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东河源市紫金县

> 广东 > 河源市 > 紫金县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

查看地图
行政代码:441621行政级别:县
长途区号:0762 车牌号码:粤P
人口:约61.2万人人口密度:169人/km2
面积:3627km2邮政编码:517000
身份证前六位:441621隶属政区: 河源市
行政区划:紫城镇 龙窝镇 九和镇 上义镇 蓝塘镇 凤安镇 义容镇 古竹镇 临江镇 柏埔镇 黄塘镇 敬梓镇 水墩镇 南岭镇 苏区镇 瓦溪镇 好义镇 中坝镇
紫金县相关网站:
紫金旅游指南
紫金特产介绍
河源市旅游指南
河源市特产介绍
广东品牌网
广东旅游指南
广东特产介绍
行政代码 面积驻地简介
紫城镇 441621100 14.3km2 紫金县辖镇,县府驻地。建国初期称金城镇,属附城区、第一区,1958年属附城公社,1964年分设城镇公社,1981年设紫城镇。位于县境东东部,面积14.3……[详细]
龙窝镇 441621102 400km2 龙窝镇地处紫金县东南部,广东省政府于2002年5月批准为紫金县的4个中心镇之一。龙窝镇与乌石、水墩、苏区、瓦溪接壤,是紫金南部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2……[详细]
九和镇 441621103 222.9km2 九和镇位于紫金县中部偏南,东北邻瓦溪,东南连九树,西接蓝塘,北毗青溪,南部与惠东县接壤。其前身是1958年10月成立的九和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详细]
上义镇 441621104 173km2 一、地理环境 上义镇位于紫金县西南部,东经114°48′,北纬23°17′。面积173平方公里。东与紫金县蓝塘镇相邻,南与惠东县松坑镇相连,西……[详细]
蓝塘镇 441621105 299.8km2 蓝塘镇位于紫金县西南部,全镇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和一个居委会(2004年12月经县批准,撤销业坑村并入双兴村、撤销黄沙村并入河塘村,全……[详细]
凤安镇 441621106 130km2 紫金县辖镇。建国初期先后属紫金县第二区、第六区、蓝塘公社,1964年分立凤安公社,1983年撤社设区,1987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130平方公里……[详细]
义容镇 441621107 356.2km2 紫金县义容镇位于紫金县西部,东接附城镇,西连古竹镇,南毗凤安、蓝塘,北邻临江、柏埔。省道中石线穿境而过。距紫金县城50公里,至古竹15公里,到河源市区5……[详细]
古竹镇 441621108 278.1km2 古竹镇位于紫金县境西部,东江中游东岸,西与博罗县,惠州市惠城区,河源市源城区隔东江相望.全镇总面积278.1平方公里(含东江林场),其中山地16,814……[详细]
临江镇 441621109 135km2 紫金县辖镇。1957年从原紫金县第十区分设临江乡,1958年属柏埔公社,1961年分立临江公社,1983年撤社设区,1987年设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江……[详细]
胜利村
柏埔镇 441621110 132.2km2 紫金县辖镇。1958年从原紫金县第十区分设柏埔公社,1983年撤社设区,1987年设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132.2平方公里,人口2.7万。镇政府驻柏……[详细]
黄塘镇 441621111 230.6km2 【简述】 黄塘镇位于紫金县西北部,东连附城,西接柏埔,南毗青溪,北邻东源县康禾。其前身是1958年10月成立的黄塘公社,1983年9月改为黄塘区,198……[详细]
敬梓镇 441621112 110.3km2 敬梓镇位于紫金县东部,东接五华县华阳镇,西连中坝镇,南邻水墩镇,北与五华县长布镇交界。其前身是1961年4月设立的敬梓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详细]
水墩镇 441621114 115.4km2 【简述】 水墩镇位于紫金县城的东南部,东邻五华县龙村、华阳,西接龙窝、乌石,南连洋头,北毗敬梓、中坝。其前身是1957年12月设立的水墩乡,1961年……[详细]
南岭镇 441621115 100.2km2 【简述】 南岭镇位于县境东南端,东临陆河县,西连苏区,南与海丰县毗邻,北接洋头镇和五华县登輋镇。其前身是1961年4月设立的南岭公社,1963年3月更……[详细]
苏区镇 441621116 125km2 【简述】 苏区镇位于紫金县东南部,东连南岭镇,南与惠东马山、高潭镇毗邻,西、北接龙窝、洋头镇。其前身是1957年12月设立的炮子乡,1958年10月建……[详细]
瓦溪镇 441621117 132.4km2 【简述】 瓦溪镇位于紫金县中部,秋香江中游。东邻乌石、龙窝,西接青溪及九和富竹,南连九树与九和五一,北毗附城。其前身是1961年4月设立的瓦溪公社,1……[详细]
好义镇 441621118 89.8km2 【简述】 好义镇位于紫金县西南端,东邻凤安,西、南接惠阳市芦岚与大岚镇,北临古竹。其前身是1958年10月成立的好义公社,1983年9月改为好义区,1……[详细]
中坝镇 441621119 170km2 中坝镇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入粤始祖地;位于韩江支流北琴江的最上游,地处紫金县城的东北部,东邻五华县长布镇,北毗东源县黄村镇;省道广下线纵穿而过,与中长公路……[详细]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东江中游东岸,东连五华县,西接惠阳又与博罗隔江相望,南邻陆河、海丰、惠东,北界河源市郊区、源城区。1988年,全县总面积3627平方公里,八成以上为山岭、丘陵,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辖11乡、12镇。总人口61.2万,99%为汉族。县城紫城镇,距广州270公里。
    紫金地域,远古属百越地,秦代起属南海郡博罗、龙川两县地,隋唐为归善、兴宁两县地,宋元为归善、长乐两县地。明隆庆三年(1569年)设置永安县,属惠州府。为避免与福建永安县重名,民国3年(1914年)改名紫金县。
  紫金 - 金属
    紫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气候温和,年均无霜期300天、降水量1760毫米,适宜水稻、花生、大豆、甘蔗、蚕桑等农作物生长,一年四季可种作。群山连绵,盛产木材、竹子、松脂、茶叶、水果、香菇、木耳等土特产,是广东省用材林基地之一;矿资源丰富,有铁、锡、铅锌、瓷土、萤石、大理石、石灰石、耐火石、珍珠岩等;河溪众多,水能巨大,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3万余千瓦,可开发6万余千瓦,是全国能源开发重点县之一;矿泉水、地热资源也甚为丰富,有着经济开发的巨大潜力。
    紫金属山区县,经济以农业为主。明嘉靖中期,境内工人、农民起义不断,官府屡次派兵镇压,社会-10余年,人烟稀少。明隆庆初置县后,社会政治渐趋安定,县署采用奖励耕种政策,教民广种麻、豆、姜、芋等作物,农业生产有所发展。至清道光年间,全县耕地面积比建县初增加六成;手工业方面,建有炼铁、铸锅、陶瓷、造纸、缝纫、鞋革、食品等工场作坊,主要产品铁锅、椒酱、漆皮箱、竹壳茶等远销南洋等地;商业也相应的发展,墟市比建县初增加四倍多。文化教育亦有所发展,培育了诸多进士、举人、贡生等人才。鸦片战争后,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吏治-,民生日困。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社会混乱。民国14年(1925年)东征胜利后,广东革0据地得到统一和巩固,本县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文化教育出现新局面,创办了紫金中学、女子小学及一批高等小学,开展了平民识字和扫盲运动,为推进国民革命,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公路被毁坏,商品来源阻隔,外销土特产品积压,市场萧条,人民生活甚苦。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爆发,当局横征暴敛,水利不兴,灾害频繁,货币贬值,经济衰退。民国36年统计,全县20.4万人,工业仅有铸锅、食品等小作坊80余家及110余户个体手工业;商业只有470余家小商户;中小学校270所,在校学生2万余人,文盲率占六成多;人均生产稻谷仅160公斤,许多农民除了交地租,“放下禾镰无米煮”。
    紫金人民富有革命传统。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青溪约磜头山冶铸工人杨立率矿工500人起义。岭东兵备尤英多次派重兵镇压,捕杀了杨立,但武装斗争一直坚持了20余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林九我等率领农民5000余人在九和(今九树)乌禽嶂举旗起义,率部攻打永安、长乐等县城。清嘉庆七年(1802年),永安天地会首领官粤陇和白莲教首领赖东保,在青溪约天字嶂聚-员和农民数千人揭竿起义,围攻永安县城。咸丰年间,永安天地会首领朱戴开邀集万人在洋头寨、上义天地会首领彭日升集中3000余人在招元村分别举行起义,响应太平军作战。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好义陈伟湘受孙中山衔命,率万余人在古竹汤坑山举行武装起义,攻打大富翁和清兵、乡团。民国3年(1914年),九和李荣泰接受孙中山指示,组织3000余人在九和红花埔起义,进行武装讨袁,声震东江。
    20年代初,0党员刘尔崧、刘琴西从广州返回紫金故乡出版进步刊物,创办劳动半夜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0员,于1923年建立紫金党小组、紫金县总农会。1925年,成立0紫金县特别支部。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下,筹建了-紫金县党部,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各种社会团体纷纷成立,政治气氛空前高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0紫金县组织领导人民在县城举行了“四.二六”武装-,于5月1日建立紫金县人民政府。不久,转移到炮子建立革0据地。紫金县长丘国忠联合海、陆、惠、紫、五等县地主民团对炮子进行了3次“进剿”,人数由1000人增加至3000人,均被紫金工农革命军所击败。1927年12月,在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的帮助下,紫金县苏维埃政府在炮子成立,开展土地革命运动。1928年3月,-军黄旭初部和地主民团数千人,分数路“进剿”炮子苏区,镇压0人和革命群众,全县有1300多人遭杀害。革命处于低潮。幸存的0人仍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0紫金县组织领导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宣传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壮大抗日力量,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派四十六军政治部少将副主任彭锐任紫金县长,建立“戡乱建国”委员会,多次派兵镇压0领导的人民武装队伍和根据地。紫金的0员和革命群众,在0紫金县地方组织的领导下,为争民主、求解放,在县内和惠紫、紫五、紫河边境重建人民武装,不畏艰险,积极投身于解放战争,于1949年5月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解放了紫金。
    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开始后,紫金人民先后有700多名英烈献出了宝贵生命。事迹可歌可泣,芳名永垂不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紫金大地回春,山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1950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过平息匪患和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经济迅速发展。
    1953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人民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兴办了一批地方国营和集体工业企业,发展了国营和供销合作社商业。这一期间,工业、农业总产值年均分别递增25%和9.9%,人民生活有很大的改善。
    1958年“-”和人民公社化期间,本县先后建成县人民瓷厂、宝山铁厂等一批地方国营厂矿;全县通过抽调社队劳动力修筑了紫古、紫海(紫金段)公路;建成了附城的响水磜,蓝塘的茜坑、马耳坪,临江的禾坑、斩坑,义容的鸡公田等一批小型水库。但此时浮夸风、“共产风”严重,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在领导生产上瞎指挥,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之自然灾害影响,1958年、1959年全县连续两年粮食减产。1960年春夏间,农村严重饥荒,出现水肿病和人口非正常死亡现象。县委、县政府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扭转了被动局面。同年冬起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逐步纠正经济工作中一些“左”的做法,人民公社体制下放,恢复农民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开放农贸市场,同时调整工农业生产布局,使国民经济很快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1962至1965年,年均工农业总产值比1961年增长26.2%。
    1966年开始延续十年的“0”,紫金的各项事业再次遭受严重损失。1967年到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率仅6.23%,粮食产量年平均递增率仅3.33%,而1976年的人口却比1966年增长30.84%。期间,虽然也兴办了一些工厂,并发动群众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兴建了一批小水电站和公路,但由于在农业政策上过份强调以粮为纲,限制社员搞多种经营和家庭副业,辽阔的山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缓慢。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21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人均233元;农业人口人均集体分配48.6元、人均口粮227.5公斤,农民的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978年后,本县根据0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胆改革,开拓进取,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1979年,上义公社半数以上生产队首先实行包产到户,深受农民欢迎,很快在全县推开。1981年,普遍建立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给农民分了自留山、责任山。本县围绕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果、蚕桑、甘蔗等农林土特产及畜牧、水产业,先后建立茶叶、水果、紫胶、芳樟、南药、竹子、杉等初具规模的商品基地。同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乡(镇)、村和家庭大办各种企业。1988年,全县办有乡(镇)、村、联户、家庭四级企业超万家,从业人员2.7万余人、占农村总劳力11.6%,总收入1. 41亿元、比1978年增长19倍,乡镇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的经济支柱。此外,还积极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全县走出家门,到县内外从事建筑业、工副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近10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在改革开放以后的10年中,农业产品、产值大幅度提高,人们长期渴望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椐1988年统计,全县农业总产值2.01亿元,比1978年增长1. 73倍;粮食总产18万吨,比1978年增长38.8%;农业人口人均口粮256公斤、人均纯收入498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2.52%和9.2倍。
    工业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上了一批新项目。1979年后,逐步扩大了企业自主权。1983年起,本县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对原燃料充足、产品适销对路的县造纸厂、粉酒厂等一批地方国营企业进行扩建改造和设备更新,装配了金刚石、彩色胶印、水泥袋纸、木薯酒精等10多条生产线,使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多渠道集资2000余万元,兴建了县水泥厂、县缫丝厂。至1988年,全县建立起以采矿、冶炼、建材、陶瓷、铸造、机械、造纸、印刷、炮竹、化学、食品、木竹制品等10多个工业行业(体系),工业企业发展到4292个,其中全民和乡镇以上办的182个,村和个体办的4110个,分别比1978年增加8.8倍、24%和13.1倍;全县年工业总产值1.13亿元,比1978年增加1.35倍。同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全县签订“三来一补”合同已履约的34宗,引进机械设备2969台(套),利用外资132.11万美元,收入工缴费128万美元。
    能源、交通、通信建设有很大进展。1979年后,本县把能源、交通、通信建设列为发展紫金经济的突破口。水电建设方面,新建了17座水电站,增加装机容量6395千瓦,年增发电量1760万千瓦小时。同时把县电力输电线路由35千伏升为110千伏,联入国家大电网。1988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1.83万千瓦,占水能可开发量30%;输变电网线路长3400余公里,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和76%的家庭用上了电。在交通、通信方面,县采取积极向上争取扶持和实行民工建勤的办法,整修扩改县公路主干线,修筑乡村公路和出境公路,并投入大量资金办通信,交通、通信日趋便利。1988年,全县有公路干线和支线总长1007公里,各乡(镇)和70%以上的管理区已通汽车;已开通县城2000门、古竹400门自动电话。
    造林绿化跃上新台阶。建国后,县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林业建设和开发。但由于受体制多变影响和管护不善等原因,森林资源多次遭受严重破坏。至1984年森林二类调查时,全县森林覆盖率降到37.1%。1985年起,县大力进行植树和飞播造林。特别是1987年6月后,县委、县政府响应省委“加快造林步伐,十年绿化广东”的号召,痛下决心,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带领全县人民苦战一年造林100万亩,受到省委和国务院的通报表扬。同时,狠抓森林封、管、节、造结合,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逐步回升。1988年,基本消灭了荒山,森林覆盖率上升到53%,活立木蓄积量增至460.9万立方米,比1984年增长15.5%。
    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市场日趋繁荣。1978年后,集镇建设速度加快,市区面积不断扩展。1988年,县城城区面积由2.44平方公里扩大到3.38平方公里,房屋建筑面积比1949年增加26.6倍。商业,打破了封闭式的流通体制,建立了国营、集体、联营、个体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流通新体制。1988年,全县有商业网点5494个,其中国营396个;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82亿元,比1978年增加2.77倍。财政收入有较大的增长,1988年本县预算内财政收入首次超千万元,达1095.1万元,比1978年增加58%。
    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1980年,经省、地教育主管部门验收,宣布为“基本无文盲县”;1988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9%、巩固率为98.4%;1979年至1988年,全县每年平均有321人考上大学、中专学校读书。广播电视迅速发展,1988年,全县有电视差转台19座、卫星地面接收站8座,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医疗卫生有所加强,全县有县属和乡镇医疗卫生单位31个,村医疗站(室)422个,卫生技术人员1303人,设有病床658张,拥有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烈性传染病和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计划生育成效显著,1988年人口出生率下降至11.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1‰。科技队伍扩大,全县取得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科技人员3340人,其中中级技术职务以上731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紫金县各项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与省内一些富裕地区相比差距尚大,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仍较为贫困。1988年,全县人均国民收入、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农民平均纯收入,分别只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二、五分之三和五分之三。改变落后面貌,已是全县人民的强烈愿望。紫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61万多勤劳勇敢的人民以及10万以上爱国爱乡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0十三大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富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传统的紫金人民,在0紫金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正在从实际出发,同心同德,努力奋斗,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谱写更新的历史篇章。
    紫金——与铂金、黄金并称为世界上第三大金。俄罗斯是其主要产地,其余还分布在土耳其等国,但俄罗斯的紫金在世界上最为著名,尤其是俄罗斯地大物博,紫金矿藏非常丰富。因产地不同,成色也有所不同。因紫金工艺精湛,即使同一个牌子的紫金首饰,因其工艺的不同,成色和亮度上也会有所差别。但紫金首饰的亮度、光泽度和坚硬耐磨度,都优于其它两款金首饰。即使带了很多年,也依然保持 着最初的光泽度和亮度。而且,中国的首饰镶嵌的石头大多为锆石或钻石,但俄罗斯的紫金首饰,有锆石(价格也偏低),有天然石头,有钻石,红宝石,绿宝石,天然水晶,以及其它你叫都叫不上名来的各色宝石,因为俄罗斯是资源大国嘛,地大物博的,盛产各色宝石。纯正的紫金首饰为标号585,相当于我们所说的24K,其余还有375,相当于我们的18K。
    在金质饰品中,紫金是最具欧洲风格的一种。紫金与黄金及白金不同的是,含金量为百分之五十八点五,硬度高,色泽光亮。其中成品,如戒指、耳环、手链等在欧洲上等社会的社交活动中都是尊贵、财富及高品位的象征。且随着佩带时间会越来越亮,不需要去专业的金店进行清洗。
  
以下地名与紫金县面积相当:
紫金县特产与美食
紫金永安牌椒酱
紫金永安牌椒酱
紫金春甜桔
紫金春甜桔
紫金竹壳茶
紫金竹壳茶
香酥琵琶虾
香酥琵琶虾
紫金荔枝
紫金荔枝
紫金椒酱
紫金椒酱
紫金黄花菜
紫金黄花菜
紫金香菇
紫金香菇

到紫金县必去著名景点
紫金学宫
紫金学宫
紫金观
紫金观
庙祖石南母寺
庙祖石南母寺
天子嶂
天子嶂
白溪水库
白溪水库
白溪
白溪
公馆
公馆
文天祥屯兵遗址
文天祥屯兵遗址

紫金县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紫金县怎么看? ---说两句吧!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黄布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紫市镇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陂头镇
 1???oó?′êDá??????aé??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贝墩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古寨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曾田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双江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涧头镇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上城街道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新江街道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东埔街道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源西街道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源南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车田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岩镇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麻布岗镇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广东河源市源城区高埔岗农场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四都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铁场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贝岭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临江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细坳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龙母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上坪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紫城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柏埔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义都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田心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黄塘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敬梓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鹤市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九和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水墩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黎咀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南岭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上义镇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元善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黄石镇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凤安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赤光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瓦溪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通衢镇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内莞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义容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回龙镇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好义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登云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新田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灯塔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骆湖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顺天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叶潭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黄村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合水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康禾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公白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青州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热水镇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隆街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新港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东水镇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田源镇
 ╧Ц╤╚╨ст╢йпа╛ф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长塘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新回龙镇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高莞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礼士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上陵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优胜镇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半江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绣缎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黄田镇
当前手机版本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