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西汉中市西乡县
> 陕西 > 汉中市 > 西乡县
陕西汉中市西乡县
查看地图
行政代码:610724 | 行政级别:县 |
长途区号:0916 | 车牌号码:陕F |
人口:约40.38万人 | 人口密度:125人/km2 |
面积:3240km2 | 邮政编码:723000 |
身份证前六位:610724 | 隶属政区: 汉中市 |
行政区划:城关镇 杨河镇 柳树镇 沙河镇 私渡镇 桑园镇 白龙塘镇 峡口镇 堰口镇 茶镇 高川镇 两河口镇 五里坝镇 大河镇 罗镇 骆家坝镇 子午镇 白勉峡镇 | |
西乡县相关网站: 西乡县旅游指南 西乡县特产介绍 汉中旅游指南 汉中特产介绍 陕西品牌网 陕西旅游指南 陕西特产介绍 |
行政代码 | 面积 | 驻地 | 简介 | |
城关镇 | 610724100 | 111.7km2 | 西乡县辖镇,县府驻地。1940年设城关镇,1959年建火箭公社,1965年复名城关镇,1996年杨营乡、葛石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11.7平方公里……[详细] | |
杨河镇 | 610724101 | 122.2km2 | 西乡县辖镇。1950年设黄河乡,1959年为杨河坝管理区,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杨河坝、黄池、高家池3乡合并,设杨河镇。位于县境中……[详细] | |
柳树镇 | 610724102 | 99.3km2 | 西乡县辖镇。1950年设柳树乡,1959年为管理区,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柳树乡、丰东乡合并设柳树镇。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14公……[详细] | |
沙河镇 | 610724103 | 228km2 | 沙河镇位于县城以西3 0 公里,西北与城固、洋县接壤,东南与本县峡口、城关为邻,是省1 0 0 个建制试点镇之一和省市“高优高”农业示范镇之一,还是我国……[详细] | |
私渡镇 | 610724104 | 124.8km2 | 西乡县辖镇。1950年设私渡乡,1959年为管理区,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私渡乡、廷水乡合并设私渡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2公里……[详细] | |
桑园镇 | 610724105 | 97.3km2 | 西乡县辖镇。1950年设桑园乡,1959年为管理区,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设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97.3平方公里……[详细] | |
白龙塘镇 | 610724106 | 166.1km2 | 西乡县辖镇。1950年设学地乡,1959年更名白龙塘管理区,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白龙塘乡、碾子沟乡、丰宁乡合并设白龙塘镇。位于县……[详细] | |
峡口镇 | 610724108 | 100.9km2 | 西乡县辖镇。1950年设峡口乡,1959年为管理区,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峡口乡、文贯乡合并设峡口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0.5……[详细] | |
堰口镇 | 610724109 | 132.6km2 | 西乡县辖镇。1940年设堰口镇,1950~1983年分属许家巷、梭罗2乡及板桥公社,1984年复设镇,1996年撤销板桥乡、沙后乡其辖地并入复设堰口镇。……[详细] | |
茶镇 | 610724110 | 138.5km2 | 西乡县辖镇。1950年设茶镇乡,1965年建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6年木竹坝乡、茶镇乡合并设茶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1.5公里。面积138.……[详细] | |
高川镇 | 610724111 | 153.7km2 | 西乡县辖镇。1996年上高川、下高川、柏林3乡建制,合并设立高川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153.7平方公里,人口1.9万。茶(镇)高(川……[详细] | |
两河口镇 | 610724112 | 128km2 | 西乡县两河口镇位于西乡县东南角,东邻汉阴县双坪镇,南界镇巴县碾子镇,西连本县五里坝镇,北与石泉县熨斗镇及本县的高川镇接壤,属四县交界地带,古有一脚踩三县……[详细] | |
五里坝镇 | 610724113 | 西乡县五里坝镇地处西乡东南,种茶历史悠久,亦是享誉全国的""午子仙毫""茗品茶的诞生地。全镇有茶园1万亩,年产茶叶480吨。该地茶持优良,富含多种有机微……[详细] | ||
大河镇 | 610724114 | 280.2km2 | 西乡县辖乡。1950年设大河乡,1965年建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6年楼房、龙池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280.2平方公里,……[详细] | |
罗镇 | 610724115 | 165km2 | 西乡县辖乡。1950年设罗镇坝乡,1959年为管理区,1965年建罗镇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2.2公里。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详细] | |
骆家坝镇 | 610724116 | 骆家坝又称惊军坝,在汉代就有了驻军,国遇夜惊军队而得名,是自古入川的重要集镇,后国商贾在此倒换骡马而更名骆镇。骆家坝革命历史悠久,早在清嘉庆初年白连教……[详细] | ||
子午镇 | 610724117 | 74.7km2 | 西乡县辖乡。1950年设子午乡,1959年为管理区,1965年建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4.5公里。面积74.7平方公里,人口0……[详细] | |
白勉峡镇 | 610724118 | 98km2 | 西乡县辖乡。1950年设白沔峡乡,1962年更名白勉峡管理区,1965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汉江南岸,距县城19.5公里。面积98平方……[详细] |
西乡县,古属梁州,东汉设城置县。现属陕西省汉中市,辖15个镇、8个乡:城关镇、杨河镇、柳树镇、沙河镇、私渡镇、桑园镇、白龙塘镇、古城镇、峡口镇、堰口镇、茶镇、高川镇、两河口镇、五里坝镇、大河镇、钟家沟乡、左溪乡、罗镇乡、司上乡、马家湾乡、三花石乡、子午乡、白勉峡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723500。行政区划代码:610724。区号:0916。拼音:Xixiang Xian。
该县位于汉中盆地东部,介于东经112.87与北纬35.17之间。县境东邻石泉、汉阴,南界镇巴和四川通江,北连洋县,西接城固南郑。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4.5公里,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海拔在371—2413米之间,山区丘陵面积占93.2%,平川占6.8%。全县辖25个乡镇,350个行政村,10.48万户,40.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2万人,农业劳动力17.7万个,有汉、回、苗等13个民族。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4.4oC,年平均降水量923.5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生态优异,素有“小江南”美誉。
历史
本县自蜀汉章武元年(221)建治至今,已历l769年(止于199O年),其间,隶属关系、疆域扩削、县名更易、治所迁移均变化巨大,据《薛志·建置志》云,曾有一城、二州、四郡、六县等设置。
建置沿革
夏、商(约公元前2l世纪一前11世纪)县地属梁州褒国附庸巴方。
西周(前lO27一前771)县地属雍州楚国。
东周(括春秋、战国)前期(前77O一前312),县地仍属楚有。周赧王三年(即楚怀王十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楚发生“丹阳之战",秦师获捷,乘胜占领楚之汉江中上游地区,直至战国末(前221),县地属秦国汉中郡。
秦(前22l一前2O7)县地属汉中郡成固县。
西汉(前2O6---25,包括新莽和更始政权)承袭秦制,仍行郡县。武帝元封五年(前1O6)分全国为十三州(郡),县地大部属益州汉中郡成固县,东北隅属汉中郡之安阳县。新莽地皇四年(23),公孙述割据益州,占有巴、汉,13年中,县地为公孙政权所辖。
东汉光武建武十二年(36),破蜀灭述,县地复归汉有,仍属益州汉中郡成固县。和帝永元七年(95)以班超平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食采于县地(括今镇巴),并建平西城(又名平阳城、定远城),为本县建城之始。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据汉中,复汉中郡名。郡名两更,县地仍属。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l9),刘备取汉中,县地归蜀。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分成固县南境置南乡县(即今西乡、镇巴二县地),从此本县脱离成固,独立行政,仍为蜀汉益州汉中郡领辖,设县治于归仁山(今镇巴县渔渡坝古城堡)。是年,蜀将张飞晋封“西乡侯",寄食采于南乡县。蜀汉后主炎兴元年,即魏元帝景元四年(263),曹魏灭蜀,分广汉、巴、涪陵以北7郡为梁州,本县归魏,属梁州汉中郡。
西晋统一中国后,武帝太康二年(281),因张飞封侯西乡,改南乡县为西乡县。
西乡县之得名,虽有数说,但以张飞食采之说较为可靠。治所由归仁山北移平西城,仍属梁州汉中郡。愍帝建兴元年(313),仇池氐杨难敌据汉中,次年,梁州人张咸起兵逐氐军,投归益州巴氐李雄,;由此本县遂为李雄所建之“大成"所有,行政隶属仍为梁州汉中郡。
东晋(括十六国)初,本县尚归成汉(即大成)所有。晋穆帝永和三年(347) 桓温伐蜀,成汉灭,本县归晋。东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 73),苻坚派兵攻取梁、益二州,本县遂为前秦占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桓冲遣将杨俭期收复汉中,本县复为晋土。安帝义熙元年(405),谯纵叛晋,割据梁,益,仇池氐王杨盛乘虚据汉中,以地请降后秦,但因杨盛窥伺两端,游离于东晋、后秦之间,东晋、后秦皆无实际管辖能力,汉中郡、县实为杨盛政权所辖。义熙九年(413),刘裕命益州刺史朱龄石灭谯纵,收复四川东晋王朝乘胜克汉中,本县再归晋。在东晋1O3年中,汉中郡县兵连祸结罗几易统治,但西乡县名未变,治地平西城未动,始终归梁州汉中郡所辖。
南北朝历刘宋、萧齐至萧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即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以汉中叛降北魏。北魏政权于县境(今峡口)设丰宁戍。改西乡县为丰宁县,寓五谷丰稔,四季咸宁之义。并立丰宁郡领丰宁县,郡县同驻丰宁戍,改属东梁州领辖,旧治平西城遂废。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北梁州刺史兰钦收复梁州,本县还梁,复西乡县名,治所仍驻丰宁戍,属北梁州汉中郡所辖。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侯景溯江犯江陵,梁萧绎(次年称帝)求救西魏,约许割让汉中。西魏乘机于废帝元钦元年(552),遣将达奚武占领汉中,本县又为西魏所有。西魏恢复北魏建置,废西乡县名,再立丰宁郡、丰宁县于丰宁戍。次年,析北梁州和直州(即北魏东梁州)之地置洋州于泾洋河口西岸蒿坪山之阳(即今四季河),以洋水为名,此为本县立州之始。洋州领洋州、怀昌、洋中、丰宁四郡。洋川郡辖黄金县;怀昌郡辖怀宁县;洋中郡无考,丰宁郡辖丰宁县。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觉代魏立周,本县即为北周所有,仍属洋州丰宁郡,县名驻地均无变动。
隋立,本县即属隋土。文帝开皇三年(583)撤郡,行州县两级制,时,丰宁县仍属洋州。炀帝大业元年(605)废州复郡。翌年撤梁、洋二州,合为汉川郡;改丰宁县复西乡县名(从此县名迄无更)多同时将县治由丰宁戍移往所废之洋州治地蒿坪山之阳,且立洋源镇(军事建置)于此,县镇同治,归汉川郡所辖。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废郡复州,析汉川郡之西乡、兴势、黄金三县,再立洋州于西乡州县同治蒿坪山之阳。七年(624)析西乡南境置洋源县(今镇巴县地)。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lO道,本县属山南道洋州辖。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调整区划,山南道分为东西二道,本县随洋州属山南西道。天宝元年(742)改洋州为洋川郡。十五年(756)郡治由西乡迁往兴道(贞观二十三年改兴势为兴道,今洋县)。
肃宗乾元元年(758)再撤郡复州,改洋川郡为洋州。一迁一改,本县仍属。代宗大历元年(766),洋源县治因兵事烧劫,侨驻本县白湍村(今古城子,亦为两晋至萧梁的西乡县治)。敬宗宝历元年(825)撤销洋源县,其地大部并入西乡县。僖宗光启三年(887),洋州设立武定军(军事建置)。昭宗景福元年 (892)风翔节度使岐王李茂贞以讨杨复恭为名,取凤、兴、洋三州。昭宗天复二年(902),朱温进入关中,把持朝政,杀戮大臣,四川王建乘机以假道勤王为名,占领兴元(汉中),洋州武定军节度使李思敬迎降,本县随洋州归前蜀。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即前蜀咸康元年,皇子魏王继岌伐蜀至兴州(略阳),前蜀武定军节度使王承肇即以洋州北降后唐,本县随之。后唐闵帝应顺元年 (934)正月,盂知祥遣将张业入兴元,武定军节度使孙汶韶又以洋州降后蜀,因避孟知祥讳,乃改洋州为源州,本县从属。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正月,宋将王全斌、刘光义灭后蜀,改源州复洋州,本县与兴势、黄金、真符同为洋州辖。宋太宗至道三年(997)改道为路,分全国为15路,本县随洋州属陕西路。神宗熙宁五年(1072)增建利州路,本县随洋州属之,县治仍驻蒿坪山之阳。
南宋仍行路、府(州、军)、县制。高宗绍兴十四年(1l44)利州路东西两分,本县归利州东路洋州辖。理宗端平元年(1234)金灭。次年,蒙古军入侵金、洋、梁(兴元)三州,战争屡年,西乡城毁治废达18年。宝祜元年(1253),即蒙古宪宗三年,忽必烈遣使戍守兴元诸州,“草创之初,未暇为经久之规",沿袭宋制,并利州东西两路为兴元路。本县归兴元路洋州辖。时,县城已毁,因陋就治于蒿坪山之阳。
自忽必烈在兴元诸州建立各级地方政权后,历19年始建国号为元,其时,本县已为元土。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全国设lO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增至11个),代“中书省"分治天下。从此,本县脱离洋州,改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元晚期县治方由蒿坪山之阳迁来今治。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 (1365),夏明玉珍取兴元,本县随之又属“大夏"6年。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O),大将徐达克兴元,改兴元路为汉中府,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分全国为13承宣布政使司,本县即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汉中府。
清世祖顺治三年(1646),肃亲王豪格遣将贝勒尼堪等进占汉中,县土遂归清有。清承明制,本县仍属陕西布政使司(后改称陕西巡抚部院,俗称陕西省)陕安道汉中府辖领。清仁宗嘉庆七年(1802)析本县南境24地置定远厅(今镇巴县)。
中华民国元年(19l2)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日成立临时政府,是时,陕西省已先宣告脱离清朝统治。民国2年并汉中、兴安 (安康)、商州为汉中道,本县属之。民国17年撤道,行省、县二级制,本县直属陕西省。民国24年,省下增设行政督察区(即专员公署,简称专区),本县属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治南郑)所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O月1日成立。同年12月5日,西乡解放。新中国行省、县两级制,省下分区设置行政督察机构。本县初属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公署,l951年属陕西省南郑区专员公署,1954年属陕西省汉中区专员公署,1955年6月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l968年属陕西省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l978年属陕西省汉中地区行政公署,1996年7月,汉中撤地设市后属汉中市至今。
农业资源:
西乡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茶叶基地县、瘦肉猪基地和樱桃产业基地县。全县有耕地47万亩,其中水田21万亩;林地266万亩,牧地68万亩,经济林20余万亩。年产粮食15万吨,西镇牛为全国良种黄牛之一,另外银杏、香菇、黑木耳、核桃、板栗、生漆、蚕茧、龙须草等林特产品也有一定规模,还产杜仲、天麻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
目前,西乡已成为全国第二大樱桃产业基地,近日又专程从农业科技大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请来专家,研究樱桃产业的深加工,在未来的几年里,相信樱桃产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由于西乡县地处汉中盆地东部,北由秦岭山脉阻挡,气候条件决定了西乡是一个适宜种植茶叶的地方,茶中极品的午子仙毫正是出自这里,近年来,政府大量发展种植茶叶,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大实惠。
以下地名与西乡县面积相当:
该县位于汉中盆地东部,介于东经112.87与北纬35.17之间。县境东邻石泉、汉阴,南界镇巴和四川通江,北连洋县,西接城固南郑。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4.5公里,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海拔在371—2413米之间,山区丘陵面积占93.2%,平川占6.8%。全县辖25个乡镇,350个行政村,10.48万户,40.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2万人,农业劳动力17.7万个,有汉、回、苗等13个民族。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4.4oC,年平均降水量923.5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生态优异,素有“小江南”美誉。
历史
本县自蜀汉章武元年(221)建治至今,已历l769年(止于199O年),其间,隶属关系、疆域扩削、县名更易、治所迁移均变化巨大,据《薛志·建置志》云,曾有一城、二州、四郡、六县等设置。
建置沿革
夏、商(约公元前2l世纪一前11世纪)县地属梁州褒国附庸巴方。
西周(前lO27一前771)县地属雍州楚国。
东周(括春秋、战国)前期(前77O一前312),县地仍属楚有。周赧王三年(即楚怀王十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楚发生“丹阳之战",秦师获捷,乘胜占领楚之汉江中上游地区,直至战国末(前221),县地属秦国汉中郡。
秦(前22l一前2O7)县地属汉中郡成固县。
西汉(前2O6---25,包括新莽和更始政权)承袭秦制,仍行郡县。武帝元封五年(前1O6)分全国为十三州(郡),县地大部属益州汉中郡成固县,东北隅属汉中郡之安阳县。新莽地皇四年(23),公孙述割据益州,占有巴、汉,13年中,县地为公孙政权所辖。
东汉光武建武十二年(36),破蜀灭述,县地复归汉有,仍属益州汉中郡成固县。和帝永元七年(95)以班超平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食采于县地(括今镇巴),并建平西城(又名平阳城、定远城),为本县建城之始。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据汉中,复汉中郡名。郡名两更,县地仍属。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l9),刘备取汉中,县地归蜀。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分成固县南境置南乡县(即今西乡、镇巴二县地),从此本县脱离成固,独立行政,仍为蜀汉益州汉中郡领辖,设县治于归仁山(今镇巴县渔渡坝古城堡)。是年,蜀将张飞晋封“西乡侯",寄食采于南乡县。蜀汉后主炎兴元年,即魏元帝景元四年(263),曹魏灭蜀,分广汉、巴、涪陵以北7郡为梁州,本县归魏,属梁州汉中郡。
西晋统一中国后,武帝太康二年(281),因张飞封侯西乡,改南乡县为西乡县。
西乡县之得名,虽有数说,但以张飞食采之说较为可靠。治所由归仁山北移平西城,仍属梁州汉中郡。愍帝建兴元年(313),仇池氐杨难敌据汉中,次年,梁州人张咸起兵逐氐军,投归益州巴氐李雄,;由此本县遂为李雄所建之“大成"所有,行政隶属仍为梁州汉中郡。
东晋(括十六国)初,本县尚归成汉(即大成)所有。晋穆帝永和三年(347) 桓温伐蜀,成汉灭,本县归晋。东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 73),苻坚派兵攻取梁、益二州,本县遂为前秦占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桓冲遣将杨俭期收复汉中,本县复为晋土。安帝义熙元年(405),谯纵叛晋,割据梁,益,仇池氐王杨盛乘虚据汉中,以地请降后秦,但因杨盛窥伺两端,游离于东晋、后秦之间,东晋、后秦皆无实际管辖能力,汉中郡、县实为杨盛政权所辖。义熙九年(413),刘裕命益州刺史朱龄石灭谯纵,收复四川东晋王朝乘胜克汉中,本县再归晋。在东晋1O3年中,汉中郡县兵连祸结罗几易统治,但西乡县名未变,治地平西城未动,始终归梁州汉中郡所辖。
南北朝历刘宋、萧齐至萧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即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以汉中叛降北魏。北魏政权于县境(今峡口)设丰宁戍。改西乡县为丰宁县,寓五谷丰稔,四季咸宁之义。并立丰宁郡领丰宁县,郡县同驻丰宁戍,改属东梁州领辖,旧治平西城遂废。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北梁州刺史兰钦收复梁州,本县还梁,复西乡县名,治所仍驻丰宁戍,属北梁州汉中郡所辖。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侯景溯江犯江陵,梁萧绎(次年称帝)求救西魏,约许割让汉中。西魏乘机于废帝元钦元年(552),遣将达奚武占领汉中,本县又为西魏所有。西魏恢复北魏建置,废西乡县名,再立丰宁郡、丰宁县于丰宁戍。次年,析北梁州和直州(即北魏东梁州)之地置洋州于泾洋河口西岸蒿坪山之阳(即今四季河),以洋水为名,此为本县立州之始。洋州领洋州、怀昌、洋中、丰宁四郡。洋川郡辖黄金县;怀昌郡辖怀宁县;洋中郡无考,丰宁郡辖丰宁县。西魏恭帝三年(556)宇文觉代魏立周,本县即为北周所有,仍属洋州丰宁郡,县名驻地均无变动。
隋立,本县即属隋土。文帝开皇三年(583)撤郡,行州县两级制,时,丰宁县仍属洋州。炀帝大业元年(605)废州复郡。翌年撤梁、洋二州,合为汉川郡;改丰宁县复西乡县名(从此县名迄无更)多同时将县治由丰宁戍移往所废之洋州治地蒿坪山之阳,且立洋源镇(军事建置)于此,县镇同治,归汉川郡所辖。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废郡复州,析汉川郡之西乡、兴势、黄金三县,再立洋州于西乡州县同治蒿坪山之阳。七年(624)析西乡南境置洋源县(今镇巴县地)。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lO道,本县属山南道洋州辖。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调整区划,山南道分为东西二道,本县随洋州属山南西道。天宝元年(742)改洋州为洋川郡。十五年(756)郡治由西乡迁往兴道(贞观二十三年改兴势为兴道,今洋县)。
肃宗乾元元年(758)再撤郡复州,改洋川郡为洋州。一迁一改,本县仍属。代宗大历元年(766),洋源县治因兵事烧劫,侨驻本县白湍村(今古城子,亦为两晋至萧梁的西乡县治)。敬宗宝历元年(825)撤销洋源县,其地大部并入西乡县。僖宗光启三年(887),洋州设立武定军(军事建置)。昭宗景福元年 (892)风翔节度使岐王李茂贞以讨杨复恭为名,取凤、兴、洋三州。昭宗天复二年(902),朱温进入关中,把持朝政,杀戮大臣,四川王建乘机以假道勤王为名,占领兴元(汉中),洋州武定军节度使李思敬迎降,本县随洋州归前蜀。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即前蜀咸康元年,皇子魏王继岌伐蜀至兴州(略阳),前蜀武定军节度使王承肇即以洋州北降后唐,本县随之。后唐闵帝应顺元年 (934)正月,盂知祥遣将张业入兴元,武定军节度使孙汶韶又以洋州降后蜀,因避孟知祥讳,乃改洋州为源州,本县从属。
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正月,宋将王全斌、刘光义灭后蜀,改源州复洋州,本县与兴势、黄金、真符同为洋州辖。宋太宗至道三年(997)改道为路,分全国为15路,本县随洋州属陕西路。神宗熙宁五年(1072)增建利州路,本县随洋州属之,县治仍驻蒿坪山之阳。
南宋仍行路、府(州、军)、县制。高宗绍兴十四年(1l44)利州路东西两分,本县归利州东路洋州辖。理宗端平元年(1234)金灭。次年,蒙古军入侵金、洋、梁(兴元)三州,战争屡年,西乡城毁治废达18年。宝祜元年(1253),即蒙古宪宗三年,忽必烈遣使戍守兴元诸州,“草创之初,未暇为经久之规",沿袭宋制,并利州东西两路为兴元路。本县归兴元路洋州辖。时,县城已毁,因陋就治于蒿坪山之阳。
自忽必烈在兴元诸州建立各级地方政权后,历19年始建国号为元,其时,本县已为元土。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全国设lO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增至11个),代“中书省"分治天下。从此,本县脱离洋州,改属陕西行中书省兴元路。元晚期县治方由蒿坪山之阳迁来今治。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 (1365),夏明玉珍取兴元,本县随之又属“大夏"6年。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O),大将徐达克兴元,改兴元路为汉中府,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分全国为13承宣布政使司,本县即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汉中府。
清世祖顺治三年(1646),肃亲王豪格遣将贝勒尼堪等进占汉中,县土遂归清有。清承明制,本县仍属陕西布政使司(后改称陕西巡抚部院,俗称陕西省)陕安道汉中府辖领。清仁宗嘉庆七年(1802)析本县南境24地置定远厅(今镇巴县)。
中华民国元年(19l2)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日成立临时政府,是时,陕西省已先宣告脱离清朝统治。民国2年并汉中、兴安 (安康)、商州为汉中道,本县属之。民国17年撤道,行省、县二级制,本县直属陕西省。民国24年,省下增设行政督察区(即专员公署,简称专区),本县属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治南郑)所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O月1日成立。同年12月5日,西乡解放。新中国行省、县两级制,省下分区设置行政督察机构。本县初属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公署,l951年属陕西省南郑区专员公署,1954年属陕西省汉中区专员公署,1955年6月属陕西省汉中专员公署,l968年属陕西省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l978年属陕西省汉中地区行政公署,1996年7月,汉中撤地设市后属汉中市至今。
农业资源:
西乡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茶叶基地县、瘦肉猪基地和樱桃产业基地县。全县有耕地47万亩,其中水田21万亩;林地266万亩,牧地68万亩,经济林20余万亩。年产粮食15万吨,西镇牛为全国良种黄牛之一,另外银杏、香菇、黑木耳、核桃、板栗、生漆、蚕茧、龙须草等林特产品也有一定规模,还产杜仲、天麻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
目前,西乡已成为全国第二大樱桃产业基地,近日又专程从农业科技大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请来专家,研究樱桃产业的深加工,在未来的几年里,相信樱桃产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由于西乡县地处汉中盆地东部,北由秦岭山脉阻挡,气候条件决定了西乡是一个适宜种植茶叶的地方,茶中极品的午子仙毫正是出自这里,近年来,政府大量发展种植茶叶,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大实惠。
以下地名与西乡县面积相当:
西乡县特产与美食
午子仙毫
汉中仙毫
荠菜饺子
浆水拌汤
李老幺烧鸡
西乡绿茶
西乡菜豆腐
西乡茶叶
到西乡县必去著名景点
樱桃沟景区
万亩观光茶园
太白洞风景区
七星湖风景区
鹿龄寺
枣园湖公园
西乡茶园
午子山
西乡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西乡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陕西汉中市西乡县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当前手机版本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