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四川阿坝小金县

> 四川 > 阿坝 > 小金县

四川阿坝小金县

查看地图
行政代码:513227行政级别:县长途区号:0837
辖区面积:5571km2人口:约8万人人口密度:14人/km2
邮政编码:624200 车牌号码:川U隶属政区: 阿坝
驻地:美兴镇
行政区划:美兴镇 日隆镇 老营乡 崇德乡 新桥乡 美沃乡 沙龙乡 宅垄乡 新格乡 达维乡 日尔乡 结斯乡 沃日乡 木坡乡 两河乡 抚边乡 八角乡 双柏乡 窝底乡 汗牛乡 潘安乡
小金县相关网站:
小金县旅游指南
小金县特产介绍
小金县十大特产
小金县十大景点
阿坝旅游指南
阿坝特产介绍
阿坝十大景点
四川品牌网
四川旅游指南
四川特产介绍
行政代码 面积驻地简介
美兴镇 513227100 1.5km2 小金县辖镇。县府驻地。1952年建美兴镇,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会镇,1978年复美兴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0.5万。……[详细]
日隆镇 513227101 585km2 小金县辖乡。1952年置日隆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旗公社,1978年复日隆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56公里。面积585平方公里,人口0……[详细]
老营乡 513227200 36km2 小金县辖乡。1962年建老营公社,1966年更名万里公社,1978年置老营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老营、大水……[详细]
崇德乡 513227201 117km2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团结乡,1958年改崇德公社,1966年更名新德公社,1978年置崇德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6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详细]
新桥乡 513227202 126km2 小金县辖乡。1952年置新桥乡,1958年改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龙王、团结,共和、水坪、头卡、新民、……[详细]
美沃乡 513227203 369km2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美沃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新峰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369平方公里,人口0.4万……[详细]
沙龙乡 513227204 135km2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沙龙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新胜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西南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0.3……[详细]
宅垄乡 513227205 135km2 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宅垄乡,1959年改新宅公社,1966年更名新德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0……[详细]
新格乡 513227206 90km2 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新格乡,1962年改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元营、蕊峰、千家、马……[详细]
达维乡 513227207 374km2 小金县辖乡。1952年置达维乡,1958年改继英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374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达维、冒水、简……[详细]
日尔乡 513227208 180km2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日尔乡,1962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胜利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0.3万……[详细]
结斯乡 513227209 486km2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结斯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前进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48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详细]
沃日乡 513227210 99km2 小金县辖乡。1952年置官寨乡,1962年改沃日公社,1966年更名东风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0.3……[详细]
木坡乡 513227211 243km2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木坡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光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0.4……[详细]
两河乡 513227212 1035km2 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两河乡,1959年改公社,1962年分别建两河镇和两河乡,1964年撤镇,1966年改雪山公社,1978年复两河乡。位于县境北部……[详细]
抚边乡 513227213 455km2 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抚边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征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0.5……[详细]
八角乡 513227214 117km2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八角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卫公社,1978年复八角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0.……[详细]
双柏乡 513227215 54km2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双柏乡,1964年建双柏公社,1966年更名红星公社,1978年复双柏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详细]
窝底乡 513227216 351km2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窝底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永胜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0公里。面积351平方公里,人口0.2……[详细]
汗牛乡 513227217 306km2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汗牛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永红公社,1978年复汗牛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306平方公里,人口0……[详细]
潘安乡 513227218 153km2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潘安乡,1962年建潘安公社,1966年更名永进公社,1978年复潘安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8公里。面积153平方公里,人……[详细]
  县名来历 藏名赞拉,凶神之意。因境内小金川得名。小金川因沿河产砂金得名。
    人 口 1990年,全县人口72510人。清代之前全是藏族聚居地,人口众多、经乾隆两征金川之后,人口骤减。战后,清廷推行改土归流,移民设屯。大量相领屯土移民和内地民户进入,人口有所回升。现有城镇人口8013人、农村人口 64497人。人口出生率25 31‰,自然增长率13.81‰。
    民 族 县境属藏族聚居地之一。总人口中藏族34458人;汉族35002人;回族2529人;其他少数民族16O人。
  自然地理
    小金县位于自治州南端。东邻汶川县,北接马尔康县,西北与金川县相连,西南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交界。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35'~31°43'、东经102°01'~102°59'之间。地形狭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高山峡谷区。面积5582.4平方公里。县治美兴镇,离成都293公里,距马尔康143公里。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邛崃山脉西侧,夹金山北侧与西北侧。山脉呈南北和北东走向,构成岷江与大渡河及青衣江水系分水岭。地形复杂,万山丛矗,千峰峭立,山川并列,沟谷纵横,切割深重,褶皱强烈。北部虹桥山海拔5200米,东部四姑娘山高达6250米,一般高山脊达4500米。河谷地区多在3000米以下,垂直距离约1500~2500米。全县坡度15°以下的缓坡与平坦地仅占总面积的41%。地层多系三叠纪,气候、土壤和地理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海拔2000~3000米的高度,土壤为发育在波积砾石土壤母质上的山地灰褐土或山地褐色土,构成早生灌木草地景观,成为别具一格的干旱河谷。部分地区分布桦、杨为主要树种的阔叶林带。河谷地带多系山地棕褐土、黄壤土和沙壤土,是培垣农作物的主要地区。县境属亚热带气候型。由于高原地形,气候冬寒夏凉,常年干燥,雨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四季不甚明显,日差较大,有时达20C以上。年蒸发量1500毫米,无霜期220天,年平均气温12.2°C,全年光照2214小时。
  建置沿革
    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禹贡》归梁州之域。东汉列为大奘、龙桥、薄中等辖地。南北朝归党项。隋属附国嘉良地。唐纳入剑南道雅州之东西嘉良州。北宋、南宋时均属成都府路西山野川诸部。元系宣政院辖之吐善等路宣慰司属地。明属朵甘都司董卜韩胡宣慰司管辖。明初改其地为“金川寺”。清乾隆两征金川后设懋功屯务厅。民国 3年( 1914年)改设懋功县,隶川西道。民国24年(1935年)隶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解放后,1953年政懋功县为小金县。辖4区、1镇(乡级)、21乡、134村、420个村民小组。
  经济资源
    小金县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以四姑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资源;有以“四座山、四座桥、四处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以汗牛歌舞、宅垄锅庄、结斯风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有以四姑娘山汉代古墓、乾隆征战大小金川、红军长征大会师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以达维-寺、长坪-寺、结斯-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资源。境内有金丝猴、小熊猫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25种;虫草、贝母等各类名贵中药材1500余种;松茸、蕨菜等野生绿色食品170余种;金、银、铜、硅、大理石、花岗石等矿藏资源20余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以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景区及素有“东方圣山”之美誉的四姑娘山和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观,以红军长征革命历史遗址和丰富多彩的嘉绒藏族民俗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小金多元的旅游文化底蕴。
    小金县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光辉的一页。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带领下,餐风露宿,历尽艰辛,翻越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该县达维乡胜利会师;在美兴镇天主教堂召开了团以上的干部参加的“同乐会”;在两河口(今两河乡)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0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勤劳勇敢的小金人民节衣缩食支援红军,一千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为长征和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5月,由国务院核定批准,国家文化部公布了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小金县红一、四方面军会师遗址(达维会师桥、红军“懋功同乐会”遗址——天主教堂)和“两河口政治局会议”会址榜上有名。
  社会发展
    解放前,由于封建农奴制度的压迫和剥削,加之烟毒泛滥,兵燹匪患,地方械斗连年,工农业生产得不到发展,各族人民群众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后,全县人民持续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耕地面积增加三分之一,土地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连年兴修水利,扩充灌溉系统,增大灌溉面积,建引水渠 192条,灌面达 3.3 4万亩。在中央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等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指引下,全县开展了以推广良种为中心的农业技术改造。1981年以来,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真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取得了农业生产的重大突破。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206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5.6倍。油菜总产量达82.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118倍。全县自然林面积 15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18.4%。活立木蓄积量2713立方米,宜林荒山15万亩。河谷地区有苹果、雪梨、核桃、花椒、花红、林檎、葡萄等经济林木。苹果质地优良驰名国内外,已列为四川省苹果外贸基地县,1990年苹果总产量达350万公斤。全县有草场280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3.9%,适于放牧牦牛、犏牛、骡马及山羊、绵羊等。1990年各类牲畜存栏数为21.7万头,比1949增长4.1倍。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原来那种单一经营的城乡分割产业结构已被突破,逐步走上多门类综合经营的新格局。全县农村逐步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现代工业从无到有,生产发展较快。有木材采伐、木制品加工、电力、农机、印刷、粮油加工、食品酿造等工业,计州属企业1个,县属全民企业7个、集体企业35个。199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94万元,比1957年增长6 2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57年的 12.2%上升到1990年的 24. 9%,工业生产方兴未艾。
    邮电、交通运输事业欣欣向荣。解放后陆续扩大了国内外各项邮政业务,逐步实现了电信半自动化。交通运输解放前只有骡马小道,仅靠人力、畜力载运物资。“幅员仅四百里,而马道盘曲,行辙经旬”,行路之难,可见一斑。解放后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先后兴建了卓(克基)小(金),中(滩堡)小(金),小(金)丹(巴)3条公路干线,计长372公里,乘车1天之内可分别从县城达州府和省府。境内修筑乡村简易公路12条,全县乡乡通汽车。 交通状况的改善,缩短了与内地的距离,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繁荣。
    解放前是一种以贩运鸦片为主的畸形经济,仅有少数行南往来于灌(县)雅(安)之间,以药材、皮毛等换回食盐、大米及布匹等物。畸形经济的产物-烟会的表面繁荣掩盖不了商业的萧条。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民族贸易,各乡和重要村寨都设立了商业、供销网点,扩大了人民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用品的供给,城乡市场活跃,商品供应充足。199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14万元,比1950年增长256.l倍。集市贸易成交额比1952年增长234.5倍,流通领域不断扩大,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已逐步形成。
    小金县各族人民坚持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济日趋繁荣。1990年国民收入人平849元。 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5973万元,平均年增长2.4%。其中,工业总产值894万元,平均年增长15.58%。农业总产值5079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425元,年均增加17.7元。财政收入371万元,年均增长6. 4%。粮食总产量2205.9万公斤,农民人平有粮340公斤。城乡储蓄2682万元。城乡市场趋旺,供应充足,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秩序正常。禽蛋、肉类等副食品供应充足。人民群众吃、穿、住、行条件有很大改善。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等高档消费品购买力逐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科教文卫
    文化 文教、科技、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解放前全县仅有小学3所,教师 2 0人,学生 2 0 0人。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倡导教育事业,相继办起了小学、中学,敦促学龄儿童入学。1990年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教职工358人,学生2135人;小学147所,教师636人,学生96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4.3%。文化设施逐步完善,陆续建立了文化馆、新华书店、体育场、影剧院、广播站、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科学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初步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的专业科技队伍。
    解放前,仅有城关三家小药铺,卫生条件差,群众有病无法治疗,病疫流行,麻风、天花、结核等疾病蔓延,严重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解放后,相继建起了县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区乡设立了卫生所,培养了一批各民族的医护人员。1990年全县有医疗机构36个,医护人员267人,病床199张。卫生机构总数比1953年增长8倍,医护人员比1953年增长18.7%,病床增至171张。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设施日趋完善,体育人才的培养造就成绩显著。
  文物古迹
    境内文物胜迹众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一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一、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地的达维桥和会师会议地址天主教堂;二是红军长征停留时召开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所在地的两河口关帝庙。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关桥、猛因铁索桥和营盘街清真寺、结斯-寺、沃日土司经楼和石碉。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关“革命烈士纪念塔”和“达维革命烈士陵园”。
    其 它 在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许多动人的“史剧”。有两金川藏民-乾隆帝两次征剿金川的斗争;宣统三年参与保路运动;民国6年查都·若巴等发起的“八角-”;民国24年中国工农红军经过懋功建立根据地的光荣历史,民国31年新桥等地乡民集结2000多人围攻县城的事件。1950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懋功县城,宣告懋功解放,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
  旅游指南
    城市特点:被誉为“东方圣山”“东方的阿尔卑斯山”的四姑娘山就坐落再小金县境内。
    县城驻地:美兴镇,距省会成都283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43公里。
    县城海拔:2367米
    气候特点:高原地形,气候冬寒夏凉,常年干燥,雨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四季不甚明显,日差较大,有时达20°C以上。年平均气温12.2°C,全年光照2214小时。
    线路里程一
    四姑娘山—22KM—达维—12KM—沃日—17KM—抚边—40KM—两河口—34KM—梦笔山
    线路里程二
    四姑娘山—22KM—达维—12KM—夹金山
    线路里程三
    四姑娘山—22KM—达维—6KM—日尔—24KM—小金县城
    门票及旅游消费价格
    1、四姑娘山景区门票:旺季双桥沟80元、长坪沟70元、海子沟60元;淡季双桥沟50元、长坪沟50元、海子沟40元(旺季4月1日至11月30日,淡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2、四姑娘山观光车:旺季双桥沟80元 长坪沟40元;淡季双桥沟60元 长坪沟20元
    3、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10元
    4、骑马:50到150元不等,均为往返价格
    小金宾馆酒店及预定电话号码
    四姑娘山庄 日隆镇双桥沟 电话08372796888
    两河乡政府招待所 两河乡政府 电话08372799921
  
以下地名与小金县面积相当:
小金县特产与美食
四姑娘山沙棘
四姑娘山沙棘
小金猴头菌
小金猴头菌
小金苹果
小金苹果
甜樱桃
甜樱桃
藏民奶渣
藏民奶渣

到小金县必去著名景点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
夹金山
夹金山
巴郎山
巴郎山
木尔寨沟
木尔寨沟
巴朗山
巴朗山
锅庄坪
锅庄坪
大海子
大海子
木骡子
木骡子

小金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小金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四川阿坝小金县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四川阿坝茂县
 四川阿坝汶川县
 四川阿坝理县
 四川阿坝松潘县
 四川阿坝小金县
 四川阿坝黑水县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
 四川阿坝壤塘县
 四川阿坝阿坝县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
 四川阿坝理县蒲溪乡
 四川阿坝茂县东兴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庆宁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咯尔乡
 四川阿坝壤塘县吾伊乡
 四川阿坝壤塘县岗木达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班佑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阿西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嫩哇乡
 四川阿坝红原县壤口乡
 四川阿坝汶川县漩口镇
 四川阿坝汶川县龙溪乡
 四川阿坝汶川县克枯乡
 四川阿坝汶川县雁门乡
 四川阿坝汶川县草坡乡
 四川阿坝理县通化乡
 四川阿坝汶川县银杏乡
 四川阿坝汶川县耿达乡
 四川阿坝理县米亚罗镇
 四川阿坝理县桃坪乡
 四川阿坝理县古尔沟镇
 四川阿坝理县薛城镇
 四川阿坝汶川县三江镇
 四川阿坝茂县凤仪镇
 四川阿坝理县夹壁乡
 四川阿坝茂县南新镇
 四川阿坝理县朴头乡
 四川阿坝汶川县威州镇
 四川阿坝汶川县绵虒镇
 四川阿坝茂县回龙乡
 四川阿坝汶川县映秀镇
 四川阿坝茂县叠溪镇
 四川阿坝汶川县卧龙镇
 四川阿坝理县上孟乡
 四川阿坝理县下孟乡
 四川阿坝汶川县水磨镇
 四川阿坝理县木卡乡
 四川阿坝茂县渭门乡
 四川阿坝茂县永和乡
 四川阿坝茂县太平乡
 四川阿坝茂县松坪沟乡
 四川阿坝茂县曲谷乡
 四川阿坝茂县雅都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安宏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大寨乡
 四川阿坝茂县沟口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牟尼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小姓乡
 四川阿坝茂县光明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镇江关乡
 四川阿坝茂县富顺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燕云乡
 四川阿坝茂县土门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山巴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
 四川阿坝茂县黑虎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水晶乡
 四川阿坝茂县飞虹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小河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岷江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进安镇
 四川阿坝茂县三龙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施家堡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大姓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永乐镇
 四川阿坝松潘县川主寺镇
 四川阿坝茂县白溪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白羊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漳扎镇
 四川阿坝松潘县上八寨乡
 四川阿坝茂县洼底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进安回族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永丰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下八寨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红土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十里回族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永和乡
 四川阿坝茂县石大关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草原乡
 四川阿坝松潘县红扎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安乐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白河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双河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保华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罗依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勿角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马家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郭元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卡拉脚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草地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俄热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观音桥镇
 四川阿坝金川县太阳河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沙耳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宅垄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二嘎里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陵江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马奈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新格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阿科里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黑河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毛日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达维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安宁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日尔乡
 四川阿坝九寨沟大录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卡撒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美兴镇
 四川阿坝金川县曾达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结斯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万林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日隆镇
 四川阿坝小金县沃日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河东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木坡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河西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两河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崇德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独松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集沐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抚边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新桥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马尔邦乡
 四川阿坝金川县撒瓦脚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美沃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八角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沙龙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双柏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窝底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汗牛乡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脚木足乡
 四川阿坝小金县潘安乡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沙尔宗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双溜索乡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龙尔甲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瓦钵梁子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晴朗乡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大藏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色尔古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慈坝乡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康山乡
 四川阿坝壤塘县宗科乡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草登乡
 四川阿坝壤塘县石里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石碉楼乡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日部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龙坝乡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卓克基镇
 四川阿坝壤塘县上杜柯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洛多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卡龙镇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松岗镇
 四川阿坝壤塘县茸木达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木苏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沙石多乡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梭磨乡
 四川阿坝壤塘县南木达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维古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红岩乡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白湾乡
 四川阿坝壤塘县尕多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知木林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麻窝乡
 四川阿坝壤塘县壤柯镇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党坝乡
 四川阿坝壤塘县中壤塘乡
 四川阿坝黑水县扎窝乡
 四川阿坝马尔康县木尔宗乡
 四川阿坝壤塘县蒲西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四洼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安斗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崇尔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柯河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热尔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占哇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垮沙乡
 四川阿坝壤塘县阿坝镇
 四川阿坝红原县刷经寺镇
 四川阿坝阿坝县哇尔玛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降扎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达扎寺镇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巴西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安羌乡
 四川阿坝红原县龙日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阿西茸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麦昆乡
 四川阿坝红原县江茸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唐克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求吉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河支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辖曼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包座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茸安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龙藏乡
 四川阿坝红原县查尔玛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求吉玛乡
 四川阿坝红原县瓦切镇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红星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甲尔多乡
 四川阿坝红原县邛溪镇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麦溪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麦尔玛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各莫乡
 四川阿坝红原县麦洼乡
 四川阿坝若尔盖县冻列乡
 四川阿坝红原县色地乡
 四川阿坝阿坝县贾洛乡
当前手机版本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