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晋中灵石县

山西晋中灵石县

行政代码:140729 | 行政级别:县 |
长途区号:0354 | 车牌号码:晋K |
人口:约25.1万人 | 人口密度:208人/km2 |
面积:1206km2 | 邮政编码:030600 |
身份证前六位:140729 | 隶属政区: 晋中 |
行政区划:东城管理委员会 西城管理委员会 北城管理委员会 翠峰镇 静升镇 两渡镇 夏门镇 南关镇 段纯镇 马和乡 英武乡 王禹乡 坛镇乡 粱家焉乡 交口乡 | |
灵石县相关网站: 灵石县旅游指南 灵石县特产介绍 晋中品牌网 晋中旅游指南 晋中特产介绍 山西品牌网 山西旅游指南 山西特产介绍 |
行政代码 | 面积 | 驻地 | 简介 | |
东城管理委员会 | 140729001 | 东城管理委员会位于山西晋中灵石县。下辖: 140729001001 121 朝阳社区居民委员会 140729001002 121 光明社区居民委员……[详细] | ||
西城管理委员会 | 140729002 | 西城管理委员会位于山西晋中灵石县。下辖: 140729002001 121 仁里社区居民委员会 140729002002 121 滨河社区居民委员……[详细] | ||
北城管理委员会 | 140729003 | 北城管理委员会位于山西晋中灵石县。下辖: 140729003001 121 愉苑社区居民委员会 140729003002 121 兴安社区居民委员……[详细] | ||
翠峰镇 | 140729100 | 翠峰镇位于山西晋中灵石县。下辖: 140729100200 122 翠峰村委会 140729100201 121 东滩村委会 14072910……[详细] | ||
静升镇 | 140729101 | 60km2 | 灵石县辖镇。1958年设静升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2万。108国道过境。辖静升、旗介、集广、尹方、……[详细] | |
两渡镇 | 140729102 | 98.5km2 | "灵石县辖镇。1958年设两渡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98.5平方公里,人口2.8万。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公路过……[详细] | |
夏门镇 | 140729103 | 96km2 | "灵石县辖镇。1958年设夏门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府10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1.5万。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公路过境……[详细] 夏门村 | |
南关镇 | 140729104 | 南关镇位于山西晋中灵石县。下辖: 140729104001 121 镇域社区居民委员会 140729104002 121 河-区居民委会员 ……[详细] | ||
段纯镇 | 140729105 | 85km2 | 灵石县辖镇。1958年设段纯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3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1.5万。通公路。辖段纯、杜家滩、张志沟、云义、志家……[详细] | |
马和乡 | 140729200 | 95km2 | 灵石县辖乡。1963年设马和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8公里。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0.9万。通公路。辖马和、许家、坡底、张嵩、大柏……[详细] | |
英武乡 | 140729201 | 53km2 | 灵石县辖乡。1961年设英武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0公里。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0.7万。通公路。辖英武、平泉、业乐、源头、城则墕……[详细] | |
王禹乡 | 140729202 | 56km2 | "灵石县辖乡。1961年设王禹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40公里。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0.9万。通公路。辖王禹、洪土、刘家掌、后背掌……[详细] | |
坛镇乡 | 140729203 | 55km2 | 灵石县辖乡。1961年设坛镇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0.8万。通公路。辖前坛镇、后坛镇、孙家沟、槐树……[详细] | |
粱家焉乡 | 140729204 | 86km2 | 灵石县辖乡。1961年设粱家墕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55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粱家墕、毛家上庄、马和、柏洼、南……[详细] | |
交口乡 | 140729205 | 61km2 | 灵石县辖乡。1961年设交口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30公里。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0.7万。通公路。辖交口、孙义、南头、漫河、西庄……[详细] |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最南端,全县国土面积1206平方公里,辖6乡6镇291个行政村,总人口25.1万,为山西省25个经济扩权试点县之一,位列中部百强县(市)第61位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44位,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
自然资源丰富。灵石素有“矿藏之乡”美称,目前探明的矿物有煤、石膏、硫铁矿等32种稀有金属和非金属,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为最,储量大、分布广、品质好、易开采。全县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71.3%,地质储量91亿吨,其中:肥煤59亿吨、焦煤14亿吨、瘦煤13亿吨、气煤5亿吨。石膏储量17.2亿吨,纯度达到95%以上,是华北地区第二大石膏矿床。硫铁矿储量2亿吨,是全国煤系硫铁矿的主产基地之一。
交通区位优越。灵石县东与沁源县隔山相望,西和交口县毗连,南以霍州市、汾西县为邻,北同孝义市、介休市接壤,距省会太原仅150公里、首都北京725公里,素有“-要道,川陕通衢”之称。三晋南北大动脉—南同蒲铁路复线纵贯全境,为省内设车站最多的县。全县已建成及在建铁路货用专用线共26个,发运能力3790万吨。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262公里,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县域,与城乡公路网互联贯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路网。
基础设施完善。京—太—西通讯光缆干线和220千伏、110千伏两条输变电干线穿境而过,建有110KV变电站3个,35KV变电站 5个,全县供电负荷5万kw。村村通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和通邮率达到100%。城区基础设施齐全,“三纵七横”的交通循环路网框架形成,集中供热和供气覆盖率达到80%,金融机构、商业网点、星级宾馆、广播电视、通讯网络一应俱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完全适应大开放的需要。
产业基础雄厚。以产业优化升级、企业集群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为发展方向,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力实施大项目、大企业战略,已初步形成以煤焦、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支柱产业体系,列入山西省重点发展的八大焦化基地和五大-联产中心,工业经济占全县国民经济比重的80%。煤炭行业通过资源整合,煤矿从216对减少为90对,原煤生产能力1803万吨/年;洗煤行业现有企业223户,60万吨以上36户,精煤生产能力8896万吨/年;焦炭行业6大机焦企业形成焦炭生产能力420万吨;煤化工行业的中煤九鑫30万吨-、九鑫30万吨煤焦油和聚源10万吨-等项目开始筹备建设;建材行业的晋投夏工68万吨水泥项目为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投产;冶金行业现有6户碳素企业,阴极碳块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晋阳碳素是全国最大的铝用阴极碳块生产企业,销售份额占全国的1/5。电力行业现有企业6户,电力装机容量12.85万KW。到2011年,全县将形成2300万吨原煤,1500万吨精煤、600万吨焦炭、10万吨碳素、50万吨-、30万吨焦油加工120万吨水泥以及50万KW电力装机容量的生产能力。
旅游资源众多。灵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景优美。静升镇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并位列榜首;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家4-景区王家大院,以其独特的三雕艺术和恢宏的气势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千年古刹资寿寺以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蜚声海内外;“灵石”,为全国第二大铁陨石。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静升历史文化名镇、王家大院为龙头,集建筑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人文名胜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旅游经济带。
投资环境宽松。灵石县大力倡导“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必须一流”的理念,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理制”,对来灵投资的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提供保姆式服务,对项目所涉及的税收、土地、规费、配套服务实行全面优惠,提供全程、完善、优质、高效服务,着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乐商”的投资软环境,使企业能集中精力创业。目前,中央大型企业中煤能源集团、保利集团,世界铝业三大巨头之一的俄铝集团,世界知名的电力企业日本电源开发株式会社,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横店集团、银亿集团等30余户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已经在灵石稳定投资,达成引资意向150亿元,落实资金30亿元,成为灵石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十一五”期间,灵石县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率先发展主题,全面实施“开放引进、民营赶超、项目带动、环境保障”四大战略,突出抓好“工业新型化、规模化、循环化”和“城镇集群化”两个重点,采取“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小区集中”三项措施,加快建设,加速发展,努力构建实力强劲、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和谐的新灵石,把灵石建设成为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到2010年,争取实现三大目标:全县财政总收入超过20亿元,农村人口转移占到农村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以下地名与灵石县面积相当:
自然资源丰富。灵石素有“矿藏之乡”美称,目前探明的矿物有煤、石膏、硫铁矿等32种稀有金属和非金属,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为最,储量大、分布广、品质好、易开采。全县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71.3%,地质储量91亿吨,其中:肥煤59亿吨、焦煤14亿吨、瘦煤13亿吨、气煤5亿吨。石膏储量17.2亿吨,纯度达到95%以上,是华北地区第二大石膏矿床。硫铁矿储量2亿吨,是全国煤系硫铁矿的主产基地之一。
交通区位优越。灵石县东与沁源县隔山相望,西和交口县毗连,南以霍州市、汾西县为邻,北同孝义市、介休市接壤,距省会太原仅150公里、首都北京725公里,素有“-要道,川陕通衢”之称。三晋南北大动脉—南同蒲铁路复线纵贯全境,为省内设车站最多的县。全县已建成及在建铁路货用专用线共26个,发运能力3790万吨。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262公里,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县域,与城乡公路网互联贯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路网。
基础设施完善。京—太—西通讯光缆干线和220千伏、110千伏两条输变电干线穿境而过,建有110KV变电站3个,35KV变电站 5个,全县供电负荷5万kw。村村通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和通邮率达到100%。城区基础设施齐全,“三纵七横”的交通循环路网框架形成,集中供热和供气覆盖率达到80%,金融机构、商业网点、星级宾馆、广播电视、通讯网络一应俱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完全适应大开放的需要。
产业基础雄厚。以产业优化升级、企业集群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为发展方向,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力实施大项目、大企业战略,已初步形成以煤焦、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支柱产业体系,列入山西省重点发展的八大焦化基地和五大-联产中心,工业经济占全县国民经济比重的80%。煤炭行业通过资源整合,煤矿从216对减少为90对,原煤生产能力1803万吨/年;洗煤行业现有企业223户,60万吨以上36户,精煤生产能力8896万吨/年;焦炭行业6大机焦企业形成焦炭生产能力420万吨;煤化工行业的中煤九鑫30万吨-、九鑫30万吨煤焦油和聚源10万吨-等项目开始筹备建设;建材行业的晋投夏工68万吨水泥项目为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投产;冶金行业现有6户碳素企业,阴极碳块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晋阳碳素是全国最大的铝用阴极碳块生产企业,销售份额占全国的1/5。电力行业现有企业6户,电力装机容量12.85万KW。到2011年,全县将形成2300万吨原煤,1500万吨精煤、600万吨焦炭、10万吨碳素、50万吨-、30万吨焦油加工120万吨水泥以及50万KW电力装机容量的生产能力。
旅游资源众多。灵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景优美。静升镇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并位列榜首;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家4-景区王家大院,以其独特的三雕艺术和恢宏的气势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千年古刹资寿寺以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蜚声海内外;“灵石”,为全国第二大铁陨石。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静升历史文化名镇、王家大院为龙头,集建筑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人文名胜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旅游经济带。
投资环境宽松。灵石县大力倡导“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必须一流”的理念,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理制”,对来灵投资的企业实行全程跟踪,提供保姆式服务,对项目所涉及的税收、土地、规费、配套服务实行全面优惠,提供全程、完善、优质、高效服务,着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乐商”的投资软环境,使企业能集中精力创业。目前,中央大型企业中煤能源集团、保利集团,世界铝业三大巨头之一的俄铝集团,世界知名的电力企业日本电源开发株式会社,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横店集团、银亿集团等30余户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已经在灵石稳定投资,达成引资意向150亿元,落实资金30亿元,成为灵石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十一五”期间,灵石县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率先发展主题,全面实施“开放引进、民营赶超、项目带动、环境保障”四大战略,突出抓好“工业新型化、规模化、循环化”和“城镇集群化”两个重点,采取“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小区集中”三项措施,加快建设,加速发展,努力构建实力强劲、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和谐的新灵石,把灵石建设成为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到2010年,争取实现三大目标:全县财政总收入超过20亿元,农村人口转移占到农村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以下地名与灵石县面积相当:

灵石县特产与美食









到灵石县必去著名景点








灵石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灵石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山西晋中灵石县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当前手机版本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