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陕西宝鸡市扶风县
> 陕西 > 宝鸡市 > 扶风县
陕西宝鸡市扶风县
查看地图
行政代码:610324 | 行政级别:县 |
长途区号:0917 | 车牌号码:陕C |
人口:约42.8万人 | 人口密度:570人/km2 |
面积:751km2 | 邮政编码:721000 |
身份证前六位:610324 | 隶属政区: 宝鸡市 |
行政区划:城关镇 天度镇 午井镇 绛帐镇 段家镇 杏林镇 召公镇 法门镇 | |
扶风县相关网站: 扶风县旅游指南 扶风县特产介绍 宝鸡品牌网 宝鸡旅游指南 宝鸡特产介绍 陕西品牌网 陕西旅游指南 陕西特产介绍 |
行政代码 | 面积 | 驻地 | 简介 | |
城关镇 | 610324100 | 74km2 | 城关镇地处扶风县城乡结合部,位于西宝公路北线和扶绛公路、法汤二级公路交汇处,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人居中心。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10.3万亩,……[详细] | |
天度镇 | 610324101 | 46km2 | 天度镇位于县城北部的乔山脚下,距县城20公里,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4.5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全镇辖10个村62个村民小组,21384人。扶天、……[详细] | |
午井镇 | 610324102 | 55km2 | 午井镇位于县城西南七公里处,东与段家镇相连,南与眉县接壤,西与岐山毗邻,北与城关镇相望。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详细] | |
绛帐镇 | 610324103 | 56km2 | 绛帐镇地处陇海沿线,渭水之滨,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373亩,人口48289人。辖17个行政村。 绛帐以汉大夫马融设帐讲学而闻名遐尔……[详细] | |
段家镇 | 610324104 | 32.4km2 | 段家镇位于扶风县中南部,地处扶风县城与绛帐工业园区中间,距县城7公里,东与杨凌高科技示范区毗邻,扶绛公路、法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境内……[详细] | |
杏林镇 | 610324105 | 36km2 | 杏林,相传宋代医家石泰住此为人医病,痊愈者栽杏树为报,久之杏树成林而得名。杏林镇区位于扶风县的东大门,距县城15公里,东与武功县相连,南与杨凌示范区相临……[详细] | |
召公镇 | 610324106 | 42km2 | 召公镇,又名“菊村”,因周朝时召公在此设坛讲学而得名,是扶风县五大镇之一。与咸阳地区的乾县、武功县毗邻,自古就有“鸡鸣一声听三县”之美誉。全镇辖15 ……[详细] | |
法门镇 | 610324107 | 法门镇地处乔山脚下,距县城北偏东城10公里处,镇名以镇区中有法门寺而得名,是闻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法门寺所在地,也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今交通非常便利,……[详细] |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湋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9镇2乡,169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2.8万。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太白乡。
自然
地势:北高南低,以黄土高原为主。地形可分为三部分:北部为山区;中部为高原 区,是本县主要农耕区;南部平原区为粮棉高产区。县城海拔590米。
气候: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4℃,极端最高气温42.7℃,极端最低气温—1 9.5℃,年均降水量592毫米,无霜期209天。夏多暴雨,间有伏旱,晚霜冻易使小麦受害。
河流:境内有渭河、玮河、漆水河、 美水河,七星河等8条河流,属渭河水系。
矿藏:主要有青色碳酸钙、大理石、沙卵石等。
经济
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次为高粱、谷子、豆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古迹
周原遗址位于县城北9千米处,是西周古京都之遗址,以“青铜器之乡”而闻名中外。法门寺在县北法门镇,相传始建于东汉,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寺内有1 3层8棱宝塔1座,高48米,1981年倒塌,1986年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已有1700年历史的“地下宝库”,内有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和大批珍贵文物。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多方重视,不仅修复原塔,并扩建成法门寺博物馆。现在法门寺已成为陕西西线旅游龙头和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还有隋文帝泰陵、东汉班固墓、扶风城隍庙、唐代杨珣碑、杨珣墓 、东汉马援墓以及姜塬遗址、王家台遗址等6处遗址。
扶风历史名人大全
1.马援.东汉初年大将军。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公元前14年生,公元49年卒。新莽末,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光武帝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汉建武11年任陇西太守,率军击破先零羌。建武17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
曾在西北养马,得专家传授,发展了相马法,著有《铜马相法》。马援为扶风马家祖先,后世出过许多名人。马腾、马超、马均等为其后裔。
今扶风县城关镇伏波村有马援墓。世界各地的马家后裔寻根问祖,还在扶风举办过马氏宗亲会
2.班超 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安陵(今扶风县城关镇南台村)人,班固弟。32年生,102年卒。永平16年从窦固出击北匈奴贵族,旋奉命率吏士36人赴西域。攻杀派驻鄯善的人员,又废亲附匈奴的疏勒王,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章帝初,在疏勒等地坚守,从章和元年到永元6年,陆续平定莎车、龟兹等地贵族叛乱,并击退月氏的入侵,保护了西域各族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任西域都护,后封定远侯。在西域活动达31年,永元14年回洛阳,病死。
3.班固 .东汉文学家、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父班彪曾著《史记后传》百余篇。父死承其业,续写《史记后传》,被人告发私改国史,入狱,弟班超为之辩白,始获赦。后为兰台令史,与陈忠等写成《世祖本纪》,迁为升郎、典校秘书,受命编写《汉书》。章武帝时任玄武司马。建初4年随将军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作《燕然山铭》以记功。后因窦宪擅权被杀,受到牵连,死于狱中。《汉书》尚未完成的八“表”及《天文志》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续完成。
班固曾根据诸儒观点整理成《白虎通义》,擅长作赋,有《两都赋》、《终南山赋》等,后人集有《班兰台集》。
今扶风境内沿西宝北线公路傍边的太白乡浪店村有班固墓。
4. 班勇 .东汉将领。字宜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超子。汉安帝时,匈奴贵族攻扰西域,他任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前往西域,与龟兹合兵击走匈奴伊蠡王。永建元年,领导西域各族大破北匈奴呼衍王,进一步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著《西域记》,为《后汉书.西域传》所依据
5.窦宪 .东汉大臣。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生年不详,92年卒。妹为章帝皇后,章帝死,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他为侍中,操纵朝政。不久,任车骑将军,永元元年率兵击败北匈奴,直追至燕山。后任大将军,刺史守令等地方官多出其门,弟兄横暴京师。4年,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灭窦氏,他因而自杀。
6.耿秉.东汉将领。字伯初,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生年不详,91年卒。
明帝时,任驸马都尉。永平17年,与窦固率兵击败北匈奴。后任征西将军。永元元年与窦宪率兵击败北匈奴,封美阳侯。
7.窦固 . 东汉将领。字孟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生年不详,88年卒。汉明帝时,任奉车都尉,与骑都尉耿忠率兵一万二千骑,出酒泉塞至天山击北匈奴呼衍王,追至蒲类海。又与耿秉等出玉门,击败北匈奴贵族在车师一带的势力。后历任光禄勋、卫尉
8.耿恭 .东汉将领。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明帝时,任戊己校尉。后驻西域疏勒城遭北匈奴围攻,坚守不屈。建初元年,汉军来援,率领坚持到最后的26人与援军会合,且战且行,奋战三月,到玉门关时所部生还的仅13人。当时称他“节过苏武”。
9.马融 .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字寄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从孙。79年生,166年卒。
曾任效书郎、议朗、南郡太守等职。俊才善文,以病免官后居家讲学。他常坐高堂,施绛纱为帐,前授先徒,后列女乐,对魏晋清谈家的破弃礼教有一定影响。马融博通古文经籍,世称“通儒”,他的学说综合各家,在儒家发展史上带有开创性的工作。经学著作多已佚失。
今扶风县绛帐镇为其讲学时设帐的地方,陇海铁路有绛帐火车站.
10.马腾 .东汉末年将领。字汉寿,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汉灵帝末年,西部边民叛乱,马腾应募从军,因战功累迁为征西将军。汉献帝时,受曹操绥抚,为保卫关中立下汗马功劳,入京师封为卫尉。后因其子马超归降刘备,为操所杀。葬于许昌石梁河畔,今许昌有马腾墓。
11.马超 .三国时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字孟起,176年生,222年卒。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马腾之子,东汉末年随父起兵,后领马腾部属于凉州,人称西凉马超。魏建安16年率部攻曹操,在潼关为操所败,还居凉州。后为杨阜等所逐,率兵依附张鲁,继归刘备,任骠骑将军,后被晋封邰乡侯。
12.马钧.三国时机械、发明家。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初在魏国作博士(学官),魏明帝太和元年至景初3年(277—239)任给事中。
自幼好学,设计出翻车(即后来的龙骨水车),是当时最先进的提水机械之一。改进织布机使工效提高4—5倍。还设计制造指南车,改进诸葛亮的连弩,创造攻城武器“输转发石机机。
13.马磷(换石字旁为王字旁) . 唐朝大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马援后裔,721年生,777年卒。读《汉书.马援传》,仗剑从戎,投安西(今吐鲁番)节度使,15年屡建奇功,官至左右金吾卫将军。
天宝中,任镇西节度使,率精兵三千赴凤翔,唐肃宗委以东讨叛军重任,破叛军于陕州一带。宝应元年(762年)唐各路大军与史朝义叛军十万之众会战洛阳。他身先士卒,率五百铁骑三进三出敌阵,叛军大败溃逃。
广德二年,(764年),奉命防卫西北,与吐蕃、回讫进行了“凤翔之战”、“彬武之战”、“潘原之战”,使唐京畿免受侵扰。多次受到嘉奖,累迁检校左仆射知省事,进封扶风郡王。大历12年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注:历史上的扶风并非局限于现在的扶风县,请参照下面的“沿革”栏目。
交通
陇海铁路、西宝高速路、西宝公路北线横贯东西,从南部过境。法汤高速路为游览法门寺和汤峪提供了很大方便。
建制沿革
原始社会神农氏时期,县属姜氏国(部族)。
黄帝时期,属岐伯国(部落),后稷周国(部落)。
尧舜时代,为周始祖弃的封地,属后稷有邰氏。
西周时,属岐邑,为京畿。
东周时,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在今境内法门镇始设美阳县,揉谷乡法禧村设邰县,属内史。
西汉时,美阳县、邰县始归雍国,后属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归右扶风辖领。新莽时属扶风县都尉大夫府。
东汉时,美阳县辖区未变。南部邰县改为武功县。
三国时,美阳、武功县治未变,归扶风郡辖领。
西晋时,美阳县属扶风国,武功县属始平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美阳县。在今县北部、岐山县东北部设周城县,美阳县并入周城县,治城在今周原遗址,归平秦郡。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撤武功县,在武功县治姜塬嘴设美阳县,辖今县南部、武功县全部和太白、骆谷、邰亭等地,归武功郡辖领。
北周天和四年(569),移美阳县治崇正镇。建德三年(574),移周城县治于眉城,在原周城县址设三龙县;撤美阳县,县地归岐山。置武功县治于中亭川(今武功镇)。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改三龙县为岐山县,治城在岐山(今箭括岭)南十里。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在武功长宁镇始设扶风县(俗称东扶风),在今县址设纬川县。太宗贞观元年(627),撤扶风县,贞观八年(634)改纬川县为扶风县,在今法门镇设置岐阳县。元和三年(808)撤岐阳县。
五代后梁、唐、晋、汉、周时,扶风县设置未变,归凤翔府辖。
北宋时,县置未变。
南宋初(1127),金人统治北方,更名扶兴县。后又复原名,归凤翔府辖。元、明、清时,县名和治城均未变更。元时属陕西行中省凤翔府辖,明清归陕西布政使司凤翔府辖。
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二十四至三十八年(1935—1949),归宝鸡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
1949年7月13日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宝鸡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并入兴平县。1961年8月从兴平县分出至今,隶属宝鸡市。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扶风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二OO七年十二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旅游强县”。
二OO八年5月被陕西省命名为省级“平安县”。
2008年被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风味小吃
扶风鹿糕馍
上等面粉加白糖、油料、五香粉等配料烤制而成。馍面饰有鹿形图案。色泽白亮,味道香甜,煮不散烂,贮不霉变。过去远游多携带食用。
扶风鹿糕馍
“岐山挂面,凤翔的酒,扶风鹿糕京里走”。这是关中西府一带流传的关于名特产品的民谣。扶风鹿糕是一种烤馍,是久享盛名的地方风味食品。
扶风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的发祥地。唐置为湋川县,后改名扶风县。这里地处渭河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腴。古老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也孕育丁不少名特食品。凡到过扶风县的人,几乎无不盛赞扶风鹿糕馍独具特色,别有风味,酥香可口。
扶风鹿糕馍是一种圆形的烙馍,又名鹿糕干粮。形似满月,碗口大小,厚寸许,皮薄如纸,内外一色,白中略带乳黄,背面微微隆起,正面中间有一小小圆坑,坑中装饰有一胭脂印染的朱红小梅花鹿图案,故名“鹿糕”。整个造型别致奇巧,宛若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扶风鹿糕的产生,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由重阳节的应节食品“重阳糕”演变而来。《岁时记》云:“民间九月九日,以粉面蒸糕,上置小鹿数枚,号食禄糕。”《唐六典·膳部》又称它为“九日麻葛糕”。这里的“上置小鹿”就是在糕面上缀饰有鹿的图案。唐时建都长安,由于扶风鹿糕是一种远近闻名的食品,进京办事皆带糕,作为旅途食品,或馈赠京城亲朋好友,便流传下“扶风鹿糕京城走”的美言。
扶风鹿糕的制作,是选用上等小麦特制的细白面粉,先合水发酵,后搅拌揉搓,调得十分干硬,再加香油或猪板油、鸡蛋及五香调料,用木杠在案板上反复压揉,直压得光如泥,再揉成长条,等分成团制饼,放在锅中,先武火后文火慢慢烘烤即成。有咸、甜两种。不干不硬,不顽不软,脆酥香醇,美味可口,久贮不霉变。因而,凡外地来扶风之人,除一饱口福之后,走时总要带上一些,作为旅途美食干粮,或带回家中以作珍品,供家人亲朋品尝。扶风本地人,四时八节走亲会友,也总要带“鹿糕馍”,作为上等礼品以表敬意。
岁月流逝,历经沧桑。在扶风县东四堡还有一丘成老汉以制作“扶风鹿糕”而出名的传说。如今扶风县制做鹿糕最为有名的,当数城关东四村八旬老人王书祥家,0三代均以制做“扶风鹿糕”营生。他制做的鹿糕,味道更加新鲜。
以下地名与扶风县面积相当:
自然
地势:北高南低,以黄土高原为主。地形可分为三部分:北部为山区;中部为高原 区,是本县主要农耕区;南部平原区为粮棉高产区。县城海拔590米。
气候: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4℃,极端最高气温42.7℃,极端最低气温—1 9.5℃,年均降水量592毫米,无霜期209天。夏多暴雨,间有伏旱,晚霜冻易使小麦受害。
河流:境内有渭河、玮河、漆水河、 美水河,七星河等8条河流,属渭河水系。
矿藏:主要有青色碳酸钙、大理石、沙卵石等。
经济
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次为高粱、谷子、豆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古迹
周原遗址位于县城北9千米处,是西周古京都之遗址,以“青铜器之乡”而闻名中外。法门寺在县北法门镇,相传始建于东汉,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寺内有1 3层8棱宝塔1座,高48米,1981年倒塌,1986年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已有1700年历史的“地下宝库”,内有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和大批珍贵文物。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多方重视,不仅修复原塔,并扩建成法门寺博物馆。现在法门寺已成为陕西西线旅游龙头和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还有隋文帝泰陵、东汉班固墓、扶风城隍庙、唐代杨珣碑、杨珣墓 、东汉马援墓以及姜塬遗址、王家台遗址等6处遗址。
扶风历史名人大全
1.马援.东汉初年大将军。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公元前14年生,公元49年卒。新莽末,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光武帝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汉建武11年任陇西太守,率军击破先零羌。建武17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
曾在西北养马,得专家传授,发展了相马法,著有《铜马相法》。马援为扶风马家祖先,后世出过许多名人。马腾、马超、马均等为其后裔。
今扶风县城关镇伏波村有马援墓。世界各地的马家后裔寻根问祖,还在扶风举办过马氏宗亲会
2.班超 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安陵(今扶风县城关镇南台村)人,班固弟。32年生,102年卒。永平16年从窦固出击北匈奴贵族,旋奉命率吏士36人赴西域。攻杀派驻鄯善的人员,又废亲附匈奴的疏勒王,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章帝初,在疏勒等地坚守,从章和元年到永元6年,陆续平定莎车、龟兹等地贵族叛乱,并击退月氏的入侵,保护了西域各族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任西域都护,后封定远侯。在西域活动达31年,永元14年回洛阳,病死。
3.班固 .东汉文学家、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父班彪曾著《史记后传》百余篇。父死承其业,续写《史记后传》,被人告发私改国史,入狱,弟班超为之辩白,始获赦。后为兰台令史,与陈忠等写成《世祖本纪》,迁为升郎、典校秘书,受命编写《汉书》。章武帝时任玄武司马。建初4年随将军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作《燕然山铭》以记功。后因窦宪擅权被杀,受到牵连,死于狱中。《汉书》尚未完成的八“表”及《天文志》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续完成。
班固曾根据诸儒观点整理成《白虎通义》,擅长作赋,有《两都赋》、《终南山赋》等,后人集有《班兰台集》。
今扶风境内沿西宝北线公路傍边的太白乡浪店村有班固墓。
4. 班勇 .东汉将领。字宜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超子。汉安帝时,匈奴贵族攻扰西域,他任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前往西域,与龟兹合兵击走匈奴伊蠡王。永建元年,领导西域各族大破北匈奴呼衍王,进一步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著《西域记》,为《后汉书.西域传》所依据
5.窦宪 .东汉大臣。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生年不详,92年卒。妹为章帝皇后,章帝死,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他为侍中,操纵朝政。不久,任车骑将军,永元元年率兵击败北匈奴,直追至燕山。后任大将军,刺史守令等地方官多出其门,弟兄横暴京师。4年,和帝与宦官郑众定议诛灭窦氏,他因而自杀。
6.耿秉.东汉将领。字伯初,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生年不详,91年卒。
明帝时,任驸马都尉。永平17年,与窦固率兵击败北匈奴。后任征西将军。永元元年与窦宪率兵击败北匈奴,封美阳侯。
7.窦固 . 东汉将领。字孟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生年不详,88年卒。汉明帝时,任奉车都尉,与骑都尉耿忠率兵一万二千骑,出酒泉塞至天山击北匈奴呼衍王,追至蒲类海。又与耿秉等出玉门,击败北匈奴贵族在车师一带的势力。后历任光禄勋、卫尉
8.耿恭 .东汉将领。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明帝时,任戊己校尉。后驻西域疏勒城遭北匈奴围攻,坚守不屈。建初元年,汉军来援,率领坚持到最后的26人与援军会合,且战且行,奋战三月,到玉门关时所部生还的仅13人。当时称他“节过苏武”。
9.马融 .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字寄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从孙。79年生,166年卒。
曾任效书郎、议朗、南郡太守等职。俊才善文,以病免官后居家讲学。他常坐高堂,施绛纱为帐,前授先徒,后列女乐,对魏晋清谈家的破弃礼教有一定影响。马融博通古文经籍,世称“通儒”,他的学说综合各家,在儒家发展史上带有开创性的工作。经学著作多已佚失。
今扶风县绛帐镇为其讲学时设帐的地方,陇海铁路有绛帐火车站.
10.马腾 .东汉末年将领。字汉寿,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汉灵帝末年,西部边民叛乱,马腾应募从军,因战功累迁为征西将军。汉献帝时,受曹操绥抚,为保卫关中立下汗马功劳,入京师封为卫尉。后因其子马超归降刘备,为操所杀。葬于许昌石梁河畔,今许昌有马腾墓。
11.马超 .三国时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字孟起,176年生,222年卒。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马腾之子,东汉末年随父起兵,后领马腾部属于凉州,人称西凉马超。魏建安16年率部攻曹操,在潼关为操所败,还居凉州。后为杨阜等所逐,率兵依附张鲁,继归刘备,任骠骑将军,后被晋封邰乡侯。
12.马钧.三国时机械、发明家。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初在魏国作博士(学官),魏明帝太和元年至景初3年(277—239)任给事中。
自幼好学,设计出翻车(即后来的龙骨水车),是当时最先进的提水机械之一。改进织布机使工效提高4—5倍。还设计制造指南车,改进诸葛亮的连弩,创造攻城武器“输转发石机机。
13.马磷(换石字旁为王字旁) . 唐朝大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马援后裔,721年生,777年卒。读《汉书.马援传》,仗剑从戎,投安西(今吐鲁番)节度使,15年屡建奇功,官至左右金吾卫将军。
天宝中,任镇西节度使,率精兵三千赴凤翔,唐肃宗委以东讨叛军重任,破叛军于陕州一带。宝应元年(762年)唐各路大军与史朝义叛军十万之众会战洛阳。他身先士卒,率五百铁骑三进三出敌阵,叛军大败溃逃。
广德二年,(764年),奉命防卫西北,与吐蕃、回讫进行了“凤翔之战”、“彬武之战”、“潘原之战”,使唐京畿免受侵扰。多次受到嘉奖,累迁检校左仆射知省事,进封扶风郡王。大历12年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注:历史上的扶风并非局限于现在的扶风县,请参照下面的“沿革”栏目。
交通
陇海铁路、西宝高速路、西宝公路北线横贯东西,从南部过境。法汤高速路为游览法门寺和汤峪提供了很大方便。
建制沿革
原始社会神农氏时期,县属姜氏国(部族)。
黄帝时期,属岐伯国(部落),后稷周国(部落)。
尧舜时代,为周始祖弃的封地,属后稷有邰氏。
西周时,属岐邑,为京畿。
东周时,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在今境内法门镇始设美阳县,揉谷乡法禧村设邰县,属内史。
西汉时,美阳县、邰县始归雍国,后属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归右扶风辖领。新莽时属扶风县都尉大夫府。
东汉时,美阳县辖区未变。南部邰县改为武功县。
三国时,美阳、武功县治未变,归扶风郡辖领。
西晋时,美阳县属扶风国,武功县属始平郡。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美阳县。在今县北部、岐山县东北部设周城县,美阳县并入周城县,治城在今周原遗址,归平秦郡。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撤武功县,在武功县治姜塬嘴设美阳县,辖今县南部、武功县全部和太白、骆谷、邰亭等地,归武功郡辖领。
北周天和四年(569),移美阳县治崇正镇。建德三年(574),移周城县治于眉城,在原周城县址设三龙县;撤美阳县,县地归岐山。置武功县治于中亭川(今武功镇)。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改三龙县为岐山县,治城在岐山(今箭括岭)南十里。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在武功长宁镇始设扶风县(俗称东扶风),在今县址设纬川县。太宗贞观元年(627),撤扶风县,贞观八年(634)改纬川县为扶风县,在今法门镇设置岐阳县。元和三年(808)撤岐阳县。
五代后梁、唐、晋、汉、周时,扶风县设置未变,归凤翔府辖。
北宋时,县置未变。
南宋初(1127),金人统治北方,更名扶兴县。后又复原名,归凤翔府辖。元、明、清时,县名和治城均未变更。元时属陕西行中省凤翔府辖,明清归陕西布政使司凤翔府辖。
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二十四至三十八年(1935—1949),归宝鸡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
1949年7月13日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宝鸡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并入兴平县。1961年8月从兴平县分出至今,隶属宝鸡市。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扶风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二OO七年十二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旅游强县”。
二OO八年5月被陕西省命名为省级“平安县”。
2008年被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风味小吃
扶风鹿糕馍
上等面粉加白糖、油料、五香粉等配料烤制而成。馍面饰有鹿形图案。色泽白亮,味道香甜,煮不散烂,贮不霉变。过去远游多携带食用。
扶风鹿糕馍
“岐山挂面,凤翔的酒,扶风鹿糕京里走”。这是关中西府一带流传的关于名特产品的民谣。扶风鹿糕是一种烤馍,是久享盛名的地方风味食品。
扶风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的发祥地。唐置为湋川县,后改名扶风县。这里地处渭河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腴。古老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也孕育丁不少名特食品。凡到过扶风县的人,几乎无不盛赞扶风鹿糕馍独具特色,别有风味,酥香可口。
扶风鹿糕馍是一种圆形的烙馍,又名鹿糕干粮。形似满月,碗口大小,厚寸许,皮薄如纸,内外一色,白中略带乳黄,背面微微隆起,正面中间有一小小圆坑,坑中装饰有一胭脂印染的朱红小梅花鹿图案,故名“鹿糕”。整个造型别致奇巧,宛若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扶风鹿糕的产生,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由重阳节的应节食品“重阳糕”演变而来。《岁时记》云:“民间九月九日,以粉面蒸糕,上置小鹿数枚,号食禄糕。”《唐六典·膳部》又称它为“九日麻葛糕”。这里的“上置小鹿”就是在糕面上缀饰有鹿的图案。唐时建都长安,由于扶风鹿糕是一种远近闻名的食品,进京办事皆带糕,作为旅途食品,或馈赠京城亲朋好友,便流传下“扶风鹿糕京城走”的美言。
扶风鹿糕的制作,是选用上等小麦特制的细白面粉,先合水发酵,后搅拌揉搓,调得十分干硬,再加香油或猪板油、鸡蛋及五香调料,用木杠在案板上反复压揉,直压得光如泥,再揉成长条,等分成团制饼,放在锅中,先武火后文火慢慢烘烤即成。有咸、甜两种。不干不硬,不顽不软,脆酥香醇,美味可口,久贮不霉变。因而,凡外地来扶风之人,除一饱口福之后,走时总要带上一些,作为旅途美食干粮,或带回家中以作珍品,供家人亲朋品尝。扶风本地人,四时八节走亲会友,也总要带“鹿糕馍”,作为上等礼品以表敬意。
岁月流逝,历经沧桑。在扶风县东四堡还有一丘成老汉以制作“扶风鹿糕”而出名的传说。如今扶风县制做鹿糕最为有名的,当数城关东四村八旬老人王书祥家,0三代均以制做“扶风鹿糕”营生。他制做的鹿糕,味道更加新鲜。
以下地名与扶风县面积相当:
扶风县特产与美食
扶风烙面皮
扶风一口香
西府醋粉
鹿糕馍
扶风鹿糕馍
到扶风县必去著名景点
法门寺
周原博物馆
贤山寺
东观山 中观山 西观山
关中风情园
周原遗址
韦水倒虹
东方大佛宫
扶风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扶风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当前手机版本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