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泉州石狮市宝盖镇

> 福建 > 泉州 > 石狮市 > 宝盖镇

福建泉州石狮市宝盖镇

查看地图
行政代码:350581101行政级别:镇
长途区号:0595 车牌号码:闽C
人口:约8万人人口密度:3077人/km2
面积:26km2邮政编码:362000
身份证前六位:350581隶属政区: 石狮市
宝盖镇相关网站:
石狮旅游指南
石狮特产介绍
泉州品牌网
泉州旅游指南
泉州特产介绍
福建品牌网
福建旅游指南
福建特产介绍
行政代码 简介
杆头村 350581101 以坐落于“杆山”之前而得名,因“前”与“头”方言同义,故取名“杆头”。因“杆”与“官”谐音,杆山又称为官山,“官山”以此成为杆头的雅称。如施氏家谱即称为……[详细]
龙穴村 350581101 相传,古时该地曾有“龙穴风水”之说,故称“龙穴”。辖龙穴、八斗、古坑后3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在龙穴。 清康熙年间,永宁外高高氏迁居坑东,随后从坑东陆……[详细]
前坑村 350581101 元代,因村落前有一大片高低不平的坑地,故取名“前坑”。另有一种说法,村中有一座“坑仔山”,村民在其附近建屋居住,故称“前坑”。据清代《钱山三房郭氏家谱》……[详细]
塘边村 350581101 位于龟湖塘岸边,故自宋代以来即取名“塘边”。村中有一古迹,名叫“龙泉岩”,亦名“塘边岩”,据乾隆版《泉州府志·乐善传》记载,宋末元初,祥芝大堡慈善家刘君……[详细]
仑后村 350581101 元初,晋江安海黄姓迁居于仑山之后,故取名“仑后”,雅称“仑峰”。 辖仑后、院后两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在仑后。 院后 该地原有一座著名寺院“布金院”,……[详细]
后垵村 350581101 村后原有一座赤山头,山形似马鞍,“鞍”与“垵”谐音,故取名“后垵”。宋末元初,延陵吴氏平庵公从兴化平海卫(莆田)迁居仙境,再迁靖山(松茂),暂居于“戴厝……[详细]
后宅村 350581101 坐落在郑厝之后,故名“后宅”。南宋,九牧林氏派下原庵公开基于此,称后宅为“桃林”(又称桃源)。村中林氏族谱即命名为《桃林宗谱》。“桃林”一名也曾见于文献……[详细]
苏厝村 350581101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晋江清沟苏崇龟迁居于此,故称“苏厝”。据明代李伯元《青阳志·氏族》记载,明初,龟湖苏厝苏有斌,号恪素,入赘庄氏,迁居晋-阳……[详细]
坑东村 350581101 相传南宋年间延陵吴氏迁居于此,在村落低洼坑地东边建屋居住,且此地系晋江县十九都最东南面的村庄,故取名“坑东”。 另有一种说法,宋代吴氏先祖择居于宝……[详细]
雪上村 350581101 古称“索上”,并在“索”字加上“土”旁或“糸”旁。《康熙字典》记载,加“糸”旁之“索”,与“索”同音同义。“索上”得名由来不详,其名载于道光《晋江县志·……[详细]
宝源村 350581101 石狮市安居工程小区所在地。设置社区时,取“宝聚百福,源溢千祥”之意,命名“宝源”,俗称“安居工程”。……[详细]
前园村 350581101 村落后面有一片园地,林、蔡、黄等姓村民于园地前建屋居住,故取名“前园”。 前园开发较早,其中林姓一支系由泉州奎霞巷(街下巷)分支而来。始祖林彦安于……[详细]
塘后村 350581101 塘后村位于龟湖塘之后,故自南宋时即依地理特征,取名“塘后”。辖塘后、东茂、梧园3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在塘后。 塘后黄氏传至六世四郎公,延请一地理先生……[详细]
松茂村 350581101 古称“上墓”,记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后来,村民避讳“墓”字,改称“上慕”。 另据传说,古时此地有一大片松树林,生长茂盛,故取“松茂”作为……[详细]
山雅村 350581101 该村山明水秀,环境幽雅,故取名“山雅”。俗称“山仔”,见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 相传,古时村头有5块灵石,形象各异。每当深夜来临之时,隐约可……[详细]
铺锦村 350581101 俗称“埔仔”,因原先村民在前埔山坡一带建屋居住而得名。前埔山其实是村中一处小山坡,故又称“前坡”。清代《龟湖铺锦黄氏族谱》记载,黄福全,字孔谐,卒于明景……[详细]
郑厝村 350581101 宋代,荥阳郑氏从仙游迁居于此,故称“郑厝”。因人丁兴旺析为“上郑”和“下郑”,并演变成为角落地名。 村中有两处历史古迹“二十四都宫”、“宅上坊”,……[详细]
塘头村 350581101 因位于象畔塘之前,故取名“塘头”。辖塘头、后厅两个自然,村委会设在塘头。 雅称“龙塘”。宋代太原王氏一支迁居于此,称为“龙塘王氏”。民国《茂夏王氏……[详细]
玉浦村 350581101 位于玉澜浦下游而取名“下浦”,又称“浦内”,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 雅称“玉浦”、“玉澜”。宋元之时,苏氏、高氏、金氏等聚居于此。元末明初……[详细]
上浦村 350581101 位于玉澜浦下游而取名“下浦”,又称“浦内”,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 雅称“玉浦”、“玉澜”。宋元之时,苏氏、高氏、金氏等聚居于此。元末明初……[详细]
  宝盖镇是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石狮市的重镇之一,与台湾隔海相望,拥有闻名中外的宝盖山——万寿塔(俗称姑嫂塔),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镇土地面积26平方公理,常住人口3.5万人,港澳台及海外侨胞2万多人,外来人口4.5万人,下辖20个行政村(居)。
   1993年建镇以来,在各级党委0的领导下,在宝盖镇人民的努力下,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显出四大优势:一是区域优势。宝盖镇北邻“中国休闲西裤名镇——蚶江镇”,南面有年贸易额超百亿元的石狮市鸳鸯池纺织面料市场和正在建设中亚洲最大服装城之一的“石狮服装城”,西有服饰辅料三大市场(石灵路、八七路和塔前三大辅料市场)。宝盖镇区现有盖科技工业园和鞋业工业园两大园区;二是产业优势:目前,全镇拥有各类企业519家,涵盖纺织、服装、服饰辅料、鞋业、电子、机械制造、体育用品、包装等行业。其中服饰辅料369家,产值21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72%,占石狮市工业总产值8%,成为石狮市服饰辅料的主要生产基地,全镇目前拥有“富贵鸟”、“威兰西”、“帝”牌、“华联”等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和福建省著名商标,产业结构合理,产业特别是服饰辅料优势明显。三是市场优势。在宝盖镇周边,有石灵路、八七路、塔前三大服饰辅料市场,宝盖服饰辅料在三大市场的占有率为96%,并辐射全国各地及部分出口国外。同时,全镇各企业在国内外设有销售网点,覆盖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成都和东南亚、中东等地;四是人才优势。宝盖是服饰辅料的生产基地,几年来,培育了一支较为全面、素质优良的服饰辅料技术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全镇拥有中级职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近百人,高级职称17人,大专以上学历800人。此外,辖区内现有泉州育青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石狮教学点、福建电视大学教学点和正在建设中的泉州光电信息学院,培育各类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设置在辖区内的石狮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挂牌运作,福建留学生创业园已完成征地,正在规划和设计中。
   伴随着石狮市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完善,石狮纺织服装日益壮大,宝盖镇服饰辅料产业因而更具优势,并形成较具竞争力和独具特色的区域产业板块,2004年,宝盖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态势。预计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2亿元,其中服饰辅料25亿元,全镇税利收入3.8亿元。.
还有以下地名与宝盖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宝盖镇面积相当:
宝盖镇特产与美食
古浮紫菜
古浮紫菜
甜粿
甜粿
红膏蟹
红膏蟹
石狮甜果
石狮甜果
花生卷酥
花生卷酥
安海捆蹄
安海捆蹄
菜头酸
菜头酸
九重粿
九重粿

到宝盖镇必去著名景点
朝天寺
朝天寺
虎岫禅寺
虎岫禅寺
洛伽寺
洛伽寺
金相院
金相院
蚶江海防官署碑记
蚶江海防官署碑记
闽南第一土地神
闽南第一土地神
石狮城隍庙
石狮城隍庙
黄金海岸度假区
黄金海岸度假区

宝盖镇区划
350581101001 111 宝源居委会
350581101201 112 坑东村
350581101202 112 杆头村
350581101203 112 龙穴村
350581101204 112 前园村
350581101205 112 前坑村
350581101206 112 塘后村
350581101207 111 塘边村
350581101208 112 仑后村
350581101209 112 松茂村
350581101210 112 后安村
350581101211 112 山雅村
350581101212 112 铺锦村
350581101213 112 后宅村
350581101214 112 郑厝村
350581101215 112 苏厝村
350581101216 112 塘头村
350581101217 112 玉浦村
350581101218 112 上浦村
350581101219 112 雪上村
百度推广
宝盖镇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宝盖镇怎么看? ---说两句吧!

  

福建泉州石狮市宝盖镇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福建泉州丰泽区
 福建泉州洛江区
 福建泉州鲤城区
 福建泉州泉港区
 福建泉州安溪县
 福建泉州惠安县
 福建泉州永春县
 福建泉州德化县
 福建泉州金门县
 福建泉州石狮市
 福建泉州晋江市
 福建泉州南安市
 福建泉州鲤城区浮桥街道
 福建泉州鲤城区江南街道
 福建泉州丰泽区城东街道
 福建泉州鲤城区金龙街道
 福建泉州丰泽区东海街道
 福建泉州鲤城区常泰街道
 福建泉州丰泽区北峰街道
 福建泉州丰泽区东湖街道
 福建泉州洛江区万安街道
 福建泉州鲤城区海滨街道
 福建泉州丰泽区丰泽街道
 福建泉州洛江区双阳街道
 福建泉州鲤城区临江街道
 福建泉州丰泽区泉秀街道
 福建泉州洛江区罗溪镇
 福建泉州鲤城区鲤中街道
 福建泉州丰泽区清源街道
 福建泉州洛江区马甲镇
 福建泉州鲤城区开元街道
 福建泉州丰泽区华大街道
 福建泉州洛江区河市镇
 福建泉州洛江区虹山乡
 福建泉州惠安县螺阳镇
 福建泉州泉港区山腰街道
 福建泉州安溪县剑斗镇
 福建泉州惠安县东桥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白濑乡
 福建泉州惠安县黄塘镇
 福建泉州泉港区南埔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城厢镇
 福建泉州惠安县净峰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湖上乡
 福建泉州惠安县小岝镇
 福建泉州泉港区后龙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尚卿乡
 福建泉州惠安县洛阳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龙门镇
 福建泉州惠安县辋川镇
 福建泉州泉港区峰尾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大坪乡
 福建泉州惠安县东园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虎邱镇
 福建泉州惠安县百崎回族乡
 福建泉州泉港区前黄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龙涓乡
 福建泉州惠安县张坂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芦田镇
 福建泉州泉港区涂岭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长坑乡
 福建泉州惠安县崇武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感德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凤城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兰田乡
 福建泉州惠安县山霞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魁斗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蓬莱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祥华乡
 福建泉州惠安县涂寨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西坪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湖头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桃舟乡
 福建泉州惠安县螺城镇
 福建泉州惠安县东岭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官桥镇
 福建泉州安溪县参内乡
 福建泉州德化县水口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桃城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东平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介福乡
 福建泉州德化县赤水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五里街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湖洋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外山乡
 福建泉州德化县上涌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一都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坑仔口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玉斗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葛坑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下洋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大铭乡
 福建泉州德化县浔中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锦斗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杨梅乡
 福建泉州永春县蓬壶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春美乡
 福建泉州德化县龙浔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东关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汤头乡
 福建泉州永春县达埔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桂洋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三班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桂阳乡
 福建泉州永春县吾峰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苏坑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龙门滩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盖德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石鼓镇
 福建泉州永春县仙夹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雷峰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国宝乡
 福建泉州石狮市湖滨街道
 福建泉州永春县岵山镇
 福建泉州德化县南埕镇
 福建泉州石狮市凤里街道
 福建泉州石狮市灵秀镇
 福建泉州石狮市宝盖镇
 福建泉州石狮市蚶江镇
 福建泉州石狮市祥芝镇
 福建泉州石狮市鸿山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安海镇
 福建泉州石狮市锦尚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洪濑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磁灶镇
 福建泉州石狮市永宁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英都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英林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洪梅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陈埭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翔云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紫帽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康美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东石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金陶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西滨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丰州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深沪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诗山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青阳街道
 福建泉州南安市霞美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金井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蓬华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溪美街道
 福建泉州晋江市梅岭街道
 福建泉州南安市官桥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池店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码头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柳城街道
 福建泉州晋江市西园街道
 福建泉州南安市水头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内坑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九都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美林街道
 福建泉州晋江市罗山街道
 福建泉州南安市石井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乐峰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省新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新塘街道
 福建泉州南安市眉山乡
 福建泉州南安市罗东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仑苍镇
 福建泉州晋江市永和镇
 福建泉州南安市向阳乡
 福建泉州南安市东田镇
当前手机版本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