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滁州市定远县二龙回族乡
安徽 > 滁州市 > 定远县 > 二龙回族乡
安徽滁州市定远县二龙回族乡
行政代码:341125204 | 行政级别:乡 |
长途区号:0550 | 车牌号码:皖M |
面积:41km2 | 邮政编码:239000 |
身份证前六位:341125 | 隶属政区: 定远县 |
二龙回族乡相关网站: 定远旅游指南 定远特产介绍 滁州品牌网 滁州旅游指南 滁州特产介绍 |
二龙回族乡位于定城东南约30公里处,南与肥东县接壤。是滁州市唯一的民族乡,也是安徽省成立最早、回族人口聚居最多的一个民族乡。全乡5个行政村,其中回族村4个。总人口15016人,其中回族人口11442人,占总人口的76.2%。国土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28000亩。地处江淮分水岭,属典型的丘陵地带,易旱易涝。2002年被省确定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重点乡镇之一。
-
经济及荣誉
近年来,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引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二龙回族乡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取得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创85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00元,财政收入达130万元。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安徽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原省委-王太华、省长傅锡寿,现省政协主席杨多良等领导先后莅临该乡视察指导工作。
-
历史
二龙的历史
名称变迁
二龙原名蓝府城,是明初凉国公蓝玉的封地。1393年,因蓝有叛嫌,明太祖遣王瑛至蓝府城,将蓝满门抄斩并灭九族,但王英并未严格执行。蓝案平息后,王瑛受旨定居蓝府城。王氏宗谱序云:“始祖瑛又名赞者,籍直隶,明初授武德卫指挥使,以功得封,成祖尝以黑马将军呼之。”
王瑛落户蓝府城后,蓝府城渐被人称为“王回岗”。永乐年间郑和回南京,赠以天方真经,为供真经,王瑛于永乐六年(1408年)仿南京的净觉寺重修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至清末先后建成七座清真寺。每逢节日,回民聚于清真寺,礼拜诵经,听阿訇宣讲教义,从事节日活动。
民国29年(1941年)以前,该地一直被称为“王回岗”。新四军二师政委谭震林及县长魏文伯到该地视察,看地形象两条龙。谭震林诙谐地说:“王回岗就改叫二龙吧。”二龙因此得名。
抗日烽火
马宏科,号甲三,原是地方名医,民国17年(1929年)参加革命,以行医为名,做地下工作。民国30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被杀。黄岩、谭震林等亲往吊唁。为了纪念他,特塑铜像一尊,并撰写了《马甲三的真情实录》,建国后为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民国26年农历七月十三(1937年8月18日),定远***统治者以“非我族内,其心必异”、“有碍抗日”为借口,勾结地主恶霸和土匪刘登峰等,对二龙回族聚居区进行烧杀抢掠。同年,二龙回民自发组织了“红枪会”,有6个保、6个香堂子,入会人数达千人,6个保还成立6个自卫队,拥有土枪60支。
民国29年(1941年)初,党派龚胜、陈先等到王回岗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并成立了二龙乡人民政府。同年9月组建了青年武装自卫队,“红枪会”6个保中约300余人参加自卫队。民国31年(1943年),二龙乡改组为二龙回族自治区,青年自卫队于次年春改编成清真营,下设两个连。
清真营战士的诗篇:
着上武装,
扛起钢枪,
穆罕穆德的子孙,
冲向抗战的最前方。
为了主道的荣光,
为了祖国的安康,
誓把鬼子杀光。
民国34年春,全椒县周家岗根据地被日伪军包围,清真营奉命增援,从广兴出发,以两小时60多华里急行军速度赶赴前线。冲锋号一响,清真营如猛虎下山,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同年秋,新四军主力部队奉命北上,为掩护大部队转移,上级命清真一连在滁县珠龙桥阻击敌人。9月30日晨,一连进入珠龙桥,正面阻击***一七二师的3个正规团一个县大队的兵力,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坚守到10月3日,敌172师师长朱乃瑞亲自督战,从滁州调来数门大炮,下午碉堡被炸毁,多名战士牺牲,29名指战员被俘,连长董立才被当众活埋。
民国35年,清真营余部奉命转转战苏北洪泽湖一带,清真营教导员白之义战死。部队后来被编入解放军,随大部队转战南北。建国后1987年不少人尚健在,如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杨如柏、原北京卫戍区后勤部副部长李甲、广播电影电视部调研室主任穆维春等。
二龙1949年建乡,198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个民族乡。明朝大将军蓝玉的凉国公府遗址位于该乡北大街,现蓝玉井依然保护完整。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霸王的爱妾虞姬墓(又称嗟虞墩)位于该乡东北三公里处,1991年被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对象,现正在申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争取上级资金,对该墓进行了近期和远期开发建设规划。
以下地名与二龙回族乡面积相当:
-
经济及荣誉
近年来,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指引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二龙回族乡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取得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创85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00元,财政收入达130万元。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安徽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原省委-王太华、省长傅锡寿,现省政协主席杨多良等领导先后莅临该乡视察指导工作。
-
历史
二龙的历史
名称变迁
二龙原名蓝府城,是明初凉国公蓝玉的封地。1393年,因蓝有叛嫌,明太祖遣王瑛至蓝府城,将蓝满门抄斩并灭九族,但王英并未严格执行。蓝案平息后,王瑛受旨定居蓝府城。王氏宗谱序云:“始祖瑛又名赞者,籍直隶,明初授武德卫指挥使,以功得封,成祖尝以黑马将军呼之。”
王瑛落户蓝府城后,蓝府城渐被人称为“王回岗”。永乐年间郑和回南京,赠以天方真经,为供真经,王瑛于永乐六年(1408年)仿南京的净觉寺重修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至清末先后建成七座清真寺。每逢节日,回民聚于清真寺,礼拜诵经,听阿訇宣讲教义,从事节日活动。
民国29年(1941年)以前,该地一直被称为“王回岗”。新四军二师政委谭震林及县长魏文伯到该地视察,看地形象两条龙。谭震林诙谐地说:“王回岗就改叫二龙吧。”二龙因此得名。
抗日烽火
马宏科,号甲三,原是地方名医,民国17年(1929年)参加革命,以行医为名,做地下工作。民国30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被杀。黄岩、谭震林等亲往吊唁。为了纪念他,特塑铜像一尊,并撰写了《马甲三的真情实录》,建国后为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民国26年农历七月十三(1937年8月18日),定远***统治者以“非我族内,其心必异”、“有碍抗日”为借口,勾结地主恶霸和土匪刘登峰等,对二龙回族聚居区进行烧杀抢掠。同年,二龙回民自发组织了“红枪会”,有6个保、6个香堂子,入会人数达千人,6个保还成立6个自卫队,拥有土枪60支。
民国29年(1941年)初,党派龚胜、陈先等到王回岗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并成立了二龙乡人民政府。同年9月组建了青年武装自卫队,“红枪会”6个保中约300余人参加自卫队。民国31年(1943年),二龙乡改组为二龙回族自治区,青年自卫队于次年春改编成清真营,下设两个连。
清真营战士的诗篇:
着上武装,
扛起钢枪,
穆罕穆德的子孙,
冲向抗战的最前方。
为了主道的荣光,
为了祖国的安康,
誓把鬼子杀光。
民国34年春,全椒县周家岗根据地被日伪军包围,清真营奉命增援,从广兴出发,以两小时60多华里急行军速度赶赴前线。冲锋号一响,清真营如猛虎下山,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同年秋,新四军主力部队奉命北上,为掩护大部队转移,上级命清真一连在滁县珠龙桥阻击敌人。9月30日晨,一连进入珠龙桥,正面阻击***一七二师的3个正规团一个县大队的兵力,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坚守到10月3日,敌172师师长朱乃瑞亲自督战,从滁州调来数门大炮,下午碉堡被炸毁,多名战士牺牲,29名指战员被俘,连长董立才被当众活埋。
民国35年,清真营余部奉命转转战苏北洪泽湖一带,清真营教导员白之义战死。部队后来被编入解放军,随大部队转战南北。建国后1987年不少人尚健在,如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杨如柏、原北京卫戍区后勤部副部长李甲、广播电影电视部调研室主任穆维春等。
二龙1949年建乡,198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个民族乡。明朝大将军蓝玉的凉国公府遗址位于该乡北大街,现蓝玉井依然保护完整。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霸王的爱妾虞姬墓(又称嗟虞墩)位于该乡东北三公里处,1991年被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对象,现正在申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争取上级资金,对该墓进行了近期和远期开发建设规划。
以下地名与二龙回族乡面积相当:
二龙回族乡特产与美食
定远桥尾
板栗炖土鸡
定远老鹅肉
定远狮子头
定远李子
池河梅白鱼
定远山羊肉
定远花生
到二龙回族乡必去著名景点
藕塘烈士陵园
花园湖公园
高塘湖
二龙回族乡区划
341125204200 210 岗镇村
341125204201 210 中汤村
341125204202 210 三苏村
341125204203 220 小岗村
341125204204 220 红卫村
341125204201 210 中汤村
341125204202 210 三苏村
341125204203 220 小岗村
341125204204 220 红卫村
百度推广
二龙回族乡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二龙回族乡怎么看? ---说两句吧!
安徽滁州市定远县二龙回族乡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当前手机版本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