        ├ 吉安市
        ├ 赣州市
        ├ 抚州市
        ├ 宜春市
      山东省
        ├ 济南市
        ├ 青岛市
        ├ 淄博市
        ├ 枣庄市
        ├ 东营市
        ├ 烟台市
        ├ 潍坊市
        ├ 济宁市
        ├ 泰安市
        ├ 威海市
        ├ 日照市
        ├ 莱芜市
        ├ 临沂市
        ├ 德州市
        ├ 聊城市
        ├ 滨州市
        ├ 菏泽市
      河南省
        ├ 郑州市
        ├ 开封市
        ├ 洛阳市
        ├ 平顶山市
        ├ 安阳市
        ├ 焦作市
        ├ 鹤壁市
        ├ 新乡市
        ├ 濮阳市
        ├ 许昌市
        ├ 漯河市
        ├ 三门峡市
        ├ 南阳市
        ├ 商丘市
        ├ 信阳市
        ├ 周口市
        ├ 驻马店市
        ├ 济源市
      湖北省
        ├ 武汉市
        ├ 宜昌市
        ├ 黄石市
        ├ 襄阳市
        ├ 十堰市
        ├ 荆州市
        ├ 荆门市
        ├ 鄂州市
        ├ 孝感市
        ├ 黄冈市
        ├ 咸宁市
        ├ 仙桃市
        ├ 潜江市
        ├ 天门市
        ├ 神农架林区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随州
      湖南省
        ├ 长沙市
        ├ 株洲市
        ├ 湘潭市
        ├ 衡阳市
        ├ 益阳市
        ├ 常德市
        ├ 岳阳市
        ├ 邵阳市
        ├ 郴州市
        ├ 娄底市
        ├ 永州市
        ├ 怀化市
        ├ 张家界市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广东省
        ├ 广州市
        ├ 深圳市
        ├ 珠海市
        ├ 汕头市
        ├ 佛山市
        ├ 韶关市
        ├ 河源市
        ├ 梅州市
        ├ 惠州市
        ├ 汕尾市
        ├ 东莞市
        ├ 中山市
        ├ 江门市
        ├ 阳江市
        ├ 湛江市
        ├ 茂名市
        ├ 肇庆市
        ├ 清远市
        ├ 潮州市
        ├ 揭阳市
        ├ 云浮市
      海南省
        ├ 海口市
        ├ 三亚市
        ├ 五指山市
        ├ 文昌市
        ├ 琼海市
        ├ 万宁市
        ├ 儋州市
        ├ 东方市
        ├ 定安县
        ├ 屯昌县
        ├ 澄迈县
        ├ 临高县
        ├ 西南中沙群岛
        ├ 白沙黎族自治县
        ├ 昌江黎族自治县
        ├ 乐东黎族自治县
        ├ 陵水黎族自治县
        ├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贵州省
        ├ 贵阳市
        ├ 遵义市
        ├ 安顺市
        ├ 六盘水市
        ├ 毕节地区
        ├ 铜仁地区
        ├ 黔东南州
        ├ 黔南州
        ├ 黔西南州
      四川省
        ├ 成都市
        ├ 自贡市
        ├ 攀枝花市
        ├ 泸州市
        ├ 德阳市
        ├ 绵阳市
        ├ 广元市
        ├ 遂宁市
        ├ 内江市
        ├ 乐山市
        ├ 南充市
        ├ 宜宾市
        ├ 广安市
        ├ 达州市
        ├ 巴中市
        ├ 雅安市
        ├ 眉山市
        ├ 资阳市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凉山彝族自治州
      云南省
        ├ 昆明市
        ├ 曲靖市
        ├ 玉溪市
        ├ 昭通市
        ├ 普洱市
        ├ 保山市
        ├ 丽江市
        ├ 临沧市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
      甘肃省
        ├ 兰州市
        ├ 天水市
        ├ 嘉峪关市
        ├ 武威市
        ├ 金昌市
        ├ 酒泉市
        ├ 张掖市
        ├ 庆阳市
        ├ 平凉市
        ├ 白银市
        ├ 定西市
        ├ 陇南市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南藏族自治州
      黑龙江
        ├ 哈尔滨市
        ├ 齐齐哈尔市
        ├ 鹤岗市
        ├ 双鸭山市
        ├ 鸡西市
        ├ 大庆市
        ├ 伊春市
        ├ 牡丹江市
        ├ 佳木斯市
        ├ 七台河市
        ├ 黑河市
        ├ 绥化市
        ├ 大兴安岭地区
      内蒙古
        ├ 呼和浩特市
        ├ 包头市
        ├ 呼伦贝尔市
        ├ 通辽市
        ├ 赤峰市
        ├ 乌兰察布市
        ├ 鄂尔多斯市
        ├ 巴彦淖尔市
        ├ 乌海市
        ├ 兴安盟
        ├ 锡林郭勒盟
        ├ 阿拉善盟
      广西
        ├ 南宁市
        ├ 柳州市
        ├ 桂林市
        ├ 梧州市
        ├ 北海市
        ├ 防城港市
        ├ 钦州市
        ├ 贵港市
        ├ 玉林市
        ├ 百色市
        ├ 贺州市
        ├ 河池市
        ├ 来宾市
        ├ 崇左市
      宁夏
        ├ 银川市
        ├ 石嘴山市
        ├ 吴忠市
        ├ 固原市
        ├ 中卫市
      青海省
        ├ 西宁市
        ├ 海东地区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果洛藏族自治州
      新疆
        ├ 乌鲁木齐市
        ├ 克拉玛依市
        ├ 吐鲁番地区
        ├ 哈密地区
        ├ 和田地区
        ├ 阿克苏地区
        ├ 喀什地区
        ├ 塔城地区
        ├ 阿勒泰地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石河子市
        ├ 阿拉尔市
        ├ 图木舒克市
        ├ 五家渠市
      西藏
        ├ 拉萨市
        ├ 日喀则地区
        ├ 山南地区
        ├ 林芝地区
        ├ 昌都地区
        ├ 那曲地区
        ├ 阿里地区
      香港
      澳门
      台湾


当前位置:亳州市


亳州市地图

亳州市辖区地图: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安徽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高炉镇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颜集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淝河镇
·安徽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花戏楼街道·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城关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青疃镇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谯东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城西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龙扬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石弓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汤陵街道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十九里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城东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龙山镇·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安徽亳州市涡阳县西阳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
·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双庙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新兴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楚店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临湖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高公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丹城镇
·安徽亳州市涡阳县马店集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花沟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店集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双涧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楚村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陈大镇
·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大李集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立仓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乐土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张村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胡集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小涧镇
·安徽亳州市蒙城县三义镇·安徽亳州市涡阳县牌坊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江集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展沟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漆园办事处·安徽亳州市蒙城县篱笆镇
·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公吉寺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旧城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程家集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坛城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庄周办事处·安徽亳州市涡阳县标里镇
·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孙集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中疃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范集工业园区·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单集林场·安徽亳州市蒙城县王集乡·安徽亳州市利辛县汝集镇
·安徽亳州市利辛县望疃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许疃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刘家集乡·安徽亳州市蒙城县板桥集镇
·安徽亳州市利辛县王人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纪王场乡·安徽亳州市蒙城县马集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王市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城关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孙庙乡
·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城关镇·安徽亳州市蒙城县岳坊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永兴镇·安徽亳州市利辛县新张集乡·安徽亳州市利辛县马店孜镇

共 89 篇地图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尾页  600篇地图/页  转到第页
首页 >> 安徽 >> 亳州市
区号:0558
邮编:236800
面积:8374平方公里 
人口:576万人 
位置:位于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
行政区划:辖1市辖区、3个县
 

【地区概况】

  亳州市是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南市为邻。亳州市是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拥有机械制造、酿酒、卷烟、医药、纺织、食品、化工、建筑建材、印刷等十几大门类。亳州市全国重要的药材、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优质茧生产基地,拥有药材、酿酒、果蔬、烤烟、畜禽、蚕桑等资源和经济优势,地方名特优产品较多。从商城王建都开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1986年撤县建市,同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亳州市辖1市辖区、3个县和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工业园区。全市总面积8374平方公里,主城区面积75平方公里(南部新区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5万(2010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行政区划】

  亳州市辖1市辖区、3个县。面积8374平方公里。人口576万人(2009年)。
谯城区 面积2167平方千米,人口152万。辖3个街道、20个镇、2个乡。
涡阳县 面积2107平方千米,人口138.78万。辖4个街道、20个镇。
蒙城县 面积2060平方千米,人口122万。辖2个街道、13个镇、3个乡。
利辛县 面积1950平方千米,人口152万。辖20个镇、4个乡。

【历史沿革】

曹操公园

  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亳”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亳”当时写作“薄”。《汉书·地理志》有注云:“亳同薄”。《史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商曾几度迁都,人们将汤所都之地统称为“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南),北亳(今山东曹县一带),西亳(今河南偃师一带)。周代,此地称“焦”。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在此置谯县曹操公园,隶属砀郡。秦末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后,由于一时难以取北面的彭城,便占据谯县。西汉,谯县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东汉时,沛郡改为沛国。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置谯郡,曹操以谯郡一带为基地,不断在军事和经济上扩充自己的力量。曹操在谯郡等地实行屯田,大力开展“军屯”、“民屯”,促进了谯郡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魏文帝皇初二年(22l年),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临,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见于此。
隋唐时期,几次更名,或亳州,或谯郡。明初,亳州降州为县,隶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年),亳县又升为州。清初,亳州隶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划为江苏、安徽两个布政使司。民国元年(1912年)亳州改为亳县。民国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行政公署。1986年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其隶属关系和辖区不变。1998年2月归省直接管辖。2000年5月设立地级亳州市。

【自然环境】

  亳州全境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长约150公里,宽约90公里。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仅东部有龙山、石弓山、齐山、狼山、双锁山等10余处石灰岩残丘分布; 整个亳州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东南微倾。西北部谯城区詹楼地势最高,海拔42.5米;东南以利辛县展沟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对落差20.5米。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土壤主要是砂礓黑土,其次是潮土、棕壤土类,并有少量石灰土在涡、蒙两县的山丘周围分布。

  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 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 ,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日照2320小时,平均无霜期216天,平均年降水量822毫米。亳州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大风、冰雹、干热风、低温、霜冻等。旱涝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涡河自谯城区安溜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蒙城县移村集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173公里,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西淝河自谯城区淝河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利辛县展沟镇出境 入凤台、颍上县界,境内长123.4公里,流域面积1871平方公里;茨淮新河自利辛县大李集镇入境,向东流经利辛县境南部,至蒙城县邹楼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66公里,流域面积1401平方公里。

【人文环境】

  亳州是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公元前1060年,称焦;公元前528年,楚平王改焦为谯;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28年)始称亳州。早在东汉时,谅即为豫州刺史治所,始为重镇。魏文帝代汉,资是魏“五都”之一。唐开元中,亳为天下十望州府之一。宋朝时,亳为集庆军节度使治所。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为直隶州。由此可见,历史上的亳州早就是一个政治、军事重镇了。
亳州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千百年来,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孕育出无数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先哲名流。道教鼻祖老子(今亳州涡阳人)以特有的宇宙观、行知论给后人留下经典著作《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却文约辞要,博大精深,提出一个非常完整的哲学体系,被誉为“万经之王”。。魏武帝曹操“煮酒论英雄”、“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使天下多少有识之士为之倾倒。陈思王曹植的“七步诗”,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神医华佗的“麻沸散”是医学史上全身麻醉的“世界之最”,首创的“五禽戏”现在依然有不少人在天天习练。悯农诗人李绅、捻军首领张乐行等,都是这块蕴才积盛之地的骄子。他们为创造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亳州注重人文环境建设,致力于创建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等,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新修的塔楼园林、人物雕塑、街心花园等多达360多个,为古城亳州增添了文化品位。正在开发兴建和即将竣工的“希夷文化广场”、“中药百草园”、“仿古药材大街”、“三国揽胜宫”、“沿涡生态公园”等,都是亳州新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

【交通区位】

  亳州交通通讯十分便利,京九铁路纵贯全境,311、105国道和307国道在市内交叉穿过,商(商丘)景(景德镇)高速公路与界阜蚌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泗许高速将在境内穿过,四通八达的公铁水路构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经济总量达400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亿元,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00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元。 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粮食总产333万吨,增长49.6%,为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涡阳、蒙城两县被评为全国种粮大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订单农业面积分别增长17.2%和15.3%。3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省级认定,10个无公害果菜产品通过国家认证,7个农产品获省名牌称号。畜牧养殖业由散养向集中规模饲养转变。新增劳务输出17万多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24元,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88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3.14 %。工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7.3%。全市民营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83.4亿元、增加值50.4亿元。通信业快速发展,数字化通信网络初步建成,有线电视全面普及,数字电视开始启动。电子政务、企业上网工程继续推进,信息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资源优势】

  亳州是一座资源丰富,产业突出的特色新城,素有药都、酒乡、黄牛金三角之美誉。
药业经济
亳州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开始,种植、经营药材之风经久不衰,素有"中华药都之称"。1995年,江泽民同志欣然为亳州命笔"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亳州现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有中药资源170科,400多个品种,常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达四万多公倾。加工实力雄厚,为中国四大药都之首。《中国药典》中冠以"亳"字的中药就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4种。目前,全市己初步形成了从中药材种植、加工到中药材物流贸易,到中成药生产、研发的较完整的产业链。全市药材种植面积近百万亩,按GAP标准建设的中药材示范区基地10个。亳州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新建和在建的饮片加工企业4家,总产量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亳州现有药品生产企业6家,全部通过或正在实施GMP改造。亳州现有药商营销人员十余万,中药产品年销售额达百亿元。中国(亳州)中国药材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药品质量最优,服务最好的药材专业市场。日上市量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日客流量5-6万人,中药材年交易额约100亿元。华亳药业有限公司中药饮物流配送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允许经营中药饮片的物流贸易企业,被誉为"天下饮片第一店"。
酒业经济
古井酒文化博物馆  酒乡亳州共有大小白酒企业250多家,是亳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以古井贡酒为代表的酒类产品在中国酿酒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井贡酒以其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敦、回味悠长,从而被誉为"酒中牡丹"居中国四大名酒之列,另外双轮集团、井中集团、高炉集团、板桥酒业、庄子酒厂等也是名扬四方的白酒企业。
黄牛金三角
亳州还是全国最大的黄牛产区。蒙城、利辛、涡阳三县有"中国黄牛金三角之称,己形成了规模化养殖、专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的新格局。2002年,全市黄牛存栏量达150万头,现有黄牛屠宰加工等企业近百家,所生产的牛肉食品、乳品、皮革制品销往海内外。
农副产品基地和林木生产基地
亳州是全国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烟叶等粮经作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亳州是皖北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是全国蔬菜生产大市,名列全国15强,蔬菜批发市场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鲜活农副产品定点批发市场。
亳州还被称为"桐乡"所产板材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近年来亳州市坚持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特色种植、养殖业得迅速发展。
煤炭地热资源
亳州煤炭、金刚石、地热资源非常丰富. 涡、蒙、利三县境内己探明煤炭储量28.29亿吨,占全省煤炭资源储量的11%。许疃、 涡北煤矿已经出煤,二期建设正在进行,青疃、徐广楼、信湖、花沟、板集、刘店矿区的开发利用进展顺利,总投资50亿元的板集坑口发电厂前期工作逐步展开,预计十年左右煤炭电力将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一座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将拔地而起。
人力资源
亳州市拥有人口576万余人,三县一区赋闲的劳动力、廉价的劳动力为投资亳州,建设亳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教文卫】

  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293所,在校生982789人,其中小学1776所,在校生524430人;初中299所,在校生279233人;幼儿园148所,在园幼儿57030人;特教学校3所,在校生980人;高中41所,在校生84191人;中等职业学校26所,在校生36925人。教职工58445人,其中专任教师42001人。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目前,亳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校生3226人(含成人大专);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3278人;电大亳州分校在读试点学生8300多人,为近年最好水平 全市现拥有国家级重点职高2所,省示范高中4所;拥有各类医院148家,其中二等甲级以上医院6家。亳州还是全国有名的“武术之乡”,全民性文化、体育活动遍及城镇乡村,高跷、腰鼓、舞龙、斗鸡、戏曲等极具地方特色。

【名胜景点】

花戏楼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亳州大地留下众多的古迹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亳州现存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其中省以上保护单位22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这些古迹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处处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国家级重薛阁塔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花戏楼,戏文遍布,彩绘艳丽,大殿威严,戏楼、鼓楼辅衬,砖木镂雕双绝,其建筑巧夺天工闻名于世,令人赞叹不止。
全国道教第一大殿一一太清宫,又名天静宫,俗称老子庙,规模宏大,建筑辉煌,碧瓦红墙,紫气萦回,庄严肃穆,气势非凡。陵丘埠巍然,古木虬枝盘空,苍碑夹道耸立,置身园中,凭吊先贤,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曹操运兵道——被誉为地下长城的古隐兵道,双道并行,纵横交错,建筑宏伟,相传为曹操所建,堪称古代军事史上的奇迹。
当代文史大家郭沫若亲题馆名的华祖庵,包括有“草堂经声”、“药圃流香”、“五禽鸣寿”等八大景观,庙祠完整,古朴典雅,实为亳州一大胜迹。
其它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占地十多平方公里,建筑考究,工程浩大的曹氏宗族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腾墓,其建筑规模宏伟,工程浩大,用料讲究,雕刻精湛,彩绘绚丽,出土文物精美,俨然一座地下宫殿。
有金碧辉煌,殿宇宽敞,孔子问礼处的道德中宫;
有造型美观,高耸云霄的薛阁塔和万佛塔;
有建筑巍峨,清幽雅静的佛教寺庙白衣律院及伊斯兰的清真石寺;
有嵇山之巅,古风依然的嵇康故居;还有市区内明清风格古貌依旧的36条老街、72条古巷等等,名胜遍布,古韵悠然。亳州的历史人文景观,与黄山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素有“南黄山,北亳州”之说。198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

【民俗文化】

薛阁塔

  亳州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灿若星辰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文人墨客。亳州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其中包括世界最早使用麻醉剂进行手术等多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之最、世界之最。亳州载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的就有近百人:不为人知的姬俊(即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有一代圣君商汤;道家学说的创造人、思想家先贤老子,道家学说的传承与发扬人、著名的思想家庄子;有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枭雄曹操;有中医外科鼻祖华佗;有“天资文藻,博文强识”的魏文帝曹丕;有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有在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曹洪、夏侯渊、许褚等;还有代父从军的孝烈将军花木兰;有中国道教上声益极高,被宋太祖称为“希夷先生”的陈抟,此外唐代著名悯农诗人李绅,画家曹霸,《牡丹史》的作者薛凤翔,清代大书法家梁巘(yǎn),也都出生在亳州。
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名人,灿烂的文化,给古都亳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胜古迹,其中有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一般文物古迹150处,丰富的人文景观成为亳州重要的旅游资源,历数起来犹如串珠,令人留连忘返。
亳州是“神医”华佗的故乡,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药都之一,为四大药都之首,盛产中药材,尤以芍药最为著名,被称为 “亳芍”,药材市场由来已久。1994 年,亳州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
亳州市位于皖西北边陲的华东大平原地带,南襟江淮,北望黄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亳州历史悠久,史书称赞“境大货穰 体视大帮”,为“江北胜地,南北要脊”,是淮西一大都会、一代圣君商成汤、道教鼻祖老子、圣哲庄子、魏武帝曹操、神医华佗、道教至尊陈抟、著名诗人李绅、巾帼英雄花木兰皆出生于亳。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亳州留下了众多古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现有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其中曹操古运兵道,天静宫和蒙城尉迟寺遗址等享誉海内外。
亳州交通通讯十分便利,京九铁路纵贯全境,311、105国道和307国道在市内交叉穿过,济(济南)广(广州)高速公路与界阜蚌高速公路和在建的泗许高速公路将在境内穿过,四通八达的公铁水路构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亳州物华天宝,物产富饶,尤其盛产中药材,是国家中药材生产基地,享有“药都”之称。1995年元月,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亳州亲笔题词:“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亳州全国最大的黄牛产区。亳州素以“酒乡”著称,同时亳州还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优质烟、优质丝生产基地和国家定点鲜活农副产品批发中心之一。

【风土民情】

  武术
亳州地处中原,武风昌盛。乡民多习武,特别是回民练武成风。亳州历史上武 人辈出,"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六合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创,全国一些主要拳术套路都在亳州这一武术之乡生根开花。亳州武功在当代武坛上大展英姿,为世瞩目。
剪纸
亳州的旧时大户人家闺女出嫁,每件嫁妆都贴有色彩鲜艳、构图新颖的剪纸,好似一次剪纸大展览,引得市民们争相观赏。如今,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内和 许多单位的会议室,都饰以民间特色的剪纸,古朴、明朗、典雅、大方。它还作为礼品馈赠国外宾朋,并作为工艺品出口美国、澳洲、欧洲。
高跷
在中国民间广有市场,亳州高跷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训练有素的团体,场面一般很大,而且非常喜庆,里面人物各式各样,让人忍俊不禁,是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亳州高跷很有特色,且技艺高超。据传十八里集有 一位施先生,踩高跷站在八张方桌叠起的高台上,双手捧一簸箕米,倒折而米不撒出,人送绰号"倒拐"。
鬼会
也叫大班会,是一种鬼戏,它十分精彩奇特。每逢正月十五乡间大班会 演出,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小鬼,纷纷登场。真是牛鬼蛇神,群魔 乱舞。
三斗
亳州作为商业都会,文化古城,在社会市井生活中有许多消遣娱乐活动,如斗鸡、斗蟋蟀、斗鹌鹑、踢毽子、听书、听戏、养鸟、养花、下棋、搓麻将等。 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种,被称为"民间三乐"。
肘搁
肘搁是亳州民间舞蹈的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肘搁分"座子"和"架子"两 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担任。
地方戏
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 梆剧,是亳州的特色剧种。近似豫剧,是亳州最受欢迎的一剧种。解放前,主要由涡河固定书棚和地方一些不正规徽戏班子演出。另外杨金贵和鲍志安的相声也是亳州的历史传奇
小吃
在亳州,历史悠久的清真小吃牛肉馍是亳州特有的小吃。涡阳的狗肉也是风味独特的,汤白肉红,入口香软,吃前再来口豆芽汤,美哉。其他的像瑞昌恒的点心、一闻香的包子、皖北饭庄的小糟鱼早已是昨日黄花,再也找不到了,痛哉!惜哉!

直辖市 北京三维 上海三维 重庆三维 天津三维 特别行政区: 香港三维 澳门三维 台湾省 【请先按 省-市 查找所在的市(内含辖区内区县和乡镇地图) 】
浙江 杭州三维 宁波三维 湖州三维 金华三维 桐庐三维 绍兴三维 诸暨三维 柯桥三维 嵊州三维 新昌三维 嘉兴三维 丽水三维 衢州三维 台州三维 温州三维 舟山三维 东阳三维 永康三维 海宁三维 德清三维 安吉三维 富阳三维
广东 广州三维 深圳三维 韶关三维 潮州三维 东莞三维 惠州三维 江门三维 云浮三维 中山三维 珠海三维 佛山 河源 揭阳 茂名 梅州 清远 汕头 汕尾 阳江 湛江 肇庆
山东 济南三维 临沂三维 青岛三维 威海三维 济宁三维 东营三维 淄博三维 日照三维 邹城三维 滨州 德州 菏泽 莱芜 聊城 泰安 潍坊 烟台 枣庄
江苏 苏州三维 常州三维 南京三维 木渎三维 淮安 连云港 南通 宿迁 泰州 无锡三维 徐州 盐城三维 扬州 镇江
安徽 合肥三维 宣城三维 马鞍山三维 安庆 蚌埠三维 亳州 巢湖 池州 滁州 阜阳 淮北 淮南 黄山三维 六安 宿州 铜陵 芜湖
湖南 长沙三维 常德 郴州 衡阳 怀化 娄底 邵阳 湘潭 湘西 益阳 永州 岳阳 张家界 株洲
湖北 武汉三维 襄阳三维 十堰三维 襄樊三维 宜昌三维 鄂州 恩施 黄冈 黄石 荆门 荆州 潜江 神农架 随州 天门 仙桃 咸宁 孝感
四川 成都三维 绵阳三维 都江堰三维 温江三维 阿坝 巴中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内江 南充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资阳 自贡
辽宁 大连三维 锦州三维 鞍山 本溪 朝阳 丹东 抚顺 阜新 葫芦岛 辽阳 盘锦 沈阳 铁岭 营口
陕西 西安三维 安康 宝鸡 汉中 商洛 铜川 渭南 咸阳 延安 榆林
河北 石家庄三维 廊坊三维 保定 沧州 承德 邯郸 衡水 秦皇岛 唐山 邢台 张家口
河南 洛阳三维 郑州三维 安阳 鹤壁 焦作 开封 漯河 南阳 平顶山 濮阳 三门峡 商丘 新乡 信阳 许昌 周口 驻马店
福建 福州三维 厦门三维 龙岩三维 南平 宁德 莆田 泉州 三明 漳州
黑龙江 哈尔滨三维 大庆 大兴安岭 鹤岗 黑河 鸡西 佳木斯 牡丹江 七台河 齐齐哈尔 双鸭山 绥化 伊春
海南 海口 白沙 昌江 儋州 东方 乐东 陵水 琼海 琼中 三亚 万宁 文昌 五指山
江西 南昌三维 九江三维 抚州 赣州 吉安 景德镇 萍乡 上饶 新余 宜春 鹰潭
甘肃 兰州 白银 定西 甘南 嘉峪关 金昌 酒泉 临夏 陇南 平凉 庆阳 天水 武威 张掖
贵州 贵阳三维 安顺 毕节 六盘水 黔东南 黔南 黔西南 铜仁 遵义
吉林 长春三维 延吉三维 敦化三维 珲春三维 白城 白山 吉林 辽源 四平 松原 通化 延边
青海 西宁 果洛 海北 海东 海南 海西 黄南 玉树
山西 晋中三维 阳泉三维 太原 长治 大同 晋城 临汾 吕梁 朔州 忻州 运城
云南 丽江三维 昆明三维 保山 大理三维 德宏 迪庆 红河 临沧 怒江 普洱 曲靖 文山 西双版纳 玉溪 昭通
广西 南宁 柳州三维 玉林三维 来宾三维 桂林三维 百色 北海 崇左 防城港 贵港 河池 贺州 钦州 梧州
内蒙 赤峰三维 呼和浩特 阿拉善盟 巴彦淖尔 包头 鄂尔多斯 呼伦贝尔 通辽 乌海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盟 兴安盟
宁夏 银川 固原 石嘴山 吴忠 中卫
西藏 拉萨 日喀则
新疆 乌鲁木齐三维 伊宁三维 阿克苏 阿拉尔 阿勒泰 巴音郭楞 博尔塔拉 哈密 和田 喀什 克拉玛依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石河子 图木舒克 吐鲁番 五家渠 伊犁哈萨克
本站信息和图片为网友创作或采集于互联网,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对其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任何保证。手机版
如有转载和版权问题请您联系管理员。免责声明 2013 联系33地图网:monfr@126.com 蜀ICP备05005342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索引地图 | 最近更新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