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徽蚌埠市怀远县龙亢农场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龙亢农场

行政代码:340321400 | 行政级别:街道 |
长途区号:0552 | 车牌号码:皖C |
邮政编码:233000 | |
身份证前六位:340321 | 隶属政区: 怀远县 |
龙亢农场相关网站: 怀远旅游指南 怀远特产介绍 蚌埠品牌网 蚌埠旅游指南 蚌埠特产介绍 安徽品牌网 安徽旅游指南 安徽特产介绍 |
龙亢农场,1958年1月创建.该场位于怀远县境内,场部东南距怀远县城35公里,东到涡河右岸3公里,埠(蚌)阜(阳)公路穿过场区,交通方便
安徽皖垦食品集团(龙亢农场)地处怀远县西部,1959年10月建场,因紧靠有2000多年历史的怀远县古龙亢镇得名。占地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人,其中职工1850人。该场东邻蚌埠,西接亳州,分别与怀远、蒙城两县接壤。北靠淮河支流涡河,307省道自西往东穿场而过,洛阳-南京高速公路设有出入口。
集团下辖10个农业分场,一个农业科研所;二三产企业有雁湖面粉公司、天鸿脱水食品公司、绿丰农资公司;参股皖垦种业等;代管2个农业行政村。
200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27.48万元,职均收入13984元,实现统一经营利润239万元(不含雁湖面粉公司和种业公司),实现财政收入200多万元。
-
农业发展概况
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完善。全场有电力排灌站2座,二级提水站7座,防渗灌渠17公里,水泥晒场、仓储设施配套,还建有农用飞机场一个。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农田格局初步形成。全场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300余台(套),机械作业率95%以上。午季作物病虫害防治实现了飞机作业。种子清选线1条,烘干线2条,库容3000万公斤。农场设立了农科所,与安徽农业科学院合作成立了皖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中高级科技人才40余名。 飞机作业本场麦稻单产均高出周边农村20%以上,其中小麦亩均产量550公斤,一半面积超过600公斤,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种子达1500万公斤。农场以3.7万亩耕地为原种基地,逐步发展周边乡镇10万亩繁育基地,带动周边200余万亩农田实现增产增收。
农场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级联系点,通过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园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一期700亩示范基地项目已经启动并取得显著成效。
安徽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皖北科技创新中心均落户农场,4月12日,省长王三运、副省长赵树丛亲临我场,为皖北科技创新中心和安徽现代农业与新农村研究中心揭牌。以皖北科技创新中心为平台,重点加强了与省农科院的合作,实施新品种联合开发。龙亢种业公司与创新中心合作开发了“绿旱一号”水稻良种,龙亢种业公司享有“绿旱一号”的全国独家生产经营权,品种覆盖皖豫苏近20个市县。小麦新品种新科系列、黄豆新品种皖豆28、濉科988、濉科928等,农场与省农科院承接国家小麦课题2个、大豆课题2个、水稻课题4个。
近年,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技术交流,集成农业常规技术,简化生产方式。先后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国家“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水稻轻简栽培技术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和作物秸秆还田等。其中,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被作为安徽省粮食丰产工程两季全程机械化的创新项目,午秋两季产量指标全面通过项目专家验收,示范成效显著,较好地发挥了农垦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我们还与清华大学合作,引进农业卫星遥感技术,提升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为农业数字化打下基础。
2008年全场粮食总产2850.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5671.6万元。其中小麦总产1621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大豆、水稻、玉米总产分别达302.9万公斤、440.5万公斤和74.3万公斤,平均单产分别达到150公斤、550公斤和500公斤。
安徽皖垦食品集团(龙亢农场)地处怀远县西部,1959年10月建场,因紧靠有2000多年历史的怀远县古龙亢镇得名。占地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人,其中职工1850人。该场东邻蚌埠,西接亳州,分别与怀远、蒙城两县接壤。北靠淮河支流涡河,307省道自西往东穿场而过,洛阳-南京高速公路设有出入口。
集团下辖10个农业分场,一个农业科研所;二三产企业有雁湖面粉公司、天鸿脱水食品公司、绿丰农资公司;参股皖垦种业等;代管2个农业行政村。
200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27.48万元,职均收入13984元,实现统一经营利润239万元(不含雁湖面粉公司和种业公司),实现财政收入200多万元。
-
农业发展概况
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完善。全场有电力排灌站2座,二级提水站7座,防渗灌渠17公里,水泥晒场、仓储设施配套,还建有农用飞机场一个。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农田格局初步形成。全场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300余台(套),机械作业率95%以上。午季作物病虫害防治实现了飞机作业。种子清选线1条,烘干线2条,库容3000万公斤。农场设立了农科所,与安徽农业科学院合作成立了皖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中高级科技人才40余名。 飞机作业本场麦稻单产均高出周边农村20%以上,其中小麦亩均产量550公斤,一半面积超过600公斤,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质种子达1500万公斤。农场以3.7万亩耕地为原种基地,逐步发展周边乡镇10万亩繁育基地,带动周边200余万亩农田实现增产增收。
农场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级联系点,通过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园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一期700亩示范基地项目已经启动并取得显著成效。
安徽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皖北科技创新中心均落户农场,4月12日,省长王三运、副省长赵树丛亲临我场,为皖北科技创新中心和安徽现代农业与新农村研究中心揭牌。以皖北科技创新中心为平台,重点加强了与省农科院的合作,实施新品种联合开发。龙亢种业公司与创新中心合作开发了“绿旱一号”水稻良种,龙亢种业公司享有“绿旱一号”的全国独家生产经营权,品种覆盖皖豫苏近20个市县。小麦新品种新科系列、黄豆新品种皖豆28、濉科988、濉科928等,农场与省农科院承接国家小麦课题2个、大豆课题2个、水稻课题4个。
近年,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技术交流,集成农业常规技术,简化生产方式。先后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国家“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水稻轻简栽培技术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和作物秸秆还田等。其中,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被作为安徽省粮食丰产工程两季全程机械化的创新项目,午秋两季产量指标全面通过项目专家验收,示范成效显著,较好地发挥了农垦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我们还与清华大学合作,引进农业卫星遥感技术,提升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为农业数字化打下基础。
2008年全场粮食总产2850.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5671.6万元。其中小麦总产1621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大豆、水稻、玉米总产分别达302.9万公斤、440.5万公斤和74.3万公斤,平均单产分别达到150公斤、550公斤和500公斤。

龙亢农场特产与美食









到龙亢农场必去著名景点








龙亢农场区划
340321400201 220 潘湾村
340321400202 220 褚圩村
340321400400 123 场部居委会
340321400202 220 褚圩村
340321400400 123 场部居委会
百度推广
龙亢农场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龙亢农场怎么看? ---说两句吧!
安徽蚌埠市怀远县龙亢农场所在地市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当前手机版本 访问电脑版