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

> 新疆 > 塔城地区 > 和布克赛尔县 > 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

查看地图
行政代码:654226400行政级别:街道
长途区号:0901 车牌号码:新G
面积:2541km2邮政编码:834000
身份证前六位:654226隶属政区: 和布克赛尔县
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相关网站: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旅游指南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特产介绍
塔城旅游指南
塔城特产介绍
新疆品牌网
新疆旅游指南
新疆特产介绍
  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是由原塔城地区种牛场和布克赛尔大队与和布克赛尔县种羊场于1956年合并而成的。牧场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东部,距县城60公里。全场总面积2541平方公里,草场面积300余万亩。人口1259户3391人,由哈、蒙、汉、维、回5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全场总人口的67%。牧场辖1个草原队、4个牧业队,有学校、阿克赛医院、东山派出所等10个驻场单位。牧场以畜牧业发展为主,是自治县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自治县确定的新农村发展“四个区域”中牧业发展型区域,2007年末牲畜存栏5.9万头(只),农牧民人均收入3466元,比上年增长467元。牧场场部所在地伊克乌图布拉格村,是全场唯一的农牧民定居点,全村共483户,1932人,有耕地6300亩,为牧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6年,牧场被自治区列为全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牧场新农村建设富有成效,按照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20字方针和塔城地委提出的“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环境改善、素质提高、组织加强”的总体要求,我们在逐步开展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发展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牧场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发挥资源、区位、人文、政策四大优势,落实现代畜牧业、特色旅游业以及外向型农业三大重点工程,实施农业精品化、农村现代化、农民专业化三项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农牧民增收四方面突破”,即“4334”发展模式,努力建设“富裕、和谐、文明、民主”的新农村,力争到“十一.五”末,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增长240元,使牧场成为自治县东部牧区经济、文化中心和具有牧区特色的自治区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基地。围绕以上总体思路与奋斗目标,突出加大相应工作力度。
  一、围绕建设“富裕”新农村,大力推进牧场经济发展
  充分利用牧场交通、区位、人文以及绿色无公害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牧场经济建设,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质量,夯实牧场新农村建设基础。根据当前牧场主要存在的牧民、农民、城市以及流动四种不同身份人员的生产资料占有、家庭收入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区分类别、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加以推进。
  (一)加快传统畜牧业转变步伐,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以牧场拥有生产资料的农牧民为主,以牧民定居为重点和突破口,扎实开展好相关工作,一是加大饲草料基地建设,推动牧民定居。积极争取解决牧场水资源“瓶颈”制约,大力开发建设牧场稳固的优质饲草料基地,配套住房、牲畜暖圈、青贮窖等相关设施,逐步落实牧民定居,以发展冬羔生产、育肥为主,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牧民发展致富。2008年,在牧场渠系维修、水库除险加固,农牧业用水得到解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20—30户农牧户实施牲畜集中杂交育肥,建立牧场牲畜杂交育肥示范点,典型带动、引领广大牧民实现定居生产,逐步将牧场建立成为全县重要的育肥养殖基地。二是积极探索牲畜合并,资源整合的新型发展模式。根据牧场实际,因地制宜地将广大农牧民牲畜、草场资源进行合理的合并、整合,逐步实现“小畜并大畜”、“分散资源整合利用”,提高牧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率,解放生产力。2008年,重点对全牧场农牧民及草资源情况进行统计、摸底、调查,有针对性地选择1—2个村队进行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全面铺开。三是加快牲畜品种改良步伐。继续落实牲畜冷配、牵引0等常规改良工作,进一步引进适合本地的优质种公畜,落实当地牲畜品种改良工程,逐步建立起本地优质畜核心体系,不断实现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同时,紧紧依托目前引进的牧辰有限公司等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当地农牧民与其建立联接机制,通过企业发展带动当地牲畜出售、育肥以及深加工,逐步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方式,打响绿色有机畜产品品牌,推进当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农牧民收入。2008年,重点扶持10—20户农牧民参与牧辰有限公司育肥项目,带动农牧民增收。
  (二)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做大做优第三产业。以牧场城镇居民、常住人口以及有专业技能人员为主,充分依托牧场地处国道217线及省道318线交汇处、世界魔鬼城----喀纳斯必经地的地缘、区位优势以及自治县实施《江格尔》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的良好机遇,积极引导其发展肉奶制品、特色手工艺品以及民族特色餐饮、旅游服务等服务业,因地制宜地发展肉奶制品加工、民族针织、刺绣等经营活动,引导一批居民发展“农家乐”“牧家乐”经营,促进以旅游及民族风情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继续发展雁鸭、牧鸡、土鸡、獭兔等特色养殖业,根据自治县种植业调整的总体部署,积极试种马铃薯、甘草等特色作物,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落实外向型农业发展,推进扶贫开发工程。重点针对牧场生产资料缺乏、劳动力短缺、无特殊劳动技能的农牧业人员,打破常规发展方式,落实相关工作。一方面,抓住自治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对口扶持的有利机遇,落实劳动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当地群众劳动技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与就业技能,使受训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农牧民搬迁脱贫致富工程,彻底解决北部人口贫困问题。按照自治县新农村建设“四大区域”、“三个转移”的总体部署,在南部察和特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水、电、路以及耕地等基础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落实有意愿居民向县南部察和特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区转移,通过“传、帮、学、带”,发展现代种养殖业、特色庭院经济(大棚蔬菜、林果)以及与当地大户合作,参股分红等方式,实现北部贫困农牧民异地搬迁,彻底脱贫致富。2008年争取落实40—60户南迁工作,通过分阶段、分步骤逐步转移贫困农牧民。
  二、围绕建设 “文明”新农村,加快实施人居环境改造
  把牧场唯一的定居点----伊克乌图布拉格村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坚持以老区改造为主、新居民点建设为辅的原则,从与群众生产生活最关键、最直接的出行、居住、饮水、用电、洁能等方面入手,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村队环境整治,使经济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基层各族群众,实现“人人参与社会建设,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宗旨。一是以牲畜合并、资源整合为契机,重点加快该村队牲畜集中整合工作,逐步实现人畜分离,环境整治。二是围绕新居民点建设,落实水、电、路、通信以及社会公益性基础建设。2008年,重点落实好投资538万元的牧场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文化广场以及国土资源所等站所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业基础建设。三是全面抓好“五清、五改”。按照目前村队街道“三横三纵”的建设模式,坚持“宜改则改、宜迁则迁、宜建则建”的原则,进一步争取落实未完成的沿街改造工程,并针对目前村队大多数居民住房及院落环境较差,整体感观不佳的现状,采取“上级补贴一部分,个人筹集一部分”的办法,落实其房屋及院落整修,通过一系列措施真正从整体上实现居民人居环境的彻底改善。同时,加快公共厕所、沼气池等清洁、节能项目以及村队主街人行道、节能路灯、绿化工程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逐步转变农牧民的生活习惯,创造良好的人居环球。
  三、围绕建设“和谐”新农村,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下大力气狠抓落实,全面落实牧场教育、卫生、科技、社会保障以及弱势群众救助等工作。一是加大教育工作力度。立足办群众满意教育的宗旨,坚持把“双语”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继续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健康发展。2008年,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积极争取筹建双语教学幼儿园、寄宿制学校建设,不断提升牧场教育水平。二是强化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牧场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针对牧场医疗设施及设备不完善的问题,2008年加快自治县东部地区中心医院以及各村队卫生室建设的申报立项工作,不断改善基层农牧民看病就医条件。三是扎实开展弱势群众求助工作。全面落实上级关于贫困人员救助、退休职工养老等重点工作,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突出抓好伊克乌图布拉格村文明村建设,切实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大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美德进万家”、“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008年要争取落实文化广场及文化站建设;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教育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强化牧场干部群众法律意识与专业技能,逐步提高群众自身素质,培育“新农民”,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我场安定祥和的农村社会环境,努力促进牧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围绕建设“民主”新农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准确把握农村民主建设规律,进一步确立“农村要民主,党建要先行”的指导思想,全力构建三项党建长效机制,为建设“民主”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要强化领导责任机制。要严格落实牧场党委抓“基层民主建设、农村阵地建设”的“主角”责任和村队党支部“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具体”责任的组织领导责任机制,实现“履行责任明析化,工作任务具体化”。二是落实“一制三化”。要深化和完善“村队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村队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一制三化”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事一议”制度,充分保障农牧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三是倡导干部先行教育机制。要落实好“不能带头富、不能当干部,不能带领富、不是好干部”的用人导向,切实将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党员选到村队领导岗位,充分发挥各村队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2008年,牧场将积极争取落实村队办公场所建设,从最根本的基础建设方面保障基层组织履行职责,落实新农村建设。
  
以下地名与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面积相当:
到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必去著名景点
敖包特库热庙
敖包特库热庙
哈同山岩画
哈同山岩画
哈尔萨拉白桦林
哈尔萨拉白桦林
阿吾斯奇边双湖
阿吾斯奇边双湖
吉木格瀑布
吉木格瀑布
龙脊谷
龙脊谷
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
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
巴音云都尔敖包
巴音云都尔敖包

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区划
654226400400 123 伊克乌图布拉格队
654226400401 220 勃热生呼都格队
654226400402 220 巴音达拉队
654226400403 220 塔塔勒队
654226400404 220 洪古尔沃伦队
百度推广
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怎么看? ---说两句吧!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
 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九间楼乡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吉尔格勒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甘家湖牧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兵团一二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兵团一二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兵团一二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兵团一三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郊区乡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和平街道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杜别克街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新城街道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二工镇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恰夏镇村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喀拉哈巴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阿西尔达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阿不都拉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也门勒乡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恰合吉牧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兵团一二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夹河子乡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博孜达克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哈图布呼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兵团一二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上户乡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石桥乡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窝依加依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皇宫镇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额玛勒郭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头台乡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地区种牛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塔布勒合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玛热勒苏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车排子镇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兵团农九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巴音沟牧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甘河子镇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兵团农九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喀拉也木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赛力克提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昭乡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百泉镇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额敏镇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四棵树镇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古尔图镇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玉什喀拉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南苑街道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西湖镇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虹桥街道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西大沟镇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二道桥乡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杰勒阿尕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新市区街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二支河牧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兵团一二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加尔布拉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阔什比克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萨尔也木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也木勒牧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塔城地区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吾宗布拉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托里镇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安集海镇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铁厂沟镇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和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东湾镇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三道河子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西戈壁镇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庙尔沟镇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柳毛湾镇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夏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多拉特乡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金沟河镇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乌雪特乡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铁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商户地乡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四道河子
 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哈拉布拉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查
 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哈拉布拉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大泉乡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巴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老沙湾镇
 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新地乡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莫
 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阿勒腾也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博尔通古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阿克别里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伊
 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吉也克镇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那
 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江克斯乡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兵团农九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巴
 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察汗托海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牛圈子牧
 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兵团农九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博尔通古
 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和
当前手机版本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