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四川绵阳安县

> 四川 > 绵阳 > 安县

四川绵阳安县

查看地图
行政代码:510724行政级别:县
长途区号:0816 车牌号码:川B
人口:约51万人人口密度:363人/km2
面积:1404km2邮政编码:622650
身份证前六位:510724隶属政区: 绵阳
驻地:花荄镇
行政区划:桑枣镇 花荄镇 黄土镇 塔水镇 秀水镇 河清镇 界牌镇 永河镇 雎水镇 清泉镇 宝林镇 沸水镇 晓坝镇 乐兴镇 茶坪乡 兴仁乡 高川乡 迎新乡
安县相关网站:
安县旅游指南
安县特产介绍
绵阳品牌网
绵阳旅游指南
绵阳特产介绍
四川品牌网
四川旅游指南
四川特产介绍
行政代码 面积驻地简介
桑枣镇 510724101 101km2 桑枣镇,位于绵阳市境内,幅员面积101平方公里,山、丘、坝兼有,农业以粮、油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桑、茶、棕、三木药材等,为全县建筑建材基地。    总……[详细]
花荄镇 510724102 94km2 安县辖镇。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家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948年建花祇乡,1953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4.2万。……[详细]
黄土镇 510724103 97km2 安县辖镇。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技术综合开发示范镇。1940年置黄土乡,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安昌河中游两岸,距县城8公里。面积97平方公里,……[详细]
塔水镇 510724104 68km2 安县辖镇。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46年置塔水乡,1953年建兴塔镇,1986年更名塔水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4.6万……[详细]
秀水镇 510724105 秀水镇,又名秀水河,旧名安兴场,清同治年间改为今名。北面与桑枣镇连界;东面与乐兴镇、塔水镇相邻;南接河清镇;西连沸水、雎水、迎新三乡镇。是安县至德阳、绵……[详细]
河清镇 510724106 28km2 安县辖镇。1940年置河清乡,1953年设河清镇,1958年复改乡,1963年复置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2万。成(都……[详细]
界牌镇 510724108 32km2 界牌镇,因距场镇下街不远与绵阳市高新区永兴镇连界处有一界碑而得名,素有安县“东方明珠”之美誉。全镇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8公顷,总人口21……[详细]
永河镇 510724109 32km2 安县辖乡。 ? 绵阳市瘦肉型猪生产基地。1940年设永兴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置永河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详细]
雎水镇 510724110 雎水镇位于四川绵阳安县。下辖: 510724110001 121 荣华社区 510724110201 122 教场村民委员会 51072411……[详细]
清泉镇 510724111 34km2 安县辖乡。1940年置河清乡,1959年设玉泉公社,1981年改清泉公社,1983年置清泉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1.6……[详细]
宝林镇 510724112 27km2 安县辖乡。1940年置宝林乡,1959年改宝林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1.4万。安(县)罗(江)公路……[详细]
沸水镇 510724113 39.4km2 安县辖乡。1940年置沸水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39.4平方公里,人口1.4万。秀(水)、沸(水),……[详细]
晓坝镇 510724114 56km2 安县辖乡。1940年设晓坝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0.9万。安昌、秀水至茶坪公路过境……[详细]
乐兴镇 510724115 41km2 安县辖乡。1940年置乐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8万。安(县)塔(水)等3条……[详细]
茶坪乡 510724200 40km2  茶坪乡地处新晃侗族自治县最西部,与贵州的三穗、玉屏、镇远三县接壤,距新晃县城75公里,全乡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5331亩,其中,水田面积2……[详细]
兴仁乡 510724201 31km2 安县辖乡。1943年置兴仁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上游、金龙、长沟、茶园……[详细]
高川乡 510724202 173km2 安县辖乡。1953年设太平、高川乡,1956年合并为太平乡,1958年改太平公社,1981年更名高川公社,1983年设高川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2……[详细]
迎新乡 510724203 22km2 安县辖乡。1953年置迎新乡,1962年改红旗公社,1981年更名迎新公社,1983年复置迎新乡,1987年并入河清镇,1990年复置迎新乡。位于县境西……[详细]
  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面积1404平方公里,距成都110公里、距绵阳10公里,辖20个乡镇,人口50万。安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建制1600多年,是清代著名学者李调元和现代著名作家沙汀的故里。
  区域概况
    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110公里,距绵阳科技城10公里。县境山丘坝兼有,幅员1404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辖4乡16镇。安县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6.3℃,年均降水量1260mm,空气质量常年达国家二级标准,森林覆盖率达42%。县内交通四通八达,人流、物流进出快捷方便 ,现代通讯覆盖全县,并开通了ADSL业务和高速宽带网络,光纤有线电视遍布城乡。自然资源丰富,有水泥石灰石、磷矿、煤、硫铁矿、重晶石、铝土矿等矿产资源29种,储量丰富;有动物资源948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77种;有植物资源814种,其中银杏、珙桐等国家一级珍稀植物及枣皮、杜仲、乌药等中药材资源100多种。工业基础良好。电子、建材轻化、能源、化工、食品等支柱工业日益壮大。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水果、无规定疫病畜禽养殖、水产、蚕桑、魔芋、枣皮等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
    安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42%,有水泥石灰石、磷矿、煤、硫铁矿等29种矿产资源;有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77种;银杏、珙桐等国家一级珍稀植物及枣皮、乌药等中药材资源100多种。
    安县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拥有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亚洲最大的高科技风洞群三个国家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湖、罗浮山、寻龙山闻名遐迩。围绕罗浮山温泉
    卓越品质,打造"温泉之都",积极申报海绵生物礁世界地质公园。
    安县工业基础良好,农耕条件优越。是"全国最大的铬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魔芋加工基地"、全国著名的水松纸生产基地、全国杂交制种基地,四川省商品粮和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川西北最大的-生产基地、川西北最大的油菜加工基地。中药材枣皮(山茱萸)、乌药的著名产地。
    花荄新县城建设起点高、理念新,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人口15万,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是绵阳科技城的卫星城、后花园和城市功能重要的吸纳区。
  历史沿革
    安县境内设县始于东晋。此前县之大部为涪县境域(涪县治地今绵阳市中区),先后隶属广汉郡和梓潼郡。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侨置晋兴、 益昌、西充国三县,属巴西郡。晋兴县治地今永安乡向阳村,益昌县治地今花荄镇联丰村观斗山,西充国县治地今沸水乡街场。义熙九年(公元413年),设置西浦县,属梓潼郡,西浦县治地今塔水镇神泉村。历刘宋、南齐两朝,建置隶属均无变化。梁代撤销西浦县,设置益昌、晋兴2县。武陵王天正元年(公元552年),撤销西充国侨县,新置平川县(又称平州县),益昌、晋兴、平川3县均属巴西梓潼郡。西魏平属后(公元553-557年),平川县迁治西浦县故城址(塔水镇神泉村),改属万安郡;晋兴县撤销并入益昌县,改属巴西郡。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撤销平川县;在晋兴县故城(永安乡向阳村)新置金山县,属安城郡;益昌县改属万安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益昌县撤销并入金山县;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在平川县故城(塔水镇神泉村)新置神泉县。2县均属绵州(治地绵阳市中区)。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绵州改称金山郡,金山县撤销并入神泉县,属金山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金山山县故城(永安乡向阳村)新置龙安县;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在益昌县故城(花荄镇联丰村观斗山)新置西昌县;神泉县仍置。3县均属绵州(唐代绵州一度改称巴西郡)。五代时建置隶属均无变化。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西昌县撤销并入龙安县,神泉县仍置,2县均隶绵州巴西郡。
    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割绵州辖之神泉、龙安(宣和元年曾改名安昌县)2县与茂州辖之石泉县设置石泉军,治地今北川县治城镇,石泉军隶属成都府路。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石泉军降为军使,神泉、龙安2县还隶绵州。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恢复石泉军,辖石泉、神泉、龙安3县。南宋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石泉军迁治龙安县城(今永安乡向阳村)。元中统五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升石泉军为安州,治地今永安乡向阳村。龙安、神泉2县撤销,地域由州直辖,州仍辖石泉县。安州属成都府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为安县,并迁治今安昌镇,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公元1272年)绵州升为直隶州,安县改属绵州。民国2年撤销绵州,安县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直至民国38年12月。1949年12月25日,安县和平解放。
    建国后,1950年安县属川西行署绵阳专区。1952年撤销行署区设置四川省,安县属四川省绵阳专区。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安县属四川省绵阳地区。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安县属四川省绵阳市辖。
  文物遗产
    七贤柏
    安昌镇西北的大安山麓,西山之侧,九顶山下,有几株千年古柏,是安县的八景之一。这里就是有名的“七贤柏”。
    相传很久以前,那里是一片荒地,只有座孤零零的古庙,庙里住了个老和尚和七个小和尚,师徒们自耕自食,过着俭朴的生活,据说老和尚是遭了水灾,从河南逃荒到这里的。当时听到这里三岁小孩都能唱:“圣灯一盏照安州,腊溪桥前水倒流,犀牛望月回头转,浮山挡住铁牛头。”
    他认为歌谣很有意思,就决定不走了,选中现在的“七贤柏”处,就在古庙里住了下来。
    老和尚让小和尚在庙前后栽上些树苗,在只剩几棵柏树苗时,雷声大作,风雨交加。小和尚慌忙栽下七棵,而把剩下的的几棵树苗栽在一起,准备雨后分栽。雨是数日不停,等雨过后,那柏树竟然已发出新枝来,长得十分翠绿,再也分不开了,就成了八棵柏树中最大的一棵。
    几十年后,李白来到此地,叹其奇妙,惊呼“七贤挺秀”,还乘兴写下了“七贤柏”三个大字。
    安县姊妹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解释“桥”。是的,桥就是这么简单。不过,桥中的上品应该是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而集桥、廊、亭于一体的廊桥可以说其中美之经典。安县姊妹桥就是这样的美之经典-----中外闻名的东方廊桥。
    安县姊妹桥位于千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罗浮山温泉风景区中段的晓坝镇五福村,距千佛山旅游公路不到200米,横跨于茶坪河上,呈南北走向,四周群山环抱、竹树葱郁,环境幽静。
    姊妹桥又名双木桥、高桥、五福桥。始建于元末明初,当时为石板桥。因晓茶河连年涨水,溺水之事时有发生,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乡人自愿捐资捐料请工匠改建成了今天这座木质廊桥,具体的建筑工匠不甚清楚。
    
    文星塔
    文星阁位于县东21.5公里处县城花荄镇下场口成青公路右侧。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88年),完成于光绪四年(1878年),共13层,历时53年竣工。阁身全用土砖砌成。
    阁高28米。整个阁身设计精巧,造型美观,在风格上寓秀丽于端庄,揉朴实于雄健,为安县有名的塔式建筑。1984年7月11日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基础设施
    安县基础设施完善,区位优势突出。 县城已是绵阳科技城城市功能辐射的卫星城,紧靠宝成铁路和“成(都)—绵(阳)—广(元)”高速公路,紧邻绵阳南郊飞机场;县内交通四通八达,人流、物流进出快捷方便,现代通讯覆盖全县,并开通了ADSL业务和高速宽带网络,光纤有线电视遍布城乡;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9座;电力、水、天然气供应充足。
    花荄新县城建设起点高、理念新,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人口15万,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是绵阳科技城的卫星城、后花园和城市功能重要的吸纳区。
  经济发展
    (一)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运行。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7户,本月新增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33.45亿元,同比增长50.7%;实现增加值9.78亿元,同比增长31.2%,增速在全市9个区、市、县中排列第4位,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9.84亿元,同比增长49.0%,产销率为89.19%。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基本建设完成4.67亿元,增长71.7%;更新改造完成5.26亿元,增长35.9%。
    (三)城乡消费品市场较为活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4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县的零售额为7.72亿元,同比增长16.4,县以下的零售额为11.47亿元,同比增长16.7%。
    (四)财政收入增幅较大,金融运行平稳。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0.99亿元,增长19.2%。财政支出3.42亿元,同比增长42.2%。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2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4亿元,同比增长1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2亿元,同比增长15.8%。
  旅游资源
    白水湖
    省级风景名胜区安县白水湖,位于川西平原北部,紧邻绵阳、绵竹、德阳、成都经济三角带。距绵阳68公里,德阳50公里,成都120公里,周边景点名胜众多,距沙汀故居安县睢水镇2公里,距科技实验基地亚洲最大风洞群30公里,途中有砾石溶洞“龙泉砾宫”、“罗浮山佛教胜地”及“卧佛寺”、西南第一泉“沸泉”,还有引起世界地质界轰动的地质奇观海锦“生物礁”地质带就在湖边。
    白水湖海拔664米,水面面积3000余亩,蓄水量1672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0米,最深处20余米,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被省建委授予文明风景名胜区。
    白水湖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湖周群山环抱,湖面宽阔幽静,水质清澈,微风轻拂,波光粼粼。山石以水清而晶莹,林木以水纯而灵秀。23个自然小岛象璀璨的绿宝石布撒在白水玉盘之上,将数千亩巧妙分割组合,形成多层次的立体景区和许多幽深曲折的港湾。
    白水湖野趣迷人,岛上古树藤蔓遮天蔽日,闲花野草落英缤纷,茂林修竹挺拔青翠,林间小径曲折回环,一直带你到浓萌深处。湖内鱼群觅食卷浪,鸥鹭戏水成群,鸳鸯吻劲畅游,鹭鸶展翅盘旋。湖内盛产美国加洲鲈鱼,其味、其肉独具特色;冬春两季数十万只鹭鸶、野鸭等水鸟汇集湖面,形成天然的水上乐园。99年4月,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续拍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受阻狮驼铃》和《罗汉收大鹏》等三集的外境戏在白水湖拍摄。总导演杨洁及著名演员六小龄童等对白水湖的山青,水碧,岛美非常赞赏,并欣然写“绿岛浮碧波,鸥鹭自悠然”等佳句。
    罗浮山
    罗浮山,又名浮山,是1.5亿年前地壳变动从海底浮起的一座孤山。山势峭拔、层峦叠嶂,太乙、凌霄、挂衣、驾鹤、长建等十二峰拔地而起。直指云天。山间林木参天、蜂飞蝶舞、奇石遍布、清幽绝尘。自古以来就有“小西天”、“甲巴蜀”、“浮山叠翠”之美誉。电视剧《西游记》曾在此拍摄,其神采、其仙气,略见一斑。一九九八年被评为四川省级文明风景名胜区。
    罗浮山上,奇石嶙岣、奇峰峥嵘。其中尤以奇石最妙,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有寻偶的“骆驼”、拜佛的“海豚”、戏鼓的“海狮”、相爱的“情侣龟”。还有“虎头”、“鹰嘴”、“鳄鱼”……俨然一个“动物园”。更有太乙峰最为神奇,整个峰峦恰似一尊坐佛,背东面西,神态庄严祥和,乃中国川西一大奇观。
    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佛教高僧宣鉴法师在浮山修建飞鸣禅院。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道教真人杨嗣、柴卿将飞鸣禅院改为祥符观。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佛教高僧
    常光法师又恢复飞鸣禅院。后山增建天仙观、老君观。稍后,天仙观又辟为学馆,为学子传道、授业、解惑并先后有十二人中举。如此,佛、道、儒相处一山、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形成包容性很强的浮山文化。至今,在“状元包”有“状元鼓楼”。每每有莘莘学子结伴而来,登“状元包”,击“状元鼓”,以明心志,以求激励。罗浮山,山势险要、固若金汤。山上有羌族古城寨遗址多处。羌王城城垣长10520米,东西以条石筑砌为壁,南北以险峰绝壁为垒,东南西北各有坚固石头城门-座。城寨内尚有点将台、哨台、演兵场、石营门等军事、生活设施遗址。距今500多年前羌族兄弟奋起与明王朝抗争的硝烟依稀可见。
    如今,重建的羌王城南门城楼,古朴,雄伟,有王者风范;碉楼耸立,乌瞰大地;白石神塔和广场大型浮雕,倾诉着古老的传说;民俗楼陈列的古羌文化作品,体现了羌族的宗教、礼仪、风俗习惯;“古羌先圣祠”展出的部分挂画,反映出羌族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罗浮山羌王城别是一番景象羌山醉风情酒寨祝酒歌此起彼伏,喝咂酒、跳锅庄、烤全羊、羌族姑娘热情似火、羌族小伙豪情奔放,徜徉在欢乐的海洋,体验久远的羌族文化……
    一湾流水将绿绕;
    十二山峰送青来。
    大周末、节假日,或亲朋好友、或商业伙伴,驾车前来游玩,探奇、觅幽、寻古、休闲,享羌乡美食,领羌寨风情。是夜,到山下温泉泡一泡,洗却一身疲劳,是何等的惬意,何等的消遥。
    罗浮山距成都132公里,成绵高速公路绵阳出口,转绵(阳)安(县)一级公路到桑枣镇,再前行2公里便是人间仙境罗浮山,从绵阳来更方便,42公里即达。
  
以下地名与安县面积相当:
安县特产与美食
安县魔芋
安县魔芋
白菜饺
白菜饺
绵阳脆皮锅盔
绵阳脆皮锅盔
安洲包盐蛋
安洲包盐蛋
安县白果
安县白果
蜀中枣皮
蜀中枣皮
安县附片
安县附片

到安县必去著名景点
白水湖
白水湖
安县千佛山
安县千佛山
绵阳罗浮山
绵阳罗浮山
龙隐镇
龙隐镇
绵阳龙泉神女宫
绵阳龙泉神女宫
寻龙山风景区
寻龙山风景区
飞鸣禅院
飞鸣禅院
寻龙山桃花
寻龙山桃花

安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安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四川绵阳安县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四川绵阳涪城区
 四川绵阳游仙区
 四川绵阳三台县
 四川绵阳盐亭县
 四川绵阳安县
 四川绵阳梓潼县
 四川绵阳北川县
 四川绵阳平武县
 四川绵阳江油市
 四川绵阳三台县凯河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建设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光辉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中太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金石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刘营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双乐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菊河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敬元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六合乡
 四川绵阳涪城区城厢街道
 四川绵阳涪城区城北街道
 四川绵阳涪城区青义镇
 四川绵阳涪城区龙门镇
 四川绵阳涪城区工区街道
 四川绵阳涪城区石塘镇
 四川绵阳涪城区南山街道
 四川绵阳涪城区永兴镇
 四川绵阳涪城区朝阳街道
 四川绵阳涪城区城郊乡
 四川绵阳涪城区吴家镇
 四川绵阳涪城区高新街道
 四川绵阳涪城区石洞乡
 四川绵阳涪城区城南街道
 四川绵阳游仙区白蝉乡
 四川绵阳涪城区金峰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观太乡
 四川绵阳游仙区小枧沟镇
 四川绵阳涪城区玉皇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建华乡
 四川绵阳游仙区魏城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涪江街道
 四川绵阳涪城区新皂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云凤乡
 四川绵阳游仙区沉抗镇
 四川绵阳涪城区河边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东林乡
 四川绵阳游仙区忠兴镇
 四川绵阳涪城区丰谷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太平乡
 四川绵阳游仙区柏林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科学城街道
 四川绵阳游仙区梓棉乡
 四川绵阳涪城区磨家镇
 四川绵阳涪城区塘汛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石板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富乐街道
 四川绵阳游仙区游仙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朝真乡
 四川绵阳游仙区刘家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石马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玉河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东宣乡
 四川绵阳游仙区新桥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松垭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街子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芦溪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凤凰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立新镇
 四川绵阳游仙区四川省新华劳
 四川绵阳三台县石安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富顺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三元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花园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安居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秋林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观桥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北坝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郪江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建平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潼川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永新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永明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中新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前锋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东塔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古井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高堰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新德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万安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忠孝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新生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鲁班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塔山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西平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新鲁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景福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双胜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柳池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八洞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黎曙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紫河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金鼓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龙树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乐安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断石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灵兴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玉林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乐加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富驿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曙光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建中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金孔镇
 四川绵阳盐亭县两河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宝泉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进都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上新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黄甸镇
 四川绵阳盐亭县林农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里程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争胜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巨龙镇
 四川绵阳三台县云同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龙泉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柏梓镇
 四川绵阳盐亭县毛公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广利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折弓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八角镇
 四川绵阳盐亭县冯河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麻秧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石牛庙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协和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三元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黑坪镇
 四川绵阳盐亭县五龙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高灯镇
 四川绵阳盐亭县大兴回族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幸福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茶亭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宗海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两岔河乡
 四川绵阳三台县下新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来龙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剑河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金安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云溪镇
 四川绵阳盐亭县永泰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金鸡镇
 四川绵阳盐亭县洗泽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玉龙镇
 四川绵阳盐亭县黄溪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安家镇
 四川绵阳盐亭县榉溪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双碑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林山乡
 四川绵阳盐亭县新农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双板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玛瑙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豢龙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石牛镇
 四川绵阳安县界牌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双峰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自强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仁和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交泰乡
 四川绵阳安县桑枣镇
 四川绵阳安县永河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金龙场乡
 四川绵阳安县高川乡
 四川绵阳安县花荄镇
 四川绵阳安县迎新乡
 四川绵阳安县清泉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石台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东石乡
 四川绵阳安县宝林镇
 四川绵阳安县黄土镇
 四川绵阳安县沸水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仙鹅乡
 四川绵阳安县塔水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宏仁乡
 四川绵阳安县晓坝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长卿镇
 四川绵阳安县乐兴镇
 四川绵阳安县秀水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许州镇
 四川绵阳安县茶坪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小垭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马鸣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黎雅镇
 四川绵阳安县河清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白云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马迎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卧龙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演武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观义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仙峰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二洞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建兴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安昌镇
 四川绵阳平武县龙安镇
 四川绵阳平武县古城镇
 四川绵阳平武县南坝镇
 四川绵阳梓潼县宝石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水田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定远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片口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坝子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大新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开坪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水观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永安镇
 四川绵阳平武县平南羌族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坝底乡
 四川绵阳梓潼县文兴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香泉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徐塘羌族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响岩镇
 四川绵阳北川县陈家坝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锁江羌族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白什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青片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桂溪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平通镇
 四川绵阳北川县贯岭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都坝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桃龙藏族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豆叩镇
 四川绵阳北川县曲山镇
 四川绵阳平武县土城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禹里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墩上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大印镇
 四川绵阳北川县擂鼓镇
 四川绵阳平武县旧堡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漩坪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通口镇
 四川绵阳北川县白坭乡
 四川绵阳北川县马槽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大桥镇
 四川绵阳北川县小坝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阔达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水晶镇
 四川绵阳平武县高村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黄羊关藏族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虎牙藏族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泗耳藏族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白马藏族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木座藏族乡
 四川绵阳平武县木皮藏族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中坝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太平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九岭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战旗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三合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双河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含增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八一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方水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新春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永胜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长城办事处
 四川绵阳江油市小溪坝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东安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西屏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河口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铜星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武都长钢街道
 四川绵阳江油市香水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含增长钢街道
 四川绵阳江油市大堰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文胜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彰明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东兴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龙凤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重兴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义新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厚坝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石元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贯山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二郎庙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新安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马角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华坪办事处
 四川绵阳江油市雁门镇
 四川绵阳江油市新兴乡
 四川绵阳江油市枫顺乡
当前手机版本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